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最后的北半球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一章 诸国百家(2)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北美洲东北部、巴芬岛东部的一处海岸上,一声爆炸在这里的海岸上炸响,一个巨大的坑洞也出现在这片被冻土层覆盖的土地上。

    在爆炸过后,一百多名工人立刻开着几十台工程车辆到达了坑洞周围,而在更远处的一个小山坡上,还有着数百人聚集在这里观看着远方的施工,其中不乏有一些以往经常出现在电视新闻上的政府官员。

    在‘封锁北极’行动开始了几个月之后,北极圈附近的最后一个监控站点终于迎来了破土动工的日子,只要这一个站点建成并且与周围三百多公里之内的数千个探测器共同发挥作用,陆地上的北极圈就完全在人类的科技监视下。

    而在这短短几个月之内,各个国家从最开始的推诿到现在的封锁线快要完成、这当中经过的国际会议恐怕比过去四年内加起来的还多,在一名美国政府官员和几名加拿大官员面对着数十名记者做出演讲时,远处的站点建设工程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这个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国际合作之间效率最高的国际计划在今天终于迎来了尾声,在经过近八个月的忙碌之后,北极圈正式向大众关闭。

    然而在‘封锁北极’行动完成之后,更大的挑战也随之而来,由于北极气候的原因,大陆北部与北冰洋之间的海岸会在秋季到来时就开始结冰,可在北极严寒的气候下,布置在北冰洋沿岸的探测器不仅探测距离会因天气而减弱、甚至会产生损坏。

    封锁线的形成并不是整个计划中最重要的部分,这仅仅只是一个基础,在计划完成之后如何维护布置在北冰洋周围的那些探测器才是重点,也正是因为这个问题,即便三年前各国就想到今天可能的情况、可真到这个时候却一个个都没有好的解决办法。

    在封锁线即将全面建成的今天,各国几乎都在发表着对未来的向往和对这次国际联合行动的赞誉,但在联合国的一个会场里,一场争吵也在一些代表之间展开。

    会场内,看着几名正在争吵中的代表,坐在一旁的夏钊和克莱尔对视了一眼,都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

    虽然他们两人的理念不同,可在这个会场里,他们这些生物学家无法理解圆形会议桌周围那些人在吵什么,即便他们双方仍然都不待见对方。

    十几分钟之后,这场开了近一个小时的会议在一名联合国官员的结束语中无果散场,夏钊什么都没有说自顾自的走出了会场,他已经了习惯了这种情况。

    门口,一名负责保护他的警卫把手机递了过来:“二十分钟之前李杰打过电话,他嘱咐您一定给他回拨过去。”

    夏钊对着警卫使了个眼色,随后朝着走廊一侧的尽头走去,在他身后,警卫和另外两名便衣特勤人员在夏钊身后近十米的过道处警戒着。

    “李杰?”

    夏钊对着电话那头问道。

    在沉默了一下之后,手机里传来的声音有些激动。

    “老师,我从俄国同事那里打听到一个消息,中美俄决定联合派出一个大型考察团再次前往国际研究所那里,并且有重兵跟随,好像是因为封锁线上出了些什么问题所以想要弄明白。这次行动好像很大,他们好像要用武力强行夺回国际研究所,不过……”

    手机那边有些迟疑。

    “不过老师,看威姆斯的行为他是要去的,可是却好像没我们的事。我觉得这事有些奇怪,因为按道理说这个行动我们也应该去,会不会是俄国人要和之前美国人一样准备暗中做什么小动作?还是说我们这些人被排除了?”

    “你低调点打探消息,我去问。”夏钊低沉着说道。

    在挂掉电话之后,夏钊黑着脸离开了这里,在回到领事馆之后,夏钊拨出了一个加密电话。

    “有事就说。”

    电话里传来的声音很冷淡,听到张星瀚那边隐约有一些交谈声,夏钊心里仿佛明白了些什么。

    “我们是不是有什么国际之间的联合行动?”

    夏钊直接挑明问,张星瀚的话有些奇怪:“看来一些科学家有当情报人员的潜能。”

    “我要去。”

    “不可能。不仅你不能去,我们的任何科学家包括李杰都不能去。”

    “为什么?”

    夏钊肯定了自己心里的猜测,但却更加不解。

    “我们派出了一些生物学知识较好的军官去是最大的努力,因为这不是去研究,是去战斗,还是在北极的自然环境下。派你们这些连刀都不会玩的科学家去干嘛?给我们的军人当肉盾?还是当拖油瓶?”

    “可是威姆斯要去!如果你们只派一些普通科研人员去,万一威姆斯找到了一些小线索而我们没有找到怎么办?这是我们的损失!”

    或许夏钊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有一天说话会从国家层面出发,而张星瀚的话语和他给夏钊的印象一样无情。

    “威姆斯出身军人世家,他二十岁就可以通过俄国特种部队的选拔赛,你可以吗?”

    “这不是我希望看到的,可没有办法。威姆斯毕竟是个顶尖生物学家,人类总要有一个可以带领科研团队的人去,这比国家之间的损失要好。”

    夏钊没有说话,沉默了一会,再次问道。

    “是不是有什么事?”

    “不该问别问。”

    话音落下之后电话就被挂断,夏钊有些无奈摇了摇头,虽然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但他仍旧有些接受不了张星瀚那种雷厉风行的做事方式。

    夏钊所不知道的是,在地球另一面的一个军事基地内,挂掉电话的张星瀚正一脸严肃的坐在位置上,在这间近千平方的指挥室内,除了几名军事科学院的科学家在低声交谈外,其余的人全都全神贯注的盯着电子大屏幕上的图像。

    卫星拍摄的实时视频中,一幅高清画面让所有人感到了一种难以言说的感觉。

    北冰洋巨大的白色冰原占据了近一半的画面,画面下方,一座岛屿边缘正泛着一些白色;然而在这座岛屿与北方的冰原之间,北冰洋海面仿佛失去了活力,只有一些密密麻麻的东西出现在海面上。

    一旁另一个对着中间那片海面拍摄的画面中,许多海洋垃圾出现在画面上,而随着北极气温的不断下降,海面已经结了一层薄冰,相信用不了多久,这片海洋就会变成一片冰原。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