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玉口金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章 术法通玄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梁夫子这里对天刑雷劫大放厥词,天刑雷劫似乎毫不客气,终于动了真格,漫天乌云再次剧烈翻滚,一口气三十六道雷劫从天空中落下,覆盖整个玉行山,若真是打实了,今日整个玉行山恐怕就要化为灰飞了。莫非天刑雷劫势必要毁灭梁夫子,竟然不顾这漫山生灵了?

    梁夫子哈哈一笑,道:“你今日要杀我,声势如此浩大,也不管这玉行山万千生灵。和当初我横行霸道,灭门屠山,有什么区别,我只道你是天地至理,至公至明。不料也只是一介莽夫罢了,与我梁某人并无区别。”

    那天刑雷劫不知道是听懂了梁夫子的话,还是本就如此打算,空中无数雷劫突然转向梁夫子,密密麻麻的天雷劫如挂在天上的藤蔓,一起缠向梁夫子。

    梁夫子终究不敢怠慢,双手一抬,只见刚才白虎渡劫之处,李白驹的七十二根银针光芒大盛,齐齐飞向梁夫子,在梁夫子周身排列成一个巨大阵列,然后插入地下,七十二道光柱拔地而起,共三十六道黑光,三十六道白光,两两一对,互相缠绕,迎向三十六道天雷劫。

    玉行山外,那一品境的青年道士“咦”了一声。儒生老者问道:“张道兄,这阵法可有什么不妥之处?”

    青年道士摇了摇头,道:“这阵法名叫两仪天罡阵法,属我道门高深阵法的一种。那黑白二气,缠绕交错,乃是两仪二气相生之道。

    三十六道排列,是阴阳二气呈三十六天罡之数。只是这阵法布置已是千年前的手段。这种布置虽威力稍大,但灵力消耗却是更多,非二品以上不可施展。

    有道门上师曾改良此阵,更加精妙,七品境界也可施展,威力随境界而涨。此改良阵法已广泛流传,此人为何还用这等粗暴手段,而且看他似乎并不知道这阵法还有改良之法。”

    轩辕修士听到这里,只是一笑道:“兴许是捡到了先人洞府,得到了上古秘法传承,他非道门正统,不知道改良阵法,也属正常。”

    青年道士点了点头,不再说话。

    半空中三位一品境修士在那里讨论。下方一干修士更是炸开了锅。

    有人道:“居然有这么多道雷劫一起落下,这就是一品境修士渡劫的威力么?”

    旁边一人接过话,也道:“这位前辈应付起来如此轻松,只用七十二道普通飞剑,能把三十六道雷劫尽数挡住么?”

    雷劫之下外人神识法力皆不可入内,否则视为一同渡劫,梁夫子就是因为插手了那头白虎的化形天劫,才被劫云锁定,隐藏不掉。这些观看渡劫的修士,远远站在玉行山外,竟然错把光芒四射的银针认成飞剑。

    又有一人道:“这位兄台有所不知,那阵法应该是极其厉害的。看模样是道宗手段,我曾见过五龙山的七品境道友施展过阴阳二气,和这个差不多。只是一口气就有三十六对阴阳二气,估计也只有一品境界的大前辈才能施展出来。”

    又有人道:“哦,兄台竟然见过我师兄,我就是五龙山的,我门中七品境界的师兄弟,唯有玉台师兄学过阴阳二气……”

    那人立即回答道:“原来是五龙山的道友,失敬失敬,我之前……”

    不提这边一众修士议论纷纷,梁夫子在玉行山顶以七十二根银针化作两仪天罡阵法,迎战三十六道天雷劫,每一对阴阳二气分别找上一道天雷,纠缠起来。纠缠之处,雷光破灭,阴阳二气消散,整个玉行山笼罩在法力残留气息和天雷劫余光之下,野草簌簌,林木摇摆不定,山中野兽飞鸟,或飞蛾扑火,奔向那阵法雷劫之中,或瑟瑟发抖,不敢动弹分毫。

    李白驹看着这天地之威,人力之雄,心潮澎湃,一颗向道之心,油然而生。

    三十六道天雷与三十六道阴阳二气纠缠许久,僵持不下,梁夫子嘿嘿一笑,双手掐诀,三十六道阴阳二气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七十二道金光,同时七十二根银针闪耀着金光从地上冒出,飞快地冲向三十六道天劫,两两没入天雷劫之中。

    梁夫子手上结印变化,那银针金光竟然在雷劫之中炸开,三十六道天雷劫终于四散开来,就像点燃了火药引信一般,直炸到劫云深处,许久方才停住。

    那劫云混乱滚滚,就如沸腾的开水一般,片刻之后,方才稳住,只见那劫云迅速聚拢起来,变得只有玉行山顶大小,威势似乎不如刚开始那般强大。

    玉行山外的低品级修士再次如炸开了锅一般,由他们看来,就好像是渡劫之人把天劫打怕了一般,皆议论纷纷,心道:“天劫还可以这样渡,这位前辈到底是有多强悍,居然把天雷劫云,打的都变形了!”

    有人问道:“这位前辈渡劫为何会有如此多道劫雷同时落下,莫非一品前辈渡劫,都是如此?可有见过一品修士渡劫的道友,为我等解惑?”

    有一个声音回答道:“一百年前,家师渡一品天刑雷劫时,老道有幸在远处观瞧,只有最后九道天雷劫同时而下,而且声势远不及眼前这位道友,一品天劫的威力应该是因人而异的。”

    众人听到此处,都望向说话之人,竟然是一位胖胖的老道士,有认得那道士的人高声叫道:“原来是清凉山掌教单道长,晚辈许世民,曾有幸目睹单道长东海炼魔,心神往之。”

    众人听到此处,连忙见礼,有修士给新道友解释道:“清凉山掌教单启轩,乃是修真界的老前辈了,道宗二品境界巅峰,元神化婴,离那一品境界阳神出窍,化身五五,成就地仙,只差临门一脚。只是刚才那位道友说东海除魔之事,我却是未曾听说过,兴许是不久之前才做的事情,还没有传开。”

    虽然玄门六宗修行之道千差万别,名称叫法,神通法术皆不相同。修士之间斗法,除去武道外,施放法术的威能则看两点:一是术法之精妙,二是法力之雄厚。术之精妙与境界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是大派传承往往要比小派或者散修的术法更加精妙;而法力则唯有勤修苦练,才能慢慢提升。一品之下的修行者斗法,品级相差不大的话,很难直接论定输赢。入了一品,才算是世间高人,方得长生。

    这位单启轩道长,道宗二品境界,现任清凉山掌教,为人正直,爱护后辈,且嫉恶如仇。只是这修行资质不咋地,修了一百年,堪堪入了二品,如今在二品境境界已经苦苦熬了两百年。仍然未有突破,若是五六十年内再无突破,恐怕就要先天寿元耗尽,兵解人间了。不过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