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帝国再起之全面战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三十六章 如何使用他-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二百三十六章如何使用他-

    搜这的更新

    马克思是天才式的人物,虽然局限于时代眼光,但是就本身来说,智商与理解力比绝大多数现代人都是要高的。

    越古代的人,思想就会越单纯,但并不代表他们都是傻子。穿越党们要是把古人都当了傻子一样戏弄,估计自己才是真正的傻子。

    马克思所见所想的,都是欧洲普鲁士、法国等老牌强国所上演的真是工人阶级斗争实况,再加上这年代的欧洲人都多少有些臭屁,认为欧洲文明世界第一,所以很多做学问的人认为,搞明白欧洲的事情,那么世界的事情都明白了。还有更为可笑的观点,欧洲就是世界,其他的地区都是附属地。

    无疑,虽然马克思本人算是惊才绝艳的人物,但是也不能免俗,尽管这些年听了很多中国崛起的传说,但是眼见为实,他更相信那些传言是第二波《马可波罗游记》的延伸版本。

    如果仅仅是这个貌似诚恳的中国人说的,他还不会相信,不过梅勒朗证实了他所信任的勒芒很多事情都是亲眼所见,那么就是另一个情况了。年轻的马克思虽然还是争强好胜的时候,很喜欢跟别人辩解自己的理论,但是他自己觉得,自己的成就绝对不止于今天的《德意志的意识形态》,而应该会取得更高的。所以,吸收更多养分,加以诠释和演绎,就是他取得更高成就的基石。马克思这个人的创造性′集中在他对现有知识和现实的再加工和组合,所以他这时候也有些迫不及待想见见这位中国有产阶级工人所说的国家到底是怎样的不过,虽说他是一心做学问的学者,但是并不是对人情世故一窍不通的呆子,犹太血统的他‘也有一种犹太人的精明。

    他道:“十分想要亲眼见一见您说的盛景,也许很多问题我想的简单了,不过我认为我的很多理论还是具有预见性的。比如说,国际主义,比如说,暴力革命,我想您的到来,就是这两项的最佳体现。”

    张孝恩心中一突·没想到看似只知道读写的马克思竟然也有着如此敏锐的触觉·虽然张孝恩方才长篇累牍地在攻击他的理论·但是马克思联系一下当前法国现状,看一看梅勒朗对这个中国人恭敬的态度,再想到他们来寻觅自己,心中也大体有了几分底子。

    张孝恩也不多加反驳,反而坦然笑道:“没有错,有不少您的见解,我们都是十分推崇的。”

    马克思总是年轻人,听到自己的理论在东方反而比在西方更受人关注,还是很激动的·问道:“我的很多著作,在欧洲也不受欢迎,难道在中国是另一个境地么张孝恩腹诽道:“中国有人知道你才怪呢!”

    不过嘴上却冠冕堂皇地道:“当然,我们的工人阶级非常重视相关理论的研究,马克思先生的著作是我们学习的非常重要的材料。”

    要是马克思再年轻点,肯定激动地冲上去握着张孝恩的手,哭诉道:“终于找到组织了!”

    不过他已经是将近而立之年的人了,并且被普鲁士和法国驱逐的经历,也使得他变得格外成熟·即使被夸奖,也十分矜持,他道:“对于贵方的认同,我十分开心。全世界的工人阶级只有像中国工人一样,不分国界,时刻谨记着阶级斗争的惨烈和其他国家工人的悲惨命运,腐朽的旧世界才会被推翻!”…。张孝恩终于忍不住,不过还是没有过激地表态,只是道:“我们本国的民族主义还是要压过国际主义的,我们对法国和欧洲工人阶级兄弟的援助,根本上来说是出于国际人道的。”

    这倒是马克思没有想到的,这个时候讲人道的人,不是老爷们就是贵族们,他万万想不到中国的工人一副慈悲圣人面目的来到欧洲,说自己是来讲人道的“不管怎么说,工人阶级的互相帮助,也是我当初预计到的事情,中国工人走在了前面,伸出援助之手,我要替勒芒和梅勒朗他们感谢你们的盛情!”马克思严肃地感谢道。

    他顿了顿,又道:“那么,张先生,请问你专程来到布鲁塞尔,找到我这里,是希望我能为接下啦轰轰烈烈的新革命,做点什么呢?”

    其实,说实话,马克思不过是一个不到三十岁的年轻学者,成为哲学家也许可以,但是绝对不是什么工人运动家。他与这个时候的大多数工人组织领导一样,不同的就是他还多了点高屋建瓴的思想纲领。但是用到实事上,让他去策划工人阶级暴动,用点什么小小的阴谋诡T,煽动工人起义,甚至更高端的如何谋划革命政权如何锼展,他都是做不到的。他是一个纯理论的人才,虽然阅读和●习过历史、经济等大量专著,但是他没有丝毫经验去处理这些事情。何沐平点了马克思的名,实在有些想当然了。不说他在巴黎工人心中的影响力有限,就说他的办事能力,可能都远远比不上梅勒朗、埃米尔之流。说白了,这人一辈子就住在象牙塔中,还有一段时间是靠恩格斯做生意养着他的。

    张孝恩来的路上翻来覆去都在思考如何遵循圣意,恰当地使用马克思,但是见了面,才更深切地体会到,这个人虽然口口声声说着运动、革命,但是真的乱起来·让他的生活受到损失了,估计很快他的口风就得变化。特别是他年纪很轻,说的话做的事还不容易被人信服,虽然现阶段在**者联盟中已经多少有了地位,但仍令张孝恩头疼。

    张孝恩稍稍沉思·开口道:“说实话,您是一个有先见而富有才华的学者,您的著作也许在几十年后成为指导全世界无产者奋斗的最高思想,但是不是所有伟大的人物和思想,都是可以在短期内实践的,我对于如何让您带领工人阶级前进,也是有疑虑的。”

    梅勒朗坐在一旁,什么都没说·但是他对张孝恩的看法还是信服的。他虽然没读过多少·但是毕竟前后在社会中摸爬滚打许多年·怎么看人还是有几分心得的。他看张孝恩就知道,这个人是能做事情的,但是看马克思,只能尊敬他,但是却不指望他能做些什么力所能及的事情

    马克思点了点头,他并不介意张孝恩的评价。首先,这个中国人能不远万里来拜见他,并告诉他,他的思想在中国还是有市场的·他心中就很满足了。而且聪明的人大都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重,马克思学术上是巨人,但是实务上并不擅长,所以也没有生气或者反驳。

    他道:“我明白了,我想,虽然我不能拿起枪,跟工人们一同战斗在最前线,也不擅长谋划什么政治的布局,但是最起码我能够为巴黎乃至全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