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贾琮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八章 宝玉相请第(1/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有了前两次的“教训”,今天小如意起的很早,天刚刚蒙蒙亮,远处传来鸡鸣的时候,她就一个骨碌从床上爬起来了。

    先是飞快的把自己的小衣裳穿好,再笑眯眯的伺候贾琮穿衣,贾琮洗漱的时候,她已经整理好床铺,跑去伙房取早饭了。

    她们这种贴身的丫鬟,平日里主要的工作就是伺候主子休息和起床,其他的打扫,挑水等粗活,都是由婆子们做的。不过贾琮现在没有这种待遇,所以这些事都要小如意自己去做。

    小如意很快的从伙房取了早饭回来,今天的早饭很丰盛,有现熬的小米粥,热腾腾的白菜豆腐馅的包子,还有两颗煮熟的鸡子。

    贾琮用完早饭,出了院门,李安已经一如既往的背着书箱,站在门口等他出来。一张脸冻的发青,看样子已经站在这里很久了。

    “跟你说过好几次了,来那么早做什么?白白的自己挨冻,下次和我同一时间起来也可以。”贾琮语气有些责怪,这李安老实的过头了,尽干这些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也许在他自己看来这都是应该做的,不过在贾琮看来,这不是给自己找罪受吗?因此跟他提了好几次,不过李安一直没长记性罢了。

    “瞧三爷说的,哪有奴才和主子一起起的道理?三爷心疼咱,咱可不就得把差事做好。”李安抓了抓脑袋,憨笑道。

    贾琮之前也问过李安的一些情况,既是是像小如意那样的贴身伺候的人,总是要知根知底。小如意他是知道的,无父无母,除了他孤寡无依。

    李安父母倒是健在,家里还有两个妹妹,一个弟弟,熙熙攘攘的一大家子人,他们李家是贾府的家生子。

    什么叫家生子呢?就是在大户人家世代为奴为婢的人家。

    李安的爷爷是府里的老人了,当了几十年的门子,不过前几年去世了。他父母现在都在荣国府里当差。

    家里还有两个年幼的妹妹和一个弟弟,年龄还太小,他父母又舍不得放到府里当洒扫的小丫鬟。

    之前荣禧堂门口缺一个专门给主子撩门帘的小丫头,李安父母就准备替自己的大女儿争取一下。

    那荣禧堂可是贾府最高贵的地方,里面还住着一个福禄双全老寿星老太太,可不遍地都是贵气吗。

    可早就被贾母年轻时的贴身丫鬟,现在管着内宅的史嬷嬷替自己的小孙女儿要了去。

    李安那两个年幼的妹妹现在还放在家里养着,只等着再大一点或有更好的机会的时候,再送到府里来寻个差事,或者到哪个主子身边当个贴身伺候的丫鬟。

    ……

    主仆二人到了族学门口,就看见众人一如既往的众星捧月般围在贾宝玉身边,各种阿谀奉承之词滔滔不绝,其中就有贾芦。

    贾芦最先看见贾琮过来,哼了一声,昨天贾琮让他落了好大的脸面,今天一大早刚来的时候,就有几个三房的子弟在他旁边指桑骂槐,各种讽刺挖苦,他又不能反驳什么,只把一张圆脸气的通红。

    很快贾宝玉就看见了贾琮,面色一喜,连忙走过来,今天他穿着一件鎏金青色锦袍,头上戴着紫金冠,一如既往的雍容华贵。

    贾琮躬身一礼,道:“见过宝二哥。”

    贾宝玉摆摆手道:“昨天的事我也听说了,是贾芦做的不对,你打也打了,这件事就过去了,大家还是好兄弟。”

    贾琮心里一阵无语,这近乎拉的,只说过两句话,就成兄弟了。不过到底不好驳贾宝玉的面子,笑道:“宝二哥说的在理。”

    贾宝玉笑了笑,拍了拍贾琮的肩膀,还想再说些什么,就看见贾瑞来了。往常都是贾瑞和贾代儒一起来的,不过今天就贾瑞一个。

    贾瑞环视了众人一圈,丝毫不在意一些人鄙夷的目光,有几个还朝地上啐了口口水。

    平日里贾代儒称病不能来上课时,都让他这个孙子代劳。而这贾瑞,四经五书都没读通,却最爱拿着贾代儒的戒尺,装模作样的在台上带着众人读书,张冠李戴,错字连篇,闹了不少的笑话。

    贾瑞有些得意,道:“今儿我爷爷他老人家身子骨不舒服,不能来了,就让我带着大家把昨天学的再读几遍,下午呢,我还有事,大家就请自便。”

    “噢~”尽管心中有些不满,可一听到贾瑞说下午不用上进学,一众各房子弟还是忍不住欢呼起来,这种机会,一个月只能碰到那么个一两回。

    贾瑞似乎很享受这种众人“捧哏”的感觉,两手下压示意大家安静一下,又道:“我爷爷那病,不是三天两头能好的,这样吧,明天,后天,大家都只读半天书吧!”

    众人又是一阵欢呼,贾瑞用钥匙开了锁,打开大门,众人在嬉笑声中,一拥而入。

    书还没读一个时辰,很多人已经按捺不住,蠢蠢欲动了,纷纷鼓噪着贾瑞放大伙离开,各自找乐子去。

    贾瑞也很“为难”,踌躇不决,众人见之,有几个心思活跃的,比如贾宝玉,从腰上的小袋子里掏出几个小银锞(ke,第四声,泛指小块的金银)子给贾瑞,捧哏道:“好大哥,就放小弟们出去吧!左右也无事,还不如出去找乐子去!”

    要说不喜欢读书,这族学里贾宝玉称第二,没人敢称第一。

    其他人一看贾宝玉都坐不下去了,纷纷聒噪起来,扬言若接下来几天,天天如此,就凑钱请贾瑞去望江楼上吃一顿席面。

    望江楼,神京城里最好的几家酒楼之一,最普通的一桌席面也要七八两银子。

    贾瑞接过贾宝玉递来的几颗小银锞子,掂了掂,约摸有二两,比他一个月的月份还要多,心里很是满意,面色还是有些为难,想了想道:“宝兄弟都发话了,我还有不愿意的?行,大伙就散了罢。”

    说完,带头走了出去。

    众人嬉笑着一哄而散,三三两两的勾肩搭背,出去找乐子去了。

    贾琮心里叹了口气,族学是待不下去了,按照规矩,一旦下学,族学的大门就会锁上。心里想着,还是回去自己的书房里看书吧!

    正在收拾着摆放好没多久的笔墨纸砚,贾宝玉就领着一个没见过的少年和贾芦走过来了。

    贾宝玉笑着指着身边的少年道:“这是东府蓉哥儿媳妇的内弟,叫秦钟,也是你的侄子。”

    那少年给贾琮行了一礼,口称:

    -->>(第1/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