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陛下醒醒,该上朝了!陛下...”</p>
<p>宫女轻柔的声音在徽宗赵佶耳边响起,只是赵佶昨晚折腾的有点晚,宫女不得不加大音量一连召唤了好几遍,才将睡迷瞪的赵佶叫醒。</p>
<p>毕竟不年轻了,又天天服用道士炼的那些丹药,赵佶刚睁开眼睛的时候,甚至有种头晕目眩的感觉。</p>
<p>道士供奉上来的丹药,一般都带有某种作用,服下去之后,必须借助一些儿童不宜的运动消化掉,这种运动虽然挺好玩,但架不住天天来啊!</p>
<p>可以说在不知不觉中,赵佶的身子已经被掏空了。</p>
<p>在宫女太监侍候下洗漱完,胡乱吃点东西垫一下肚子,就被太监用肩舆抬向金殿,一路走还一路打着哈欠,就跟刚抽了大烟似的。</p>
<p>“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p>
<p>“起!陛下有旨,有本早奏,无本退朝!”</p>
<p>赵佶都快恨死这个早朝了,要不是有祖训,他才不起来呢。</p>
<p>太监的话音刚落,群臣中就有个不识趣的家伙跳了出来。</p>
<p>“启奏陛下,臣有本奏!”</p>
<p>“速速奏来!”</p>
<p>赵佶有气无力地说道,他甚至都没看奏事的臣子是谁,原来是心已经在龙床上去睡回笼觉了。</p>
<p>“臣弹劾益王殿下私自结交江湖匪类,有损朝廷威仪和皇家体面,还请陛下明察”</p>
<p>赵佶打哈欠的嘴刚好张了一半,听臣子弹劾的竟然是自己儿子,不由将没打出来的哈欠又咽了回去,可还没等他说话,就见又有一个臣子跳了出来。</p>
<p>“启奏陛下,臣弹劾太尉高俅私调禁军,意图不轨,另有高太尉藐视律法,私设公堂等罪行,请陛下一并明察”</p>
<p>今天这是怎么了?是我没睡醒吗?</p>
<p>赵佶不由用力地揉了揉眼睛,刚才跳出来的是两个御史。</p>
<p>作为御史弹劾谁都是很正常的,但赵佶很清楚,这两个御史,一个是蔡京的人,另一个则是太子的人。</p>
<p>蔡京的人倒也罢了,太子的人跳出来是怎么回事?老子还没死呢,这么早就想刷存在感了吗?</p>
<p>有太监快步将两个御史的奏折接过来转头呈给赵佶。</p>
<p>弹劾赵棫的奏折上夸张地描述了他如何丢皇家的脸,同街头混混搅在一起,又是如何带人打伤高俅之子的等等罪行。</p>
<p>赵佶不由越看越疑惑,这上面说的人是自己那个乖巧的第八个儿子吗?别不是这个御史受了太子的鼓动,又来给小八穿小鞋吧?</p>
<p>想到这,下意识地撇了眼一旁侍立的太子赵桓。</p>
<p>因为萧依依的事,赵佶已经对赵桓心有不满,本以为没有处置赵玉,会让赵桓有所收敛,却不想这小子陷害起兄弟,还没完没了了,你等着,这件事如果不是真的,看老子打你屁股不?</p>
<p>赵桓显然感受到了老爹眼中不满,心里不由一哆嗦,暗道莫不是小八在老爹心中的地位真的越来越高了?这个死杨诩,也不知道提醒我...</p>
<p>自私之人总是会把问题推给别人,却从不会在自己身上找原因。</p>
<p>这时赵佶又拿起弹劾高俅的那本奏折,只看了几眼,脸就沉了下去。</p>
<p>历代皇帝最忌讳什么?无非就是自己的安危,而皇城禁军正是保护皇帝的存在,现在却能被高俅随意调动,这高俅想干什么?</p>
<p>别看赵佶把高俅当好基友,但那是在高俅不触碰他底线的情况下,如果这件事属实,小高同学怕就要凉凉了。</p>
<p>“高俅呢!”</p>
<p>直到这时,赵佶才发现高俅竟然没来上朝。</p>
<p>枢密院枢密使蔡攸忙上前躬身施礼道:“陛下息怒,高太尉昨晚受了惊吓,半夜时突发高烧,已经派人向微臣请假了”</p>
<p>赵佶越听越糊涂,昨天还看高俅活蹦乱跳的,怎么一天功夫就病的爬不起来了?</p>
<p>“到底是怎么回事?速速奏来!”</p>
<p>此刻赵佶已经半点睡意都没有,直觉告诉他,今天早朝的各种弹劾,肯定没那么简单。</p>
<p>蔡攸先是同赵桓交换了个眼神,然后得意地瞟了老爹手下那帮党羽一眼,心说幸好我早有准备,不然就让你们抢先了。</p>
<p>清了清嗓子,刚要说话,忽听身后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p>
<p>“启奏陛下,益王殿下将自己绑缚起来,此刻正跪在宫外请罪,并口称高太尉冤枉”</p>
<p>“什么?”</p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