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细。若不是公孙衍大人在魏国尽力周旋,难保魏国不是秦国探马东方的马前卒。”
“君上,战争之时势,无非天时地利人和,和齐国挑战,天时不在我,地利亦未必在我,仅仅以全国之力,抵抗四国之兵,臣不知胜算何在?”
“臣不赞同上卿之言。”吴广这个时候站出来说道,“如今之赵国,乃是兵强马壮之时,更何况绸缪数月,攻伐中山数城,连下石邑、井陉、东垣,君乃中山之重镇,我军一战而下,岂不正说明我军容之整备?”
“至于上卿所言之四国虎视之形势,臣以为不足为虑。齐国和秦国并称,若是齐国和赵国冲突,秦国难说会趁火打劫,君上暂且可派一员大臣,贿赂秦国,换来西部边陲之安宁。”
“魏国和齐国交恶已久,定然也不会帮助于他;燕国不谈,中山此次被我攻伐,损失惨重,短时间内难以于我交战。至于反攻,更是难言胜利,若是趁此能够灭灭齐国的锐气,让其在中山问题上作出让步,倒是有一举两得之事。如此,臣以为若是齐国挑衅,我军定然要出击并获得胜利。”
“更何况,宋国在其侧畔,亦能助我拖住齐国的后方,只要双方配合默契,重创齐国并非不可能”
“司马大人,齐国不是燕国、中山之流,宋国亦非秦国、魏国之可比拟,我军与齐国之战,只能战决,决不能如此次攻打中山一般拖延日久。再者,齐国于我之恐吓,并非是要真的于我开战,只要双方协议得当,定能免于战火。”乐毅苦口婆心的劝道。
“哼!上卿大人,如果齐国真的让我等退还中山之土地,我国是退抑或不退耶?”吴广冷笑回道。
“退一步并非是失败,若能换得齐国支持,退一步也并非不可取之策。”
“乐毅大人恐怕不会知道,当年先候薨逝,秦楚燕齐魏等国带兵前来,名为吊丧,实为攻伐。君上虽未及冠,却毅然决然带领邯郸诸兵,毫不退让,最终吓退了几路兵马。难道今日赵国强大了,反而不如当年了吗?”
“今日之形势,不如当年。当年是绝地之战,退无可退。今时今日,退一步也并非不可......”
赵雍听着两人越来越激烈的争吵,眉头皱的更紧了,他变得更加手足无措了。
(本章完)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