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末科技强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章 实验肥皂和技术价值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在杂货店伙计把浴桶搬回家后已经大中午了,王李氏却还没有做午饭吃的觉悟,吃两顿习惯了,徐伟让她做午饭她还惊愕了一下。

    午餐一个炒葫芦一个炒青菜一个红烧肉,一个紫菜蛋汤,让她们俩上桌吃饭还死都不同意,都是上下尊卑惹得货,无奈只能拿个盘子每样菜都装三分之一,三分之二让她们拿去吃,这才忐忑的拿去了。

    谁知一小碗饭吃完竟然没有米饭了,一问王李氏就无语了,原来她是按照正常普通人的条件煮的米,一人一碗,没有多的,气的徐伟想骂娘。

    把俩人拉过来好好数落了一顿,定下了一些规矩,以后一日三餐,早上八点一餐,包子豆浆油条馒头咸菜粥小笼包肉饼煎饼粽子鸡蛋羊奶等早餐换着花样来,每天俩女必须吃一个鸡蛋喝一碗羊奶,加上其它食物必须吃八成饱以上!

    这时代牛奶几乎没有,牛犊子都不够吃呢,羊倒是到处都有,营养也很好。

    中午11点半吃午餐,三个人三盘菜一个汤,一荤两素,鸡鸭鱼肉换着花样来,菜份量得足,饭必须煮一人两碗的量,下午六点同样。家里还要常备一些烧烤油炸点心肉粥等食材,以防想吃夜宵的时候却没有。

    就这么个规矩就把她们吓得不轻,不敢相信这是真的,竟然一天吃三餐!还餐餐有菜有肉有汤!还要吃夜宵一日四餐!

    这个改变让她们既幸福又忐忑惶恐,哪儿有主人家给下人吃这么好这么饱的?主仆吃的还都一样?所以几乎每顿饭她们俩都是流着泪吃完的,不浪费一粒米一口汤,又怕干的活不够多没资格吃这么好的饭菜,整天忙里忙外还提心吊胆的。

    第二,卫生,秋冬春每两天必须洗澡,头发身上要洗的干干净净,衣服两天一换洗,换下来的衣服用加了硫磺的水煮过烫过才能洗,什么时候身上不染虱子跳蚤了才不用煮烫。

    饭前便后必须洗手,做饭时手上稍微一脏就得洗干净才能接着做,锅碗瓢盆用过后必须洗三遍以上,用白布擦不出明显污渍才能合格。

    近期每天打扫两座房子,打扫半个月后不住人的房间半个月打扫一次,住人的房间每天必须打扫。

    十天一次大扫除,地面墙面窗户横梁路面等必须打扫的干干净净,尽最大可能减少苍蝇蚊子蜘蛛壁虎老鼠螨虫等病菌携带体,床铺被褥十天一洗三天一晒,半个月后不要让自己找到一个虱子跳骚。

    第三,保密,家里的卫生和伙食杂事严谨出去乱说,每件事都要分类,该让她们知道的一定要牢记,不该知道的就远离,就连家里人都不能知道,以后要是在家里做实验被人偷去配方什么的就麻烦了,也省的一些人眼红嫉妒生一些不必要的事端。

    暂时就这些,让她们两个没见过世面理解能力又不够的女人牢记并理解费了半天口水,没文化真可怕!

    接着徐伟到街上买了些动物油、碱面、硫磺粉铜锅开始研究制作肥皂,碱面明朝早就有了,动物油脂菜市场有专门摊位出售,铜锅麻烦一些,要现做。

    买完这些东西后手里的银子只剩下23两了,连支付刀和燧发手枪的银子都不够了,赚钱迫在眉睫。

    三种材料各买了上百斤,找了些粘土和稻草在厢房院子角落活泥巴玩,搭了两个巴掌大小的炉子,木柴砍碎,给铜锅里倒了半锅油脂,微火慢慢烧。

    铜锅比铁锅好多了,很少粘锅,不生锈,清洁简单。等油脂融化成清亮微烫手时慢慢加入碱面,边加边用张铁匠打造的铜筷子搅拌,时不时的用铜板压一压,挤出气泡,时不时捞出没用的漂浮物,再加一点水,等油脂和碱充分混合后加入一些盐水,再加入少量硫磺粉,搅拌充分后微火煮着,等待凝固。

    半个多小时后凝固的差不多了,灭火冷却,半个小时后凉了,不大的铜锅里展现出一锅较硬的块状物,捞出来后锅底还有些杂质,倒掉,用刀把块状物切成肥皂大小的小块,一锅只切出了均匀大小12块。

    手里的肥皂硬硬的,一捏一个小坑,用力一掰就断了,闻了闻味道,一股油腻中夹杂着硫磺的味道,虽然不刺鼻,但也不好闻。

    “有点硬了,不够韧,味道太冲,没有香味,清洁效果比市面上买来的好多了,市面上的也太软不经用。

    皮肤有点微热,应该是硫磺灼烧感,得少加一些。煮的时间有点长,太硬,无气泡,混合反应均匀,碱加的少了。

    圆形铜锅容量小,切割成块后浪费多,得换成方形深底的,锅底比锅口稍小。总的来说不算成功,但还是能用的,产量小,配方得改进。”

    徐伟边观察边记录,可惜忘了买秤了,得去买杆精度比较高的秤,最好是中大号秤药材的20斤以内秤。还得定一个方形铜锅,肥皂包装用的油纸也得买一些。

    做出来的这些不浪费,用布包包着出门低价卖给杂货铺,回了成本钱再小赚一笔。再采购需要的东西,方形铜锅铜器店里没做过,还得教他们折叠敲打封口,没想到一天半做出来后铜器店不光没收一两多的货款,还感激了好久,掌柜的非拉着徐伟到酒楼吃饭喝酒。

    三杯酒下肚徐伟才搞明白,原来是折叠敲打封口技术,之前铜器店里连接都是用的古老的焊接方法,做出来的铜皮铜器禁不住碰撞,稍微三四斤的碰撞力度就开裂了,现在就像汽油桶或罐头马口铁那样折叠几次敲打平整后不仅看起来美观整齐,而且还结实,就是铜皮撞坏了接口都没坏!

    只是铜皮稍微有点硬,不熟练的工匠敲打裂开的可能性很大,掌柜的一是想问问怎么把铜变得更软,一是既然学了人家的技术总要做出点表示,人家好歹是读书人,不能得罪了,得想办法补偿。

    铜的延展性固然好,可把较厚的铜皮边缘180度折叠再敲打还是容易破裂,徐伟提议熔炼铜的时候加入一两成的锌和少量铝,具体加多少还得慢慢实验,锌加的越多黄铜越硬,最好百分之一十分之一的尝试实验。

    加入锌能得到黄铜,黄铜比紫铜红铜更软,锌这个材料早就有了,现在铜币中就加了一些锌、锡、铅,做成质地比较硬的青铜合金,但是太脆,用工具一掰就能掰断。

    得到大概配方的掌柜很高兴,频频敬酒攀关系,言语中一直在试探,究竟付出多少才能把这项技术完完整整的买下来。

    徐伟搞明白后,也懒得听他试探,直接开口道:“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