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交易大厅的出现,让来沧州做生意的那些正经的商人们有了合适的去处,而且不必在担心会有以次充好的情况出现。因为每次交易都会有沧州商会里的人和衙门里的人共同作保,检验合格之后才能交易,大宗的货物也是如此。
只不过每次完成交易之后,作保的人就会按照货物的数量而收取一定的佣金,来确认这次交易的顺利完成。
而且衙门进驻此地的税官也是会在每一笔交易完成之后,对这次交易产生的金额来进行收税。不过这个税也只是针对沧州本地的商贾们,凡是在此交过税的货物,税官都会开具凭证,之后凡是在这里交过税的货物便不用在缴纳任何的税款。
这个大厅可以说是方便了所有前来做生意的商贾,而且衙门的税官也是每日里笑的嘴都快合不上了。
但是这些商贾们只要在此做生意,那便不是小的数目,所以几乎每次来此,都会被扒去一层佣金。
虽然那数目不是很多,但是心疼自己铜钱的商贾们还是给此时作为沧州刺史的周作金起了一个不错的外号。
因为每次收取他们佣金的时候,那些商贾们看着那些被衙门收走的铜钱,都仿佛是扒了一层他们的皮一般心疼,所以周作金就被那些商贾们暗地里送上了“周扒皮”的称呼。
于是“周财神”和“周扒皮”之名在这些来沧州做生意的商贾口中,就有了点“绝代双骄”的意思,让周家的名声又是因此而响亮了不少。在经过仔细的调研和研究过后,周家准备前期在各处先建二十所学堂,先以从山上下来的那些孩子作为试验对象,以后各种经验和师资都充足了在考虑沧州本地的百姓。
但是周家的这个举动却让沧州商会的那些大户们感到了不满,认为周家做如此拉拢人心之事竟然都没有叫上他们。他们也都认为让沧州本地的娃娃们也能识文断字那可是一件大功德,所以怎么能够少的了他们?
于是这日,那些大户们在吴家老爷子和刘家老爷子的带领下就纷纷的找上了周家,准备好好的说道说道。
周家的客厅里。
“我说老周,建学堂这等事要是放在以前,那是想都不敢想的。话费钱财不说,各处都在打仗,建了学堂也没人敢来啊。但是现在就不同了,现在天下太平了,建几个学堂让咱们沧州的百姓们都能受此福祉,那可是一件大功德。如此可以收买人心之事,如何不叫上我们几个老兄弟?难道你们周家已经看不起咱们了不成?”
性子火爆的刘家老爷子率先发话了,旁边其他的人也是纷纷点头,认为周家这事做的甚是不地道。
“哎呀!我的刘兄,这事儿也是前些日子刚定下来的,我那小孙子答应了清风寨下来的那些百姓们帮他们建学堂,所以才有的此事。再说我们周家何时看不起你们了?这么大的事就是想瞒也瞒不住啊!只不过我们周家是想先行做一些示范,以后就按照此例来办就行了。建学堂和请先生所花的费用那肯定是不会少的,到时候少不得要麻烦你们诸位,就怕到时候你们还不想出那份铜钱喽!”
周老爷子一脸苦笑的说道。
周作祥坐在旁边也是无奈的直摇头。
“呸!你个老周,甚是会埋汰人!难道就你们周家有钱不心疼,咱们就会吝啬那点铜钱不成吗?虽然咱刘家没有你们周家那么家大业大,但是这点铜钱还是出得起的。反正这事儿绝对不能少了我刘家。你就看着办吧!”
刘老爷子气哼哼的说道。
“我吴家也是不能少,这些年托了你们周家的福,也跟着赚了不少。虽然没你们周家有钱,但是建上几所学堂,请上几个先生,还是完全没问题的。所以啊,此事我们吴家也必须要掺上一手。”
吴老爷子淡淡的说道。
“是啊,我们赵家。。。”
“我们张家。。。”
“我们李家。。。”
吴老爷子一说完,其他的大户们也都纷纷的叫嚷了起来,仿佛不让他们花这个钱就打算住在了周家一般。
周老爷子无奈的挥挥手示意他们先安静,大声的说道:“好好好,周某答应你们便是。不过此事也急不来,咱们抽空在商议商议便是,到时候需要诸位出钱出力的时候,你们可别打退堂鼓啊!”
“放心吧周老爷子,咱们绝不食言,您就瞧好吧!”
“是啊,周老爷子。咱们说道做到,到时候出钱出力咱们绝不反悔!”
这些人在周老爷子说完话之后又开始纷纷叫嚷了起来,周老爷子只能无奈的苦笑不已。
其实这些人如此热情的帮周家建学堂,那也是有他们的目的的。在李二事成当上了太子之后,这些人便知道周家的兴起那已经是势不可挡了。
所以他们便想着能有和周家更进一步的交往,好紧紧的抱住周家这颗粗腿,将来有了什么好事也能接着带上自家。
正好还想着能通过什么交好周家的时候,这个事就发生了。帮周家做了此事既能让自家和周家继续加深交往,还能做一份善事,让自家在沧州本地的百姓之中能多一些声望。
如此好事,可谓是一石二鸟,一箭双雕,岂不美哉?
但是如果做的太明显了又是不美,所以才有了今日登门讨说法之事,也算是曲线救国之法。
就在众人在客厅里说说笑笑商议事情的时候,此时周家的门房老刘前来通报,说是从长安来了一队朝廷的天使,正在门外等候。
周家的众人相互对视了几眼,便纷纷起身去门口迎接。来访的那些客人们好奇之下,也都纷纷跟上去看看有何大事。
。。。。。。
周家的大院里,朝廷来的内侍在宣读完圣旨,交给老爷子之后,便满面笑意的恭喜周老爷子。
周老爷子拜谢了圣旨,便起身和那个太监亲热的客套了起来。这次来的不是那个刘内侍,是另外的一个太监,姓黄。
“黄内侍,不如在我周家休息几日在返回长安如何呀?我周家也好尽一尽地主之谊。”
周老爷子微笑着说道。
“多谢周老太爷款待,但是这次就不必了,咱家还有公务在身不宜久留,待下次再来时必会好好的叨扰叨扰。”
这个黄内侍比刘内侍年轻了许多,但是对周家也是表现的很客气。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