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先儒时代之权力天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序章 晋统一天下二十三年前(上)第(1/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权力天下】

    序章晋统一天下二十三年前

    魏甘露二年(公元257年)司马昭接替其兄司马师出任魏国大将军整一年,高平侯诸葛诞在寿春起兵,司马昭大怒,举兵十万挟天子曹髦及郭太后,亲征寿春城,诸葛诞坚守不出,寿春被围三月有余。

    诸葛诞领将军蒋班、焦仪站在城头上,只见城下黑压压一片,驻扎在城外的十万大军,列队有序,威武雄壮,气吞山河,震慑人心。蒋班、焦仪也是生平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场面,面对这支十万之众,那感觉不是让人热血沸腾,而是让人沉重的喘不过气来,哪怕是身经百战的将军,心中也会有所畏惧。因为这十万敌军,列成的方队实在是太整齐了。

    诸葛诞叹道:“治众如治寡,能将十万兵马调度有序,司马昭果然善于用兵。”

    “报!”忽有一兵士来报,“敌军信使到!”

    诸葛诞转过身,见到了敌人的信使,信使不卑不亢不失礼节地递过司马昭的手书。诸葛诞接过手书,将其展开来看,只见上面写到:“汝深受吾兄之恩,当思报效,不期吾兄薨逝不久,汝竟谋反,今天子御驾亲征,十万兵马围困寿春,是汝无路可退,若出城投降,念吾兄之情,可免夷三族。否则,城破之日,三族尽灭,智者三思,莫有妄念。”

    诸葛诞看罢大笑道:“这司马昭篡权夺位之心比其兄可谓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其兄司马师在世时,甚尊敬我,我窥其虽有觊觎王权之心,却也不敢昭显,怎料司马师一死,司马昭做了大将军,竟公然排除异己,任人唯亲,杀害登飏、夏侯玄等忠臣,我早料到司马昭会对我下手,所以我早有准备,区区十万人,他司马昭太小看寿春城了。两军交战,不斩来使,何况你代表的是天子,回去告诉司马昭,寿春城兵精粮足,就是守上个三年五载也没有关系,不过他司马昭如果在一个月之内攻不下寿春,我定让他身首异处,你走吧!”

    诸葛诞虽年近六十,却老当益壮,深得寿春将士及百姓之心。一番凛凛之言,一身正气,信使听完,暗自敬佩,疾疾而走。

    蒋班待信使走后问诸葛诞:“末将有一事不明。”

    “蒋班将军要问何事?”

    “将军您既然想要吓退司马昭,又为何故意摆出我军粮草不足,士气低落的假象?”

    诸葛诞道:“兵法虚虚实实,我故意让那信使看到寿春粮草不足,士气低落,就是想让司马昭围而不攻,久困寿春。”

    蒋班不解:“难道敌人的粮草不足?”

    “天子御驾亲征,粮草岂能不足。”

    “那是洛阳将有异变?”

    “钟会留守洛阳,司马昭断无后顾之忧。”

    “那久困寿春,我们何利之有?”

    诸葛诞抬起头看了看天,脸上的表情显出十足自信道:“十天,以十天为限,十天之内我定会让那司马昭死无葬身之地。”

    那信使奔回魏营,将诸葛诞的话转述与司马昭,司马昭点头道:“我料他必不会降,诸葛诞在等东吴的援兵。我且问你,你进寿春城时,可曾观察到他们的粮草?”

    信使道:“果如大将军所料,属下去时,守城兵士有的正在吃饭,据属下观察,他们吃的只是汤米,且士气低落,至于其它东西,对方十分小心,不让属下多看一眼。”

    站在一旁的贾充道:“寿春城定是粮草不足,只要我们再围困它一个月,城中定然大乱,我们必定不战而胜。”

    众将点头附和,司马昭问其弟司马亮道:“司马亮,依你看呢?”

    司马亮道:“虽如此,但久战于我不利,东吴那面虽然没有消息,但多数会出兵。蜀国诸葛亮虽已死,却还有那姜维一心伐魏,所以寿春之战,还须速速解决。”

    “你觉得强攻可有把握?”

    “寿春守城兵士虽不足三万,但守寿春一城却绰绰有余,且寿春城城防坚固,虽无护城河,但城墙比一般城池高出许多,我们的云梯需要时间进行改造,所以强攻寿春恐怕很难。”

    “强攻不成,唯有智取,你有什么计谋?”

    “兵法云:亲而离之。外攻不成,只能内乱,曹操当年就是用离间计打败了马超,收了西凉,我们同样可以用这离间计,拿下寿春。”

    贾充道:“不如派几名刺客去刺杀诸葛诞,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只要诸葛诞一死,寿春城也就不攻自破了。”

    司马昭问司马亮:“司马亮,你觉得的呢?”

    司马亮想了一下道:“可以用离间计离间他们的关系,同时派人潜入寿春,找机会刺杀诸葛诞,只要寿春乱了,强攻,就有了九成的把握。”

    司马昭道:“贾充,你速去招募一些死士,凡自愿去刺杀诸葛诞的,皆封子爵,能杀掉诸葛诞者封侯爵!”

    贾充领命,司马昭正要与众将商讨东吴援兵一事,忽有兵士来报,说是有一名老者求见。

    司马昭敬贤爱才,闻有人求见,也不问出身贵贱,便命兵士请进帐中。

    不一会儿,只见一名白发白须一身白衣的老者走进帐中,鹤发童颜,道骨仙风,根本看不出他的年纪。老者身后跟着一个带剑少年。

    老者见了司马昭也不拜,反倒是司马昭见之不俗起身迎道:“先生尊姓大名,有何见教?”

    老者捻须而笑道:“老夫的姓名与这十万将士的性命比起来,何足道也!”

    “我观先生举止不俗,言外有意,若有高见,请不吝赐教。”

    老者点头笑道:“魏国大将军,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尊贵无比,名扬一方,慧眼识人,有天命之相。既然有天命之相老夫自然不能眼睁睁看着将军去送死,老夫是来救将军的。”

    “哦?”司马昭十分疑惑。

    “将军可知这寿春城的城墙为什么会比普通城墙要高?”

    “不知。”

    “寿春一带,每年的这个时节都会连降大雨,寿春城紧邻淮河,一下雨,淮河就会涨水,一直淹到寿春城下,到那时,将军这十万人就都葬身鱼腹了。”

    贾充惊恐道:“这么说,我们当立即撤兵?”

    老者摆摆手道:“倒也不必。”

    “可淮河的水要是淹过来……”

    司马昭打断了贾充的话:“先生是

    -->>(第1/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