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一大队的人前往御西湖,侍卫们将御西湖外围团团围住,留出一条皇族子弟的专用通道。御西湖的东面是一片桃花林。进入林内,芳香扑鼻,雏鸟鸣唱。正可谓是鸟语花香,春意盎然之景。皇上边走边说道:“看见这桃花林,倒是让朕想起了东晋时期的靖节先生。他有一篇《桃花源记》,其中的景象可谓是令人神往啊!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百姓安居乐业,就算是不知魏晋又能如何呢?说来,这靖节先生这是一个很有性格的人,既想着“四十无闻,斯不足畏”的观念再度出仕,一展宏图,又有着“目倦川途异,心念山泽居”的想法。”</p>
<p>安阳王上前道:“靖节先生趋名逐利,他自己本身就是矛盾的。所以,他的文章也多是赞颂田园风光,于朝堂之上无丝毫用处。”</p>
<p>太子殿下也站出来道:“儿臣以为,靖节先生是厌恶官场的黑暗罢了。相比较之下,田园风光对于先生来说是最闲适的。与其让自己同流合污,倒不如远离朝堂,保持自身本性。儿臣认为,这样的人是有气节的人。”</p>
<p>安阳王忙抢道:“父皇,儿臣以为,不顾国家大事,只选自己贪图享乐,说什么卓尔不群的气节,其实就是推卸责任罢了。”</p>
<p>“好了好了!”皇上转过身,“你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这是好的。这自古以来事事都有利有弊,所以也没必要万事都要争出个高下。”</p>
<p>两人行礼道:“儿臣谨遵父皇教诲。”</p>
<p>这时,长公主上前道:“父皇,儿臣前来请罪。”</p>
<p>“嗯?你有什么罪啊?”</p>
<p>“儿臣方才见太子殿下身边的侍从宛籍身上掉下来一个东西,便想着让我的丫鬟捡起来还给他。可谁知,捡起来了,却看到了是个不得了的东西。今日是花朝节,本不该惹得父皇生气,可是这种大事,楚伊也不敢有所隐瞒。只好前来请罪。”</p>
<p>“捡到了什么东西?先拿上来看看!”</p>
<p>长公主递上一块香牌,皇上接过,顿时间火冒三丈,怒道:“你刚才说这是从哪拿的!”</p>
<p>“回父皇的话,是从太子殿下的贴身侍从宛籍身上掉下来的。”</p>
<p>宛籍跑上前,跪倒在地。</p>
<p>“这东西是你的?!”说着,皇上将东西扔到宛籍面前。宛籍拿起来看了一眼,立马喊冤枉。</p>
<p>安阳王在一旁道:“冤枉?莫非长公主是要加害于你么!”</p>
<p>太子殿下捡起香牌仔细的看了看,心里也是大惊。这香牌上刻有一只蝙蝠的图案,上面写了一个字:玉</p>
<p>太子自语道:“这是玉龙台的香牌?!”他赶紧跪倒,“父皇,宛籍一直跟在我身边,他绝不会与玉龙台的人有所勾结!”</p>
<p>安阳王:“哦?宛籍不会勾结,那太子您呢?”</p>
<p>太子怒视他道:“你什么意思?!”</p>
<p>“没什么意思,就是猜测而已。”</p>
<p>长公主也连忙道:“若是说儿臣冤枉了太子殿下,那便查一查宛籍的衣服。这种香牌长时间放在身上,会使衣服上也出现香牌的味道。而且,刚做好的香牌,会有一部分的香留在衣服上。”</p>
<p>皇上:“沈樊!查!”</p>
<p>沈樊招呼了几名宦官将宛籍的衣服脱了下来,仔细地闻到了香味,并在内衣布中找到了残留香。</p>
<p>皇上余怒未消道:“你还想说什么?!勾结玉龙台,你是什么居心!”</p>
<p>太子:“父皇!此时定有蹊跷,宛籍跟了我这么长时间,是不会做这样的事情的!”</p>
<p>“你给我闭嘴!”皇上大怒,“他不会做,那就是你咯?”</p>
<p>“我……”太子一时哑口无言。</p>
<p>“来人!把太子和这个人,带回去,关在禁牢里!”</p>
<p>“父皇!不是儿臣啊!儿臣真的什么都没有做……”</p>
<p>“父皇。”正待太子被带走时,沉默已久的素安公主上前行礼。</p>
<p>“你是要帮他么?你若是敢帮他,我连你一起治罪。”</p>
<p>“太子做了这样的事,素安是想帮也没办法帮。只是素安觉得,欺君之罪素安担不起。”</p>
<p>“说。”</p>
<p>“父皇可否查看一下安阳王的衣服?”</p>
<p>安阳王急了:“什么?查我衣服?你又想干什么!”</p>
<p>“素安不想干什么。只是恳请父皇查一下,兴许能查出来什么东西呢。”</p>
<p>皇上看向安阳王:“沈樊。”</p>
<p>“奴才在。”</p>
<p>“搜。”</p
-->>(第1/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