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二十三日,清晨时朝霞万丈。
进出京城的人流中,张昭坐在从车马行雇佣来的马车上,在朝霞中从阜成门出京,顺着官道西返南口村。
按照原计划,他本来是要京城中游玩几日,凭古吊今感慨历代兴衰。京城是数朝帝都。上辈子他还没来过京城。这可是穿越时空摆在他面前的明代京师。
只是,他前夜一夜未睡,思索着科举之事,心情不佳。昨日和余夫子道别,在客栈里等来李教谕的长随赠书,便只是玩京中各处购物。他来京师一趟,总要带点礼物给婉儿、虎子。
回去时不像来时,张昭将马车的车帘打起来,可以观看沿途的风光,最终还是将随身携带的《时文集》拿出来翻看。
从上到下,从右到左的排版,且没有标点符号的文集,看得张昭一阵阵的头大。
譬如收录的当年的探花如今的“储相”王鏊的一篇文章,“惟学而不求诸心,则昏而无得于己。盖学贵乎思也。不然,宁能免夫罔之失哉?”
他看半天难以体会到其中的精妙。这如何做八股文确实需要老师教。能自己揣摩出其中门道的,那都是天才。
张昭叹口气,看着窗外的田野、村庄,目光依旧坚定。
理智的判断:他的科举之路肯定不顺畅,无法像明朝的神童或者明穿前辈们那样快速“升级”、“通关”。指不定,他几十年都难以通关。范进兄就是例子啊!
但是,他还是想试试。
其一,不试试如何甘心?他穿越而来,就定下科举的目标,如今障碍清扫完成,就等着考试。总不能事到临头却放弃吧?
其二,明朝是一个等级社会。功名之路并非一蹴而就,不同的功名对应着不同的特权。
且先不管他多少岁能考取进士,总得先成为秀才。拥有一个出身,再做其他事都容易些。这是基础。
他今天先回南口村,明天再去青龙镇明理书院潜行读书,准备院试。余夫子肯定不会拒绝。
…
…
时间略微往回一点。张昭在京城的第二晚。青龙乡刘家里,东刘村中。
位于村中的刘大户住宅是一处青砖黑瓦的院落。四四方方的铺陈开,占地数亩。
夜幕之中,屋舍里灯火点点。
偏院的花厅中,白白胖胖的刘大户正招待着一名青年饮酒。这青年穿着蓝色的长衫,脸有点窄,眼睛珠子总是在动,显得很油滑。看起来是个难缠的角色。
刘大户举杯和青年碰一杯,眼神殷切,问道:“方差役,你打听的如何?”
叫方差役的青年嘿嘿笑道:“刘员外,我既然来这里吃酒,当然是打听的明明白白。张昭在吓唬你。他得罪徐郎中的事情确凿无疑。你大可放心。”
差役在明代指的是在衙门里当差的人。通常的身份是捕快、衙役等。
刘大户顿时感觉心中舒畅,拍手排在椅子扶手上,恨恨的道:“TMD。那小兔崽子竟然敢唬我?”以明代的信息传递水平。十几天的时间,刘大户就打听清楚,算是比较快的。
发泄般的骂几句,刘大户自得的一笑:“乡中那些人还在迟疑,这块肥肉合该我吃掉。方差役,户书那里还要你帮我美言几句。”
县衙中设六房。其中户房主管全县征收税银,交粮纳税等事务。户房里文吏的头目雅称便是“户书”。刘大户是刘家里的粮长。秋税在即,他要在这上面做文章。
张昭这小子害得他丢脸,他不仅要吞掉张家的田地,还要整得张昭脱层皮!
方差役一听就知道刘大户的打算,喝着美酒,笑道:“李户书那里要什么美言?你又不是不知道,他喜好美色。你送他一个俏丽的丫鬟,什么事不好办?”
刘大户脑中闪过张小娘子的容貌,眼睛眯起来,轻轻的点头。
…
…
七月中旬,初秋的清晨有着淡淡的薄雾。婉儿在门口目送虎子背着书包消失在村落中,返回院落中。
院中的屋檐下堆满着晾晒、装袋的粮食。秋收已经结束。
“小姐,你早饭吃什么?”周大娘从厨房里出来,笑呵呵的问道。她近来心情舒畅。丈夫得到少爷的重用,管着张家外事。且少爷要远在通州的大儿子回来做事,在她面前尽孝。
婉儿随口答道:“稀饭、煎鸡蛋吧。”回到后院的正房中。
房间被她收拾的整齐、干净。二哥书桌上笔墨纸砚陈列。还有一本二哥给她写的用来打发时间的武侠小说,《越女剑》。二哥不在家的这五天,她都看过两三遍。
寂静的秋日上午,村落里的声音遥遥传来。婉儿轻轻的抿抿嘴,有少女在春天时淡淡的忧愁。
二哥走之前的那几天,每天晚上都会抽出时间教她认字,陪她说会话,讲讲志怪故事。这些变化是那日吴叔找她汇报冬日时要在门前的荒地建房子开始的。
父亲留下来的话她怎么不知道呢?那将是她和二哥新婚后的住处。显然,二哥知道了呀!
她很早就知道,她将来要嫁给二哥。母亲临去时要她照顾好二哥。她这些年一直是这么做的。只是,前些时日二哥病好后,就是二哥在照顾她。
“二哥…,他…怎么想的啊?”婉儿捂着脸,感觉脸上有点烫。她有点想问二哥,却羞涩的问不出口。
此时,她分不清她心里是将二哥当兄长还是当做丈夫。两者的区别是怎么样的呢?只是知道二哥离开后,晚间快乐的日子不再,生活也变得无趣。
少女情怀,于清秋时节,含苞待放。
周大娘送早餐进来,见里屋里小姐又在少爷屋中“睹物思人”,慈爱的笑一笑,心里明白,喊道:“小姐,来吃饭吧。”少爷和小姐如今都长大了啊!
…
…
将近中午时分,张昭的马车抵达南口村。这倒是引得不少村民议论。南口村中还没有人富裕到有马车。
婉儿正在前院里和邻居王大娘说话。以张昭的家境,村民们不会对他和婉儿恶语。所以网文中常见的打脸套路是不存在的。正说话间,就看到张昭从马车上下来。
婉儿情不自禁的站起来。早上一直想的各种思绪全都抛开,轻快的情绪填满心间,欣喜的道:“二哥,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