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嫡女归来之步步倾心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111 宫宴邀请帖第(3/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只跟守在门口的两个婢女道,“我想通了,你们放了我,我要去找我母亲。”

    两名婢女闻声,只对视一眼,随后便领着李若兰出了房间,往里院儿走去。

    李锦已经离开了,里院就剩杨氏独自一人。

    有婢女快步上前跟杨氏简单说了下情况,随后便通知只让李若兰一人进去。

    就连李若灵也被拦在外面,不得进去。

    李若兰的到来,让杨氏有些意外,也有些于心不忍。

    这么多年来,李若兰向来乖巧,杨氏亦是疼宠有加。

    若非害怕女儿失足陷进去,杨氏亦不会这般对待自己的女儿。

    看着女儿白如纸色的小脸,简直憔悴的不成人样,杨氏心疼极了,只拉着李若兰的一双玉手惊呼,“兰儿,你手怎么这么凉,是不是下人没好生伺候。”

    杨氏这既心疼又紧张的模样,李若兰看在心里,对于母亲的关心,李若兰只摇头,“不是,是女儿自己故意穿的少,冷一些,才能让自己清醒。”

    李若兰说着,伸出双手主动环着杨氏的腰身,转瞬间,喉间已然哽咽,“母亲,女儿已经想明白了,一切都是女儿的不是,女儿不该让母亲操心,女儿不该为了一个男子伤了母亲的心,都是女儿的错......”说着已经低低的抽泣出声。

    突然被李若兰这样一个熊抱,杨氏愣了一下,随即又伸手回抱着李若兰,轻轻的拍了拍李若兰的后背,用极尽温柔的语调安慰道,“兰儿想通了就好。”

    又伸手给李若兰顺了顺背,“傻孩子,快别哭了,都这么大的人了,没得让下人瞧见了笑话。”

    见杨氏态度和缓,李若兰双手抱着杨氏的腰身抱得更紧了。

    也不知道多久没见过自己的女儿在自己面前这般撒娇过,杨氏心下一软,手掌一下一下的轻轻拍着李若兰的后背,如同哄着幼时的李若兰一般。

    好一会儿,李若兰才放开杨氏,长而卷翘的睫毛上还挂着晶莹剔透的泪珠。

    杨氏伸手掏了帕子替李若兰拭去面颊上的泪渍,面上露出久违的笑容。

    对杨氏来说,只要女儿自己心里能够想通,那便是最好的结局了。

    一个女人,在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悲哀便是毫无保留的去爱上一个男人。

    一旦爱上了,便无法自拔。

    自己就是这样活生生的例子,杨氏又岂会让女儿走自己这样的老路。

    在杨氏看来,那位太子殿下总让人捉摸不透,虽然表面上看着似乎不受宠,可在他的身上却丝毫见不到颓败的气息。

    便是她到如今都猜测不到太子为何主动提起这桩婚事。

    说起来太子与李若初那丫头的婚事不过是当年皇后与苗若舒二人之间的一句玩笑话而已,没想到太子却将这桩婚事当了真。

    她不是没想过让女儿代替李若初那丫头嫁给太子,也算是成全女儿的一个心愿。

    只太子那个人实在是太令人捉摸不透了,将自己最心疼的女儿交给那样的男子她总感觉放心不下。

    杨氏作为一个母亲,她也并不想着自己的女儿往后能够母仪天下,她就想着女儿能够找一个疼宠她的男人安稳的过一辈子。

    可越是这样简单的愿望,越是难以实现。

    便是她杨晓娥,这一生都没法实现这样的心愿。

    杨氏替李若兰擦完泪渍,又伸手理了理李若兰有些凌乱的青丝,只柔声说道,“再过几日,便是月夕节了,宫中举办了月夕盛宴,淑贵妃派人给府上下了帖子,兰儿可愿意陪母亲一同去?”

    磨蹭了这么久,李若兰等的就是杨氏这句话。

    对于杨氏的主动邀请,李若兰未曾答应,也未曾拒绝,只模样乖巧的看着杨氏道,“但听母亲的意思。”

    一句话直接将决定权交给了杨氏。

    李若兰笃定,既然母亲主动提起这个话题,这当中就有要带她去的意思。

    她李若兰如果迫不及待的答应,反倒让杨氏放心不下,甚至怀疑她的动机。

    终于见到李若兰如同往日一般乖巧的模样,杨氏顿时感到欣慰,只道,“左右你也十二岁了,母亲也该带你出去见见人了。”

    话说回来,李若兰长大这么大,杨氏还从未带过李若兰出席过月夕宫宴这样的重大场合。

    对于此,杨氏心里是有盘算的。

    天晋的女子十五岁及笄便能嫁人了,如今李若兰已经十二岁了,模样俏,身段好,性子又是顶顶的和善,再加上相府嫡女这样的名号,李若兰自是不愁嫁个好人家的。

    天下男人虽多,可好男人却并不多。

    除了门当户对,还要对方人品好,自然,模样也不能差。

    这样一来,杨氏给李若兰挑对象的时候范围便更小了。

    从前不带李若兰出席那样的场合,杨氏只是觉得还未到时候。

    到如今,李若兰首次露面,定然能够艳惊四座。

    李若兰微微点头,只柔声道,“女儿听母亲的。”

    见到李若兰这样的乖巧,杨氏欣慰的笑了,只道,“我乏了,兰儿扶我回房休息吧。”

    闻声,李若兰乖巧的嗯了一声,随即动作小心的扶着杨氏回房。

    李若兰扶着杨氏回房之后,李若兰才回了自己的房间。

    此时,天色已经渐渐暗了下来,婢女在房间里点了灯。

    李若兰回房之后,让屋内几名婢女都退了出去,又关上了房门。

    待屋内安静下来之后,李若兰从床头的小柜子里拿出一只雕花木盒,木盒上落了锁。

    李若兰从抽屉里拿出钥匙,随后又将钥匙插进锁孔,雕花木盒打开。

    雕花木盒中,是一方折叠整齐的绣帕。

    ------题外话------

    兰花绣帕,之前在文中出现过,不晓得有没有人记得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