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复兴之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十八章 人才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五十八章人才

    PS催更的书友请谅解,南瓜中保证一天6000字到10000字,多了实在是能力有限。

    惯例,感谢各种票票,感谢各种吐槽,感谢打赏!

    1986年的5月16日,对于史万民来说绝对算得上是一个命运之日!

    处于迷茫和自卑中的“猛张飞”史万民确定了未来的方向!

    84年的大学毕业生,并没有带给他可以骄傲的本钱,反而让他自己感觉到越来越被社会边缘化。

    学水产的,在中国的任何时候都是偏门专业,毕业的分配却把他以高分考入大江水产学院时的憧憬摧残得一干二净。

    按照道理,省水产公司在80年代是工资和福利最高的单位,和糖酒,烟草,丝绸等公司可以并列。

    可是,农村子弟史万民接到水产公司的调派单时还是很兴奋的,他当时以为,他能够帮助家里负担起几个还小的弟弟妹妹的学习问题了。

    可是,在到了西川省后,却被分配到了水产研究所这个水产公司的二级单位!

    工资不缺,肯定是按照大学毕业生的规定发放,元一个月!一分不多,一分也不少。

    可是说好的奖金,说好的福利,甚至说好房子都没有了。

    就连水产研究所也是离蜀都还有十几公里的远郊。

    后来,他就知道了,研究所本来是水产公司的养老机构,没有关系的人基本上都是放在这里自生自灭!

    唯一的波澜是85年,邓副研究员通过不断的努力,拿到了大口鲶人工驯化这样的课题。

    其实,就连大口鲶驯化也都是属于小众课题!

    大口鲶本来就只是野生鱼类中很小一个分支。

    即便是这样,也给了这几年分到也就是养老的这批学生最大的希望,大家总觉得课题成功后,有了点本钱,看能不能上调到其地区级的水产公司去。

    这一等就是接近2年,史万民感觉到,除了每天和各种各样的种鱼打交道,自己的人生毫无作用。

    当然,从小的艰苦还是培养了他的正确的人生观,他还是继续的选择相信未来!

    黄川的出现,仿佛是帮助他打开了一扇大门,在到了钟家桥铁小后,经过高振强十几分钟的诱导,让史万民坚定了离开研究所的决心。

    与其这样放在黑龙溪当猪养,不如去闯出一番打好的前程!

    黄川下午走三和镇后,他找到了研究所里和他际遇一样的几个哥们,把自己的想法说了一遍。

    到三和镇去养鱼,500元的固定工资,分房子,有分红,......。

    这些赤果果的条件严重的刺激着这批大学生们。

    500元,基本上可以解决自己家里的贫穷局面,让兄弟姊妹都能够读好书,让父母亲能够轻松一点。

    有了住房,再加上分红,这帮平均年龄都在25岁以上的大龄青年们,能够找上一个自己满意的婆娘!

    也可以说,金钱让他们抛弃了目前的理想,很残酷,也很现实。

    这样的诱惑,对于现在的他们来说,是无法拒绝的。

    家庭为了他们上大学牺牲了很多,现在到了他们为家庭牺牲的时候了。

    经过大家讨论,史万民他们准备分成两批到黄川的养殖场来。

    第一批是非常坚决的想走人的几位。

    谷义,西农水产养殖专业,四大家鱼养殖

    胡宜民,中农大动植物保护专业,也就是偏向兽医。

    朱光明,宁波海洋大学动物营养,饲料方向

    冯建业,川大农学系,动植物养殖。

    第二批的同学这一次稍微有点担忧,史万民让他们暂时等待几天,等他们到了养殖场后,如果确实可以,再让他们前往。

    晚上,这五位联袂到了邓副研究员的家里,希望听一下他的意见。

    坦白的来说,这五位都是邓副研究员目前课题里的得力干将。

    他们年轻,有知识充满了活力。

    还有一点就是,这些年轻人除了工作,几乎没有任何的文娱活动,用脚趾头想都能够得到答案,这一到晚上就连鬼都不愿意光顾的黑龙溪,他们能够有个啥活动!

    野生大口鲶的驯化其实是个非常花费时间的工作,种鱼的培育和驯化的各种繁重工作,都是靠这批年轻人。

    这突然一走,邓副研究员肯定是不高兴!

    但是,如果让这批年轻人真正能够重新的焕发出自我,有一个美好的未来,他还是愿意看到的。

    加上,大口鲶驯化课题基本上接近尾声,下一个课题还知道在哪里,干脆就放这些年轻人一条生路吧。

    看着这些年轻人,邓副研究员说话了

    “万民,你们几位去看一下也好,暂时不要递交辞职报告,我还可以帮你们抵挡几个月,如果不行就回来。

    现在课题也处于结尾写论文的阶段,我就说你们几年没有休息,都回老家休假了。

    好了,看着你们现在,我老邓就感觉到脸红,我不能够让你们正常的成长,让你们受苦了,希望你们以后能够逐步的理解和原谅我。

    好了,你们去准备吧,你和黄川约好的时间就不要迟到。我看黄川那个小伙子还可以。”

    这几位年轻人,一起给邓副研究员鞠躬致礼后,回去收拾东西。

    有了邓副研究员的这些话,大家就没有了后顾之忧,这样的恩德,只有以后回报了。

    第二天早上5点,大家都各自背上了准备好的行李,坐第一班公共汽车去新南门汽车站坐到三和镇的客车。

    ......

    另外一边钟家桥铁小,在接到黄川来的电话后,刘百栋把厂里的主要管理人员集中起来,安排了一下下一步的工作。

    然后走到了财务室,和陈会计商量给黄川送钱去的事情。

    陈会计的意思是,现在早市收到的将近80万元的现金10点钟要马上存进银行,干脆一次性的把这些钱都给黄川送过去,他在三和镇搞网箱养殖肯定不止花20万,一次性的送去,免得多次跑三和镇。

    刘百栋想了一下,也同意了这样的意见,高振强昨天下午走的时候也有交代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