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之神医巨贾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007章 辅导备考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恢复高考有了确定的消息,元宝屯的知青们再看王艳梅的眼光就不一样了,私下里讨论她怎么提前得到的消息?王艳梅非常感激王喆,毕竟她比其他人提早复习备考两个多月,要知道,现在离高考已经时间不多了!

    元宝屯的知青全部报了名参加高考,大家各处借书,可是已经没处借了,恢复高考对小到十六七岁大到三十多岁的年轻人来讲,一条改变命运的康庄大道就在眼前谁能无动于衷?很多人涌向县城新华书店,可是一样买不到有用的书,知青们派代表去省城买书,只买到了几本,毕竟“读书无用论”盛行的时间太长了。王艳梅借的书有几本高中的课本被书主要了回去,王喆劝王艳梅:

    “姐,没事的,不要在乎,剩下的时间我来给你安排复习内容。”

    王喆把初中的数学知识点捋出重点,又结合上一世的记忆删删减减,列出了三十个重点内容,每个重点内容在课本上找出两道比较难的练习题,整理到一个演草本上。因为王喆知道,1977年的高考数学不是很难,只要初中的课程能掌握,数学考80分以上没问题!因为高考已经被停了那么多年,目前的考生多数都是那场运动期间毕业的中学生,而且又是多年没接触过书本的人,即使是初中的知识对绝大多数人来说也是太难了!

    王喆让王艳梅把他整理的“复习资料”在学校刻了蜡纸,油印了几十份,发给元宝屯的知青们,知青们视若珍宝!

    10月底的东北算是已经入冬了,雪已经下很多场,已经没什么重要的农活,知青们找到生产队长,要求不再出工,集中精力复习备考。生产队长答应了知青们的请求。黄伟等人又来到张震老人的家,请老人答应让王喆每天到知青点帮他们辅导备考,老人了解了情况后很爽快的答应了,只是吩咐王喆每天必须完成拳脚和练气的锻炼并保证锻炼的效果。

    就这样,王喆每天早上完成锻炼,从帽儿山直接到知青点,指导知青们备考。所谓指导,就是知青们有啥弄不懂的问题或不会做的习题来问王喆,王喆一一给与解释。问题比较集中的时候,王喆就召集大家聚在一个屋子里,在从小学借来的小黑板上给大家讲解,一大群知青认真的听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孩讲课,在外人看来很好笑,可知青们却认为理所当然。期间,王喆把除了物理、化学以外的各科都整理了复习资料,每门课的内容都不是很多,但是都有习题有答案。这套复习资料王艳梅油印了几十份,元宝屯的知青人手一份,也有被外面的知青弄走的,不知又被油印了多少,这套资料成了附近知青以及其他报名参加高考的青年争相传抄翻印的“秘籍”。

    王艳梅白天要到学校上课,不能和大家一起复习,只能和往常一样,在不上课的时候抓紧复习。放学以后就赶紧回到知青点,拿白天的疑难请教王喆。

    11月19日开始的初试,元宝屯的知青全部通过,并得到通知高考12月17日开始。

    元宝屯的知青们复习劲头高涨,煤油灯、蜡烛成了必备物品;王喆在知青点的时间也越来越长,知青们的问题越来越多,很多次王喆解答到很晚,只能在知青点过夜。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宝屯的知青们的水平高下已经明显的显露出来了,王艳梅由于提前两个多月就开始复习,目前是效果最好的,另外沪市知青赵涛的基础明显比别的知青好,复习进度比较快,再者就是省城的王晓明和苏晨了,两个人基础也不错,而且两个人都和赵涛一样报的是理科,有时候会拿一些物理、化学的习题来请教王喆,每次王喆都要想好久或看看书才能给出解题的思路。至于其他的知青,王喆感觉能考上大学的希望很渺茫,但王喆也不能打击大家的积极性,对大家提出的一些问题,王喆也耐心地帮着解答。

    12月16日午饭后,王喆把知青们召集到一起,给大家讲参加考试的注意事项和技巧。“明天大家就要进考场了,首先呢,大家不要紧张,尽管大家复习的时间不长,但别人复习时间也不长,是大家都一样,还有,即使这次考不上大学,明年还可以再考嘛!再说了,这高考都恢复了,上山下乡也该结束了,那就说明即使考不上大学的,也用不了多长时间就能回城了,请大家相信我的推断!没有什么可怕的,再差也比过去好吧!当然,既然参加高考了,就要尽力地考好,明天进了考场拿到试卷一定要先写上自己的姓名,但一定要写在规定的地方,如果写错了地方可能会判做废卷,甚至被认为是作弊。第二,大家拿到试卷一定先做会做的题,做完会做的题再想那些不把握或完全不会的题,在没把会做的题做完之前,千万别在不把握或不会做的题上耽误时间。第三,题目不会做或没把握,也尽量不要空着,就是按你自己的理解去答题,哪怕是错了也比空着不做要强,特别是文史科的问答题,哪怕你就写上一句答案也可能得几分,要知道哪怕是一分都是很难得的。第四,答卷的时候尽量要让试卷干净,书写要尽量工整,特别是作文,工整的字迹和干净的卷面能给你挣得印象分......”

    当天下午,王艳梅和众人一道,坐车去了十公里外的县城,去参加第二天开始的高考,去跨越那道决定是穿草鞋还是穿皮鞋的分水岭!

    焦躁不安的等待中迎来了1978年春节,王艳梅没有回京城,而是留在了元宝屯,王喆把她连拉带拽的请到张震老人家一起过年。

    王艳梅自己感觉考的不错,而且加试外语尽管不算进总分但对第一志愿报了京城外国语学院的她肯定是有用的,但到现在还没有消息,王艳梅心急火燎,吃啥都不香。

    张震老人家今年过年饭桌上很丰盛,不仅有肉,还有冬捕鱼,还有年前王喆和黄伟郭建国等人去深山打的狍子、山鸡。可王艳梅仍然没啥胃口,简单吃了几口就回知青点睡觉去了。

    “师傅,过了年我再进趟山,看看能不能多弄点狍子、貂啥的,肉先冻上,开春化冻了可以用盐淹上或者风干也行,皮子硝好也能换点钱。”

    “皮子换钱肯定能换,可是你要钱干啥,你要买啥东西?”

    “我倒是不想买啥,过了年估计高考的录取通知书就要下来了,考上大学的知青就要去上学了,考上省城的大学的还好说,比较近,要是有考到外省的,有的人路费都是问题,再说考上大学了,怎么也要做身新衣服吧?我想弄点钱,帮帮他们。”

    “这个行,那过了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