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军工技术论证系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九章:一点点和亿点点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二天,在李子明被安排去休息以后。来自长安街的回信被送到了李威的手上。李威打开信看到末尾的六个字。整个人缓缓吐出一口气,大长老,比自己有决策力多了。在自己还在纠结的时候。大长老仅仅一天就把回信给了出来。看来自己确实少了年轻时候的冲劲了。

    不过这也没什么,想想那个在自己面前自信满满的小伙子,下一代总是有人能接班的,不是吗?这晚,李威办公室的灯光一直亮到深夜。

    李子明在第二天一早就被带来李威的办公室了,李总师看起来有一些黑眼圈,不过整个人的精神倒是很好。看到李子明被带过来了,说:“一个好消息,国家同意我们搞这个尝试了。既然这个方案是你提出来的,你最近没任务吧?”

    李子明没有回答,有没有任务这个也不是他说了算的啊。

    李威看到李子明不答话,心里跟明镜一样:“行了行了,知道你是宝贵的飞行员了,我都打电话问过了,你还在观察期。我已经帮你申请了最长的观察期了。一个月!一个月差不多我们这边也可以出结果了,成与不成罢了。”

    李子明点头道是。

    首先是材料方面,在昨夜一声令下以后,鞍山钢铁厂,在拿到了李子明给出的设计方案(草图)以后,连夜召开了工程师会议,几位深有经验的工程师根据草图忙活了一夜,算是给出了一个制造方案。估计第一批金属过几天就能出来。

    李威这边能先做的就是对李子明之前拿出的那种材料进行涡轮扇片制造。两人很快到了生产线。生产组长兼技术方案主管一看到李威就大吐苦水“李总师,你们新设计的扇片太难了,对弧度有要求我见的多了,可是你这个双S形对我们的成型机要求太高了。还要注意弧度折角,这个简直是不可能做出来的。只能靠几位老师傅把打造出来的粗成品一点点打磨成合适的尺寸。哎。。。”

    李威没想到其他地方没出错,倒是自家的生产线先出问题了。看过了成型机的数据,李威一时半会也想不到解决办法。这套程序的精密度就那么多。

    李子明跟着李威观察着,通过系统的分析提示,这台机器是可以生产出自己想要的扇片的,只是不能一步完成。李子明见李威没有什么头绪,咳了咳。

    李威听到李子明的咳嗽声,回头看他一眼,意思是:有什么话就说。

    李子明便小声的说:“这个,一次做不出来为什么不分两次啊?”

    李威听了这话几乎要被气笑,你以为是切菜吗?太长一次切不完还能分两次切,等等!分两次?

    李威结果设计主管手里的设计图,再观看机器的数据。李子明搞出来的这种材料的延展性很差,但是与之对应的硬度就远远超出,那么,如果分两次进机,第一次粗加工,第二次细加工为什么不行呢?这样对机器性能要求就下降了一个档次。李威回头看了一眼李子明,有些抓不准这小子是瞎猫碰上死耗子还是早就看出来了。不过没关系,后面还有的是机会能看出这小子到底有多少墨水。

    李威对设计主管说了改进的加工方案,虽然二次加工以为着成本要多一倍,但是没关系,只要能量产出来,以后发动机做出来了可不是一台飞机使用的!

    设计主管听了李威的话眼前一亮,可以,如果分两遍,以这台成型机来说,绝对可以做到。没错,这种材料的硬度就是决定可以二次加工的基础。神了,怪不得人家可以当总设计师。设计主管也不管李威了,回头重新计算了机器调试程序,再次开机。

    一遍,出来的材料只有个轮廓,看起来和设计图上的差别很大。关机,二次调试。开机,讲已经加工一次的材料放入,这次不用考虑折角弧度,只要维持上次的数据不变,机器在轰轰声中运行完毕,第二次的成品出来了,肉眼看上去和设计图上的吻合了,又经过测量,检测。数据完全合乎要求。扇片,解决了。

    李威也没想到扇片这么轻易就解决了,如果说航空发动机是心脏,扇片可以说就是心脏的瓣膜,在整个结构中都有着关键的决定。无论如何,这算是一个开门红。

    随后的日子,李子明每天跟着李威不停的走每一个部门,甚至还经常出发去其他的航空加工产业现场指导。每一次,在李威用询问的眼神看向李子明。李子明总能根据系统的分析论证提出自己认为比较靠谱的方案出来。虽然中间也有好多方案被证实是错误的,但是几乎都为正确的方案引出来苗子,被李威这个正值科研巅峰的家伙抓住那一闪而过的灵光,成功搞出来正确方案。

    久而久之,李子明几乎要被李威当成腿部挂件,去哪里都要带着,不管有没有问题,李威总喜欢冷不丁提问李子明。

    比如现在:“李子明,这个皓系金属有机骨架你看构建的怎么样?”

    李子明看了看面前已经构建好的有机骨架,摸摸鼻子说:“皓系金属有机骨架的制作必须以phe和me2型号吸附苯混合,喷附在金属上形成改性基团……”

    李威打断他的话:“我知道,但是这样做出来的总是差一些比重和压强承受力。”

    李子明有点委屈,书上就是这么写的嘛。不过还是开动脑子,在系统的辅助下,很快得出了一个可行性方案:“可以试试应该是uio和me2吸附苯混合”

    李威思考一下,说:“为什么“

    李子明按照系统给出的资料结合自己的推算说:“皓系金属的特点是比重小,压强大,uio和me2吸附苯混合后,能改变金属的基团,呈现先增后减趋势……。“

    李威思索了一会,没错,这样做确实可以改变金属基因,于是立刻提步去改方案。

    。。。。。。

    很快一个月过去了,李子明即将回归1746基地。所幸发动机方便,所有的问题都在李威全面而强大的知识面下被解决。也许有一小部分是靠着李子明提出的方案提示,可是如果让李子明来做,他绝对无法做下去,无他,李子明的知识累计还不够,远远不够,即使系统给出最可能方案,可是李子明不是系统,系统下载了网上所有前沿论文以后几乎是在下一秒就能整合吃透,而李子明只能一点一点的学习。

    李子明这个月过的很充实,白天跟着李总师到处巡视,听取各行各业遇到的问题,旁人不认识李子明,只当李子明是个跟着学习的助理,只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