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约莫一刻钟,俩人就到了御书房,对着慕容渊行了。</p>
<p>“俩位爱卿,国库紧缺,已有俩个月没下发俸禄,为何到现在还不上报?”慕容渊静静地看着站在下首的刘源和王梁。</p>
<p>刘源和王梁没想到陛下会问他们这个,看了一眼旁边的秦克,心中明白了几分,刘源道:“陛下,臣刚刚正和左相商议这事来着。”</p>
<p>“哦?可商议出结果来?”</p>
<p>王梁道:“陛下,臣和右相的意见相左。”</p>
<p>“哦?说来听听。”</p>
<p>“是,臣觉得如今的北冥已今非昔比,人口不足,国力薄弱,国库空虚,最先要解决的便是钱的问题,所以臣主张大力发展商业。”</p>
<p>“臣反对!如今的确是国力空虚,这没错,但是,咱们的粮食也是不足的,去年左相向各国借的粮食只剩下半年不到的数量,比起钱来,陛下,臣依旧主张大力发展农业!”刘源听完王梁的意见立马反驳。</p>
<p>“右相,发展农业需要一个过程,如今我们北冥人口不足,再如何大力发展农业收获也有限,不能够一下子就囤满粮仓。”又看着慕容渊说道,“陛下,先发展商业,让国库先充盈起来,粮食不一定要自己种,咱们可以买。”</p>
<p>“臣反对!陛下,若鼓励发展商业,那些田地谁去打理?人人都去经商,谁去耕地?期间我们的多生多育政策依旧施行,人口越来越大,需要的粮食也就跟着上涨,没人耕地,这只会让国库越来越空虚,并不是一个长久的计策!”</p>
<p>“右相,你误解我的意思。我并没有主张将这个经商政策定位长久的政策。况且经商并不是想要经营就能经营得起的。”看着慕容渊说道,“陛下,臣的意思是,大力支持目前依旧在经商的商人,并让这些人发展自己手下的产业和身边有经商才能的人,陛下,臣有个大胆的提议,不知当讲不当讲?”</p>
<p>“说。”慕容渊听着王梁的建议正在考虑着一提议的可行性。听到王梁有个大胆的提议,忍不住想听听,这个老狐狸的想法。</p>
<p>“臣建议,陛下带头经商!”</p>
<p>“王梁你放肆!陛下,不可听左相一派胡言!”</p>
<p>“王爱卿,你让朕经商?!”一个皇帝去经商,闻所未闻,慕容渊没有发脾气,反而觉得特别有意思。</p>
<p>“是,臣建议陛下带头经商,皇上做生意哪有不赚的道理,无利不成商,那些眼里心里只有银子的商人们如何不会跟着陛下行商?”王梁一边捧了一把慕容渊一边将这个方案的可行性也跟慕容渊说明白。</p>
<p>一旁的刘源狠狠地瞪了一眼言之凿凿的王梁,对着有一丝犹豫的慕容渊道:“陛下不可,一代君王如何能够行商,这不合理啊陛下!士农工商,陛下,这有损皇威!”</p>
<p>“陛下,如今情况特殊,首要任务是解决银两和粮食问题,稻米麦穗成熟需要一个春天和一个秋天的过程,而经商,那些久经商场的商人只需要一次洽谈一顿饭的时间就能赚的盆满钵满!”王梁看着有些动摇的慕容渊接着道,:“陛下,不需要陛下亲自经商,只需要以陛下的名义即可。”看着要反驳他的刘源,狠下心道“陛下,只要陛下同意,臣在陛下面前当着右相和秦尚书面立下军令状,只需要三个月,三个月,臣一定让国库增加十万两!若臣食言而肥,臣就是倾家荡产也会把这十万银两填满!”</p>
<p>“王梁你!”刘源指着王梁说胡出话,气得满脸通红,对着慕容渊道,“陛下,万万不可,这有损陛下威名啊!陛下!”</p>
<p>慕容渊看着一脸坚定,满脸决绝的王梁,又看了看气得说不出话的刘源,目光转向没说话的秦克,问到:“秦爱卿以为如何?”</p>
<p>被点名的秦克,看了一眼吵的不可开交的王梁和刘源,接到刘源的眼神,想了想对着上头的人道:“陛下,臣觉得左相所说有几分道理,并非所有的人都有经商的头脑,有经商头脑的也未必有经商的手段和人脉。若以陛下为名带头经商,或许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臣附议。”</p>
<p>“秦克!左相疯了,你也跟着发疯不成?!”刘源狠狠地瞪着帮着秦克。</p>
<p>秦克无所谓,他又不是哪一派哪一帮的。</p>
<p>“刘卿,注意你的言辞!”慕容渊不同意的看着发怒的刘源。</p>
<p>“……是,可是陛下,这让帝王经商可是亘古未有啊陛下,况且,商人有赚也有赔,风险太大!农耕才是稳妥,望陛下三思!”刘源不服气,看着似乎偏向王梁观点的慕容渊,接着道。</p>
<p>慕容渊仔细想了想,态势严峻,决定放手一搏,对着王梁大手一挥,“朕准了,左相,这经商之事朕就交给你,你若食言,朕不要你倾家荡产,朕要你的项上人头!”</p>
<p>“臣遵旨!”王梁躬身。</p>
<p>出了御书房,刘源没好气地对着王梁道:“左相真有能耐,竟能让陛下不顾九五之尊经起商来,刘某佩服啊!”</p>
<p>“右相客气,这如何说得上是让陛下不顾九五之尊呢?这正是让百姓们知道咱们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