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故人新友(韩愈登场了)第(2/2)页
人,如此热心相助,便是亲兄弟也未必有几人能做到,而韩愈的言谈中,却颇为瞧不上行医之人。
不过,似乎又不是那么简单。因为这十六岁的少年身上,有一股仿如山巅层云、月下青竹的持志之气。
只见韩愈转身,端静地向若昭道:“皇甫夫人是否觉得仆轻慢了郑先生?非也!愈三岁时,父亲病逝,九岁时,唯一的兄长也逝于任上。寡嫂一人,将愈和愈的侄儿抚养长大,何其不易。如今又得郑先生如父如兄的照应,愈甚为感念。但方今天下风气,去古甚远,畿内与边境又皆不太平,令到圣主不得怡然。愈的志向,或者光复孔孟圣贤之道、希求上卿大夫之位,或者披甲执杖、万里赴戎机,其余道途,皆为愈所不取。”
他目光熠熠,侃侃而谈,浑无强词夺理或再作粉饰圆转之态,只教人感受到那一片蓬蓬勃勃的少年志、赤子心。
短暂的沉寂后,若昭莞尔一笑,指着韩愈搁在一边的包袱,温言道:“韩郎君,行卷的生徒举子,多用诗赋悦人,想来你献出去的,只有文章策论吧?”
韩愈道:“不瞒夫人,愈苦读经年,却是连一首五律都未赋得过。”
他不知怎地,只觉得眼前这位皇甫夫人,瞧来虽比自己的长嫂年轻几岁,一种将聪慧蕴于沉稳蔼静之中的气度,却着实与他视为母亲般的长嫂,很有几分相像。
他一时谈兴更盛,朗朗道:“愈观如今庙堂之上也好,江湖之远也罢,急需有识之士潜究得失,建言以为时用。然而放眼望去,公卿百官,多少锦绣人家,只知寻章摘句沉溺赋诗。若学了参高之风也便罢了,偏偏学的尽是沈宋的靡丽病吟之态。”
岑高,是岑参与高适,两位均有在军中任职报国的经历,诗句又多描写雄浑又苍凉的边塞景象,自会得韩愈的认可。而沈宋,乃沈佺期和宋之问,韩愈哪里知道,宋若昭,正是他出言抨击的宋之问的后裔。
饶是郑注素来宽厚,那面色也是不大自然起来,讪讪咳嗽两声,道:“退之,皇甫夫人,闺在宋氏。”
仿佛一匹奔马被猛地掣了一记缰绳。
韩愈微张着嘴,愣愣地看看郑注,又看看宋若昭。
他的脸即刻就涨得通红。
就算为了行卷而逐肥马尘、扣权贵门的时候,他也未曾如此刻这般窘过。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