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出了一种重四两多的枪头。
长枪的造价很低,几乎是兵器中成本最低的几种之一,黎安明按照自己将要招募的兵丁人数,准备先让他们打造两千把,至于那些不会打造兵器的铁匠,则让他们打造农具。
不管在什么时候,铁匠都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所以黎安明让这些铁匠多招学徒,带出一个会打造农具的铁匠赏银一两,带出一个会打造兵器的铁匠赏银三两,达到一定数量还有额外奖励。
而铁匠的工钱分为五等,最次学徒,一月工钱一两,会打造一般的农具则晋升为四等,一月工钱二两,会打造兵器的工匠为第三等,一月工钱四两,能熟练打造兵器的为二等,月工钱五两,二等铁匠能提出改进生产工艺的,则晋升为一等,月工钱十两,再按照改进的工艺重要程度赏赐银两。
黎安明将条例一颁布,铁匠们士气大振,明代匠户地位低下如同奴隶,很多时候连饭都吃不饱,上官把材料给贪污了,还得他们自己出钱补,生活简直就是猪狗不如。
不过在这里显然不需要担心那些问题,工钱不仅丰厚,还包吃包住,只要努力干活就能过上不错的曰子。这些铁匠所求的不正是那样的曰子吗?
除了铁匠外,黎安明这几天还招募到了一些木匠、泥瓦匠等各种工匠。他都是来者不拒,正好他现在是用人之际,泥瓦匠、木匠之类的正好用来帮着建设工坊区。
至于那些没有一技之长的流民,除了一些被他招工了以外,其他的他就交给了黎文海,反正军民府一直都在招收各地来的汉民。几千万把流民,对整个遵义军民府来说,只是毛毛雨,随便划块地就可以安置了。
不过想要平地恐怕就很难了,有道是:“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两银。”这便是贵州地区最好的形容了。
来的几千流民中,一半是老弱妇女,青壮达到半数。流民中青壮的生存几率更高,因此才能达到这样的比率。何况这些人以前一直在长江边上讨生活,青壮肯定不少。
这几天黎安明和黎荃都很忙碌,由于缺少人手,所以只能自己上阵。目前并不缺少流民,急缺的却是行政管理人员,也就是文化人。
“看来得抓紧时间自己培养人才了,像这样什么都自己上阵,迟早会被累死的。”一忙起来就是四天过去了,好不容易得以休息下来的黎安明不由得嘀咕了一句。
“少爷,我这边都准备好了,您看我什么时候走?”而经过几天的准备,黎荃也已筹备妥当了。
https:///book/58987/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