,余氏正跟刘氏说着话,一见他回来便急匆匆的走了。紧接着是刘氏忧心忡忡向他说出了珊瑚告密的事,嘱咐他小心。他虽起了一丝疑心,但毕竟不愿意相信。妻妾相争他是知道的,当年苏香香在时就是如此,所以他留了个心眼。
然而,令他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竟然在爱妾的枕下搜出了一条汗巾,而且上面还绣着另一个男人的名字。
流金流下泪来,“奴婢从未绣过这样的东西。自那日起,奴婢就再也没有做过对不起老爷的事。”
高世贤指着她,怒极反笑,“我听明白了。自从那日起你没有做过对不起我的事,可在那之前呢?在你起誓那日之前,你都做过了什么?”
流金哭得更厉害了,她伏在地上,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这都怪谁呢?怪她自己太不谨慎,被人算计了?怪二老爷不负责任,欺骗了她?怪老太太不念主仆情分,不顾她的死活?怪狠心的爹娘将她扔进了这见不得人的地方,让她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她能怪谁呢?
她只是不想死而已,她真的只是不想死呀……
“拖下去,我再也不想看到她了。”高世贤决绝的一甩袖子,进了内室。
流金绝望的闭了闭眼,手捂着肚子,泪水沾湿了面前的青砖。
刘氏望着高世贤离去的背影,嘴角含笑。
“金姑娘,念在你是老太太人的面子上,我也不为难你。我这就带你去见老太太,一切都由她老人家发落。她从前那么疼你,也许会放你一条生路。”
刘嬷嬷道:“我们奶奶本不欲与你计较。本来若是你肯老实本分的守着,奶奶绝不会特意为难你。可惜你不自爱,竟然走到了这一步。家丑不可外扬,这件事不会有太多人知道。不管老太太如何处置你,奶奶都会给你家人一笔钱,算是你服侍过三老爷一场。”
流金冲刘氏磕了个头,“谢过奶奶赏赐。”
刘氏见她如此模样,略觉不忍,道:“你还有什么心事未了?”
流金有些恍惚的道:“求奶奶让我去得体面些。还有,我想见见二老爷。”
刘嬷嬷斥道:“放肆!事到如今,你还敢求些?赶着欺负奶奶好性!”
刘氏一摆手,道:“头一件事我可以答应你,你死后,按照无子姨娘的身份下葬,这是我可以给你的最大体面了。但是第二件事是不行的。”
“多谢奶奶。”
流金向刘氏磕了三个响头,被人押回了房中。
高太君得报之后,只是称病,命刘氏自行处理。
次日一早,有人来报,流金吞金而死。
刘嬷嬷笑道:“恭喜奶奶,终于除却心头大患。”
刘氏微微一笑,想起丈夫高世贤昨夜对她说过的话:“都是为夫不好,轻信了贱人的花言巧语,以至于差点酿成了人伦惨祸。若是此事被外人知道了,岂不要借故参我一本?经过此事,我也算看透了,今后我再不纳妾了,只守着你一个人过。”
刘氏的面上露出了好似少女般甜蜜的微笑,“这场仗,我赢了。”
作者有话要说:昨天晚上死活也打不开的网页,只好早点起来发,改成今天双更了~
查了一下,中国古代似乎不是很注重钻石,下面是一些网上的资料:
“金刚石”一词的历史早至东晋时代,是中国本土文化结合佛教的产物。东晋万震著《南州异物志》载:“金刚,石也,其状如珠,坚利无疋,外国人好以饰玦环,服之能辟恶毒。”东晋郭璞注《山海经•西山经》说:“今徼外出金刚石,石而似金,有光彩,可以刻玉。”这就是“金刚石”的词源。金刚石还有一名字叫“金刚钻”,最早出现在唐玄宗李隆基(685~762年)撰《唐六典》卷二十二:“赤麇皮、瑟瑟、赤畦、琥珀、白玉、金刚钻……大鹏砂出波斯及凉州。”明朝包括李时珍在内的一些学者在研究金刚石时发现,金刚石不但可切割玉石,还能在玉器或瓷器上钻眼。
还有一说是古代的夜明珠就是钻石的。
看到大家都在讨论男主是谁(有点心虚……),其实还有一个男主也出现了,但是估计大家都没怎么注意到~嘿嘿~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