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海风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877章 振聋发聩第(2/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

    “再看看现在,我华夏炎黄子孙不但没有能更进一步开辟到新的疆域与领土,反而不断在王朝更替之时葬送了先人们好不容易开辟出拉开的疆域领地。”

    “这是何等到耻辱啊!我华夏儿女似乎已经忘记了先人夸父追日的壮举,忘却了班超西渡的典故,整日里忙于内斗不止,只知道盯着眼前的地盘利益!!!”

    “但是!!”

    “从今日起,我洪朝上下,将一改这数百年来的沉珂,将带着我华夏勤劳勇敢的子弟们,去为我炎黄子孙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去给他们积攒更多的财富疆域,让我华夏之文明屹立与世界之林,成为其他文明望尘莫及的强大国度!!”

    “而今,我李天养之子李玉祁,将会先大家一步,为大家去探索新世界奠定基础,给大家展现一个庞大的世界!!”

    “朕宣布,自今日起,凡我洪朝百姓,自愿参与海洋探索与发展者,在世界各地自主建立起来的地盘,皆受到我洪朝政权的保护。”

    “每一位建立居住地的开拓者,将享有占领之地三代自主开发土地、征收赋税之权利,三代以后开拓地上交国家也能获得足额的财政补贴!!”

    “下官以为,我国防部从征兵到最后兵力补充到各军部之间,所需时日至少为半年之期。”

    “其中征兵时间,下官以为最少需要两月时间,虽然之前下官口无遮拦,义气用事说了些气话,不过下官也不想因为征兵而造成民间劳力缺失,故而兵源征召需要再广大范围抽调,如此才不至于使得各地劳力不均带来问题。”

    “其二,在征召兵源之后,我国防部也需要时间对新兵进行为期三个月的训练,如此才能够形成一定战斗力。”

    当李天养在朝议之中,终于松口让国防部征召大量成年男丁入伍之时,早就有了预案的吴杰压根儿不想给李天养反悔的机会,硬是以一种把事情办踏实的态度,当场向李天养表态说道。

    “很好,征兵的事情便交与你们国防部去办了,不过切记,此番征召只能征召五十万兵力,多一个都不行!”

    李天养点点头,听到吴杰胸有成竹的答案,李天养相信对方确实早有准备了,不过很快他又想到一件事情来,旋即问向吴杰“第三军山东省方面明军发起的反攻,你们国防部将作何应对?”

    “这个我国防部已经责成第三军孔有德收缩防线,在济宁府一线展开防御攻势,届时他们手中哦你好,此时兵力将拥有三万众,凭借济宁府的城防以及手中火器之利,足以完成阻击任务。”

    吴杰早有预料到李天养会提出此问,俯身回答道。

    “需不需要第五军支援些人手过去,我怕第三军新败之师士气低下,难以阻挡明朝军队规模浩大的反扑。”

    李天养对第三军战损情况了解不少,加上地图中他们第三军控制地盘甚多,便提出一个建议来。

    洪朝军队这些年来,在战场上虽然不能说是战无不胜,可是也是少有败绩,随着军队自信心和荣誉感的成型,李天养甚是担心他们会为了这一份洪朝军队所独有的特质,而不愿意向朝廷请援,最后耽误了战事。

    “不可。”

    不仅吴杰提出反对,就连甘大彪他们也有人一起反对。

    “第五军所需防范区域同样不小,尤其需要拱卫北京城的安危,贸然调动,反而会给京城带来风险。”

    吴杰连忙上书否决。

    “请陛下放心,第三军不是那么容易打倒的,其所部在山东各地驻军加在一起,也尚有五万众之多,便是明军越是压缩第三军防线,其军队收缩阵容便越是强大。”

    “明军固然在数量上占据优势,可是这么多年下来,咱们与大明朝交手的哪次战事,又不是在以少击多呢!!”

    看吴杰信心满满的姿态,李天养最后便放弃了自己的建议,相对于他这种半吊子,专业的事情还是交给专业的人去办才是取胜之道。

    洪朝建朝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征兵行动就此展开,有着来自财政部、民政部等部门的配合,国防部的工作成员很快便在大洪朝庞大版图下展开了工作。

    当然,初期的工作很不好做,正所谓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军户在大明朝以来的地位,便不算太高。

    此时洪朝仍没有转变过来民间此等情绪,除了吕宋和大元岛的百姓。

    可是总不能一直从大元岛和吕宋那边征召新兵吧,怎么说那里到现在为止依旧是李天养他们最后的退路,一开始洪朝限制军队征召的原因便是如此。

    不过最终打破僵局的,还是民政部与国土局商议之后,签署下发的一道政策,让征兵工作得以执行下去,渐渐主动入伍的士兵多了起来。

    洪朝现如今最多的资源不是其他,却是大量属于国家的土地,即便现今洪朝百姓按照人头十五岁以上便能获得五到六亩土地,可是饱受天灾摧残的洪朝人口基数,早已不足当初生活在本地百姓的四分之一,便是家家户户满编分配土地,也不可能完全耕种各县各镇的空置之地。

    故而,民政部在上报李天养之后,以政府名义向各县各镇张贴告示。

    。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