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地战?”这是个新词。
蝶衣点了点头,手指下意识的搓着,接着说道:“而我,擅长耍耍心眼,搞些小打小闹,二位将军,我要到神武军那边去。”
石东瑞刚要带着蝶衣下城楼,忽听蝶衣说道:“二位将军,不必让林大哥知道,我在这里,不然他会分心的。”
他们为难道:“那谁保护军师的安全?”
蝶衣微笑道:“林大哥已做了安排,将军不必担心。”
石东瑞他们是知道蝶衣的,很有些“鬼”点子,也希望她能有所作为,于是,就听从蝶衣的,放她出城。
神武军的人很快就放蝶衣进去了,她命他们不要惊动武王,遂之,避开林曦的中军帐,找到了韩进等人的营帐,韩进他们见是蝶衣突然出现,很是惊喜,纷纷见礼,被蝶衣打了个嘘的手势,命他们不要大声喧哗。
蝶衣说道:“武王是如何布置的?”
韩进说道:“武王本来命我们今日正午日出之时,主动进攻戍边候的骑兵,但是昨夜突然来了命令,让我们不要轻举妄动,等待命令。”
蝶衣心想,肯定是因为顾忌百姓们不敢主动出击。
她想了想又问道:“听说武王妃在这里?”
韩进说道:“是的,一直和武王在中军帐内。”
蝶衣接着问道:“一整晚都在一起?”
韩进说道:“是的。”
蝶衣不再做声,只觉得营帐内闷的让人无法呼吸。她一屁股坐在地上,看着营帐的门帘,怔怔出神。
韩进有些诧异,见大将军突然脸色苍白的坐下了,以为他哪里不舒服,刚要出口相问,就听蝶衣说:“韩进,郭锐,你等附耳过来。”
几个巡逻的士兵经过韩进的营帐时,听见里面传来叮叮咚咚的聒噪声,掀帘一看,只见韩进,郭锐,李同几个君侯在敲击碗沿,还有几个兵站在他们身后,遂不在意的走了。
蝶衣和小厮们此刻换上了普通士兵的衣服,把脸涂黑,跟在韩进,郭锐他们后面,往林曦的中军帐走去。
通禀后,林曦命他们进来,蝶衣让小厮们留在帐外,她跟着韩进,郭锐身后,利用他们的身形挡着自己,进帐后,蝶衣并不往里走了,只闪身在门帘之侧。
她偷眼瞧去,只见林曦端坐在案几后,秦黛正满面笑容的给他布置早膳,蝶衣只看了一眼,就急忙出了帐外。原因,一是帐内无遮蔽的地方,二是,她觉得脚有些发软。
出帐后,她抬起头,看着八月的天空,深深呼吸了几口气。她第一次,无心欣赏头上这一片,澄澈的湛蓝!
蝶衣知道鹰卫肯定跟着自己的,她不想让林曦知道自己来过。于是命小厮们留下,跟着韩进他们,随时通报进展。自己则悄悄出了军营,回京都了。
林元昭也得到了戍边候的几个要求,一是要杀掉楚蝶衣,二是要林曦和秦黛同房。他召集心腹大臣们商讨对策,但却出现了意见分歧。
有人认为戍边候连夜赶来京都,可谓神速,量其居心叵测,杀楚蝶衣不过是借刀杀人,损失我方势力。有人却说:京都目前刚刚从王先的动荡里回神,还立足未稳,杀了一个楚蝶衣,能堵住戍边候的嘴,为我们恢复生机争得时间,况且我们和他有联姻,应该世代修好。
林元昭虽然对蝶衣多有质疑,但他也明白,楚蝶衣是有些才干的,不说别的,南面五洲,还得收归京都所有,楚蝶衣不能死。他一面派人监视蝶衣的举动,一面命人联络林曦,询问最新进展。
蝶衣在武王府,很是忐忑不安,不知韩进,郭锐能否顺利出去。
蝶衣的计划是让他们偷袭戍边候的老家,既然戍边候把如兽般强悍的骑兵们都调出来了,他老家那里留守的人,韩进和郭锐应该能想办法突破,毕竟,这次,蝶衣的主要目标是绑架戍边候的家人!而不是军队之间大规模的对抗。
可正因戍边候的精锐在京都,所以,韩进,郭锐想带队出去,怕不容易。
京都郊区,一座小山旁,走出了一群衣衫褴褛,面色蜡黄的百姓们,他们走路歪歪扭扭,看起来有气无力。前方不远处,有一队全身甲胄,看起来无比冷血的骑手们在巡逻,看到了这群百姓,有几个人驱马过来,其中一个骑手喝到:“什么人!”
百姓们一看,是一个带着青面獠牙面具,全身铁甲的人,骑在高头大马上,居高临下的看着他们,不由胆战心惊,瑟瑟发抖,口不能言。
骑手不耐烦,就要抽出佩剑。百姓中一人忽然说道:“启禀将军,我们都是从京都里逃出来的普通百姓,这里的皇帝林元昭整日只知征收苛捐杂税迫害我们,实在逼得我们没有活路,听说戍边候老侯爷治下有方,军里的爷们各个都是好汉,我们寻思着还剩把力气,想去投靠老侯爷,将军明鉴。”
说话间,巡逻的骑兵越来越多的聚拢过来,渐渐形成合围之势,将这群百姓们堵在中间。
百姓们各个禀住了呼吸,紧张的望着骑手们,担心自己一不小心就成了他们的猎物。
刚才问话的骑手,听了百姓的这番回话,面具后看不清表情,他同身边的同伴交头接耳了几句,同伴们都静静的看着百姓们,也没杀,也没放,就这么静静的对视,周围的空气好像也停止了流动。
突然,一阵风起,树叶沙沙,远方驰来另外一个骑手,只听他大喊道:“发现楚蝶衣!发现楚蝶衣!速速追去,务必活捉!”
围着百姓们的骑手,喉间发出嗜血的吼声,如狼似虎,全都兴奋起来,他们不再理会这些百姓,调转马头,跟着报信的骑手,远驰而去!
百姓们松了口气,说话的百姓,是个年轻人,伸出脏兮兮的袖子,擦了擦额头的汗,一双萎靡的眼睛,瞬间爆发寒光!此人正是韩进。只见他猛的蹿到一个小山坡,手放在嘴边,唿哨一声,周围的山林里,突然跳出几十个大汉,为首一人冲出林子,同韩进汇合,正是郭锐。
韩进和郭锐,一行两百人齐聚。他们不敢耽搁,全力奔跑起来。为减少注意力,他们只能远离京都后,再骑马。
韩进边前进边同并肩的郭锐说:“看来戍边候对将军势在必得,这些骑兵才会一听到有将军的消息就不再理我们了,否则,今日要脱身怕是不容易!”
郭锐说:“那是将军威名远播,让戍
-->>(第4/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