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是让人猝不及防的东西,晴时有风,阴时有雨。
虽说这日子离了谁都照样过,但关小羽不在的这两天却有人为此怅然若失,甚至有些食不知味了。
这天,段雅茹独自前往陆家的宅子里做客。表面上说是奉了父母之命,专程来看望陆老爷子。只见从停在门口的车子里大包小包拿下来一堆伴手礼,大都是包装精美的高档营养品。她按响门铃,保姆赵姨迎了出来。
“您是?”虽然在小的时候见过几次,但毕竟女大十八变,赵姨一时也不知道门口这位衣着光线,笑容灿烂的女孩子是谁。
“您是赵姨吧?小时候我来过好多次,您不记得了吗?我是雅茹啊,老段的女儿。”段雅茹热络地介绍着,希望唤回赵姨的一些记忆。
“哦,段家的千金哪,记得记得,快请进。”赵姨急忙热情相迎,伸手去接过那些精美的礼盒,一边朝着屋内喊到:“都长这么大了,真是越来越漂亮喽。小远哪,家里来客人了。”
陆老爷子坐在院子里的摇椅上,见有人来了也没有什么明显的反应。
段雅茹主动上前去打招呼:“爷爷,我来看您了,您还记得我吗?”
陆老爷子摆摆手,把脸转向了一旁。
段雅茹有些尴尬,一旁送完东西返回的赵姨忙宽慰她:“人老了,有点糊涂了。认不得人,段小姐您别见怪。”
“怎么会呢。不过您还是叫我雅茹吧,显得亲近些。”段雅茹笑着说。
陆修远从房间里走出来,见来人是段雅茹,便问:“你怎么来了?”
“怎么?不欢迎我?”段雅茹似乎很热衷于搞这种突然袭击,美其名曰惊喜。
陆修远没有接话,倒是赵姨上赶着说:“欢迎欢迎,哪会不欢迎呢。我们小远哪儿都好,就是不会说什么哄女孩子的话。”
赵姨对眼前这个举止得体,开朗大方的女孩子很是喜欢,免不了插上几句嘴:“我去厨房做几道小菜,雅茹中午就留下来吃顿便饭。你们年轻人先去忙自己的事情吧,好好玩。”说完,便朝着厨房去了。像是一个刚刚介绍了一对新人相识的媒婆,志得意满。
“很久没来了,你能陪我在家里面随便逛逛吗?”段雅茹问。
人都来了,当然要以礼相待。陆修远点点头,领着段雅茹回了房内。临走之前,段雅茹还不忘说一句:“爷爷,我们先进去咯,待会儿见。”
段雅茹摸着客厅里精美的艺术品摆件,感叹到:“这里跟小时候好像都没怎么变样。记得我小时候有段时间经常缠着我妈带来这里跟你一起玩。大家都喜欢在沙发上跳来跳去的,不小心就一下摔个跟头。还跑去那个储物间里面捉迷藏。有一次我们两个人一起躲到那个大衣柜里面,黑漆漆的,吓得我眼泪都要流出来。然后你一直跟我说,别怕,哥哥在,哥哥保护你……”女孩子真是感性的生物,那么久远的事情回想起来,还能够讲得真切动人。这也就看出她此行的目的可不是来探望老人那么简单。都说触景生情,试图用往事唤起旧情。
陆修远打断她:“要不要来点喝的?”说着将手中的一个杯子递过去。他可不想在这里听一个对自己有非分之想的女孩跟自己追忆往昔,感怀童年。当然,如果是自己此刻也心仪的女子,那就另当别论了。
打小时候起,他也只是把段雅茹当作是父母朋友家的孩子,邻家小妹,来以礼相待。不记得两人有来电的感觉,倒是堂哥陆九州一直夸她漂亮可爱。毕竟从小玩到大的人多了,但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只是极少数。
“好啊。”段雅茹接过杯子,又接着问:“我能不能去你的房间看看?”
“不能。”陆修远察觉到自己回答得过于直白,又补充道:“你知道男生的房间通常都比较乱,所以,不太方便。不好意思。”
段雅茹当然懂这解释就是拒绝的意思,故作放松的说:“咦,那好吧,真小气。”
“饭菜马上就好了,准备到餐厅吃饭了。”厨房里穿出赵姨的声音,陆修远便带领她朝着餐厅走去。
这天,关小羽起了个大早。原本还想借着休假的机会体验一下什么叫作睡到自然醒,可偏偏没有闹钟也能自觉醒来。也许是因为藏着心事,也许是因为村庄里的鸡鸣狗吠本就是天然的闹钟。
反正也睡不着,索性起了床想出门散个步。
院子里,父亲关青山早已起床多时。他正扶着院子里的那棵桂圆树,锻炼那条不太受控制的腿。今年接连刮了几场大风,把原本已经挂果的桂圆吹落了一地。现在幸存的果实有些稀疏,还未成熟。
父亲咬着牙,用力地将那条腿抬起。正是这对常人来说简单不过的动作,却使得他额上青筋暴起,鼻翼上汗珠密布。关小羽又开心,又心疼。当然,开心的感觉要远远多于心疼。因为这表明父亲并没有自我放弃,没有在这一次的打击中一蹶不振。只要努力,就还有希望,证明这句话他不是随便说说。
“爸,早啊。”关小羽打着招呼。她看父亲的衣服已经湿了一片,于是想让他停下来歇息片刻。
“嗯,起、来、了?”父亲一字一句地回答,试图让咬字发音更清楚准确。他慢慢挪动身体,回到堂屋门前,并不想让女儿看到自己略显狼狈的一面。
“爸,你帮我一个忙好吗?”关小羽问道。
“好。”父亲回答的很干脆,甚至都不问一下是帮什么忙。
关小羽拿出一个碗和一双筷子,碗里面装着半碗黄豆,里面还掺着些许绿豆,她把碗放在堂屋门前的小桌子上,又将筷子递到父亲手上,说:“我想煮一点五香味的大黄豆来吃,你帮我把这里面坏掉的黄豆和不小心掉进去的绿豆给捡出来吧。”
虽然不知道女儿这么做是何用意,父亲还是毫不犹豫地接过了筷子。他很愿意为了自己的女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把它当成一个游戏来做吧,规则是必须要用右手持筷子,把不符合要求的豆子捡出来。”关小羽说出了附加条件。
其实哪里是要做五香豆子,这是关小羽从别的病人家属那里学来的一招。用筷子夹取豆子,来锻炼中风后遗症发抖和不灵活的手。
父亲用颤抖的手抓紧筷子,极其认真地夹取着碗里不合格的豆子。一颗豆子从筷子上滚落下来,他就重新夹起一颗。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