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回到明初当王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一十五章 立信于民第(2/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钱。

    当伯爷的脑袋是驴球儿么?

    那个叫茹太素的官员整天里凶巴巴的,仿佛谁都欠他几吊钱似的。

    起初茹太素也想跟这些百姓打交道,关键是百姓不给面子,他也没辙。

    倒是爵爷走到哪里,都有山呼海啸的欢呼声。

    发饭的伙夫喜欢讲当初跟爵爷南征北战的日子,大家很羡慕那个叫做军山的地方。

    大家也都知道爵爷出身军伍,却爱民如子,说句话在地上就能砸个坑,是个真爷们。

    不然小小年纪,如何能够做到伯爷。

    那些年纪比他大的人,连个爵位都没有。

    伯爷从来不训斥老百姓,谁家孩子要是哭了,他还能跟变戏法似的从口袋里掏出快奶糖来,哄哄孩子。

    听说伯爷的夫人都有身孕了,伯爷也越发的菩萨心肠起来。

    可就是听说最近米粥稀了一些,他老人家就大发雷霆,说这是败坏他的信誉。

    一个穿着打满补丁的绿色袍子的官员被挂在树上抽鞭子。

    “伯爷,现在府库里的粮食不多了,各地富绅都拒绝卖给我们粮食,为长远计,属下紧着点儿供应没错吧?

    属下每日跟乡亲们同吃同住,可没有丝毫克扣,甚至属下的俸禄也都捐了出来,属下家中老母和妻儿,一日只食一餐,你这般处置,属下不服。”

    官员的绿袍本身就用针线牵强的缝合在一起,如今被一抽打,早就四散纷飞。

    如此奇耻大辱,那官员依然不漏丝毫哀求之色,只是肃容朝着朱振的方向争辩。

    这官员叫方克勤,是山东人,本身是来江南游历,想见识下江南群雄的豪气。

    谁曾想到在淮安遇到了茹太素,被茹太素一通忽悠,便加入了淮安的队伍,连带着夫人也被接到了山阳。

    谁曾想到,没当几个月官,自己的肚皮没吃饱不说,还受了此等奇耻大辱。

    “本伯爷不管这些,某只知道你悖了军令,这些百姓从山林里走出来,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信任,不能这样就散了。

    这顿鞭子完了,你拿着谋得军令去军营调粮食来,宁可饿着兵士,也不能苦了百姓。”

    官吏的袍子被抽的七零八碎,自尊心受挫,先回了趟家,准备抹点儿药粉儿,换身衣服,起码要体面些,在门前擦拭了一番眼泪,推门而入,却见家中早有医师等待,一身崭新的袍子放在桌子上,旁边儿放着整齐的五锭纹银。

    领头的小子一看就是爵爷身边儿的亲卫李进。

    “大人情况,经锦衣卫核查,确实与您所言无误,不过伯爷一向是赏罚分明,你短了百姓口粮自然当罚,不过你谨守官德,与民同甘共苦,实为官员表率,自然当赏。

    切莫因为今日之事,而心生芥蒂,小子先行告退,大人抓紧时间疗伤,莫要误了爵爷军令,需知军山各项政策宽仁,却唯独军令如山。”

    话罢,看了看方克勤刚刚张开的嘴唇,不待方克勤说什么,李进抱拳而去。

    医师给方克勤救治一番,留下不少药物和绷带,也辞行告退,剩下方克勤与吓得战战噤噤的妻子抱头痛哭,良久之后,妻子抚摸着方克勤的脑袋道:“爵爷赏罚分明,爱民如子,他日必将龙腾天下,夫君切不可因为今日之辱而心生芥蒂。”

    那官员颔首,一脸严肃道:“伯爷,乱世之勘定者也。

    吾等虽小吏,若能附其尾翼,未尝没有名垂青史之机。

    今日之事,某亦有过错,不敢有所芥蒂,只希望莫要饿了百姓肚皮,不然某这官员与陌前番薯郎何异?”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