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百八十七章 可以记录了第(4/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上师)具足了圆满佛陀的所有功德。『仁波切』意思是“大宝”。如此珍宝具有六种功德:希有、无垢、具力、最胜、不变以及世间庄严。

    如是思维:外义上,上师总集三宝:其身即僧众、语即妙法、意即佛陀;内义上,上师总集三根本:其身为上师、语为本尊、意为空行;密义上,上师总集三身:其身为化身、语为报身、意为法身。上师也总集了所有的本尊,因为没有一个本尊不是莲花生大士所化现。在无上的密严佛刹,他是本初佛普贤王如来,也是如来金刚持。在报身佛刹,他是金刚萨埵和五方佛。在化身佛刹,他是释迦牟尼佛和莲花生大士贝玛桑巴哇。简言之,没有一个佛陀化现不是与莲花生大士无二无别,因此向莲师祈祷即是向一切诸佛祈祷。

    如果我们能够真诚热切地向莲花生大士祈请,他将遣除我们所有的障碍并让我们顺利于道上进步。所有诸佛对于众生的大慈大悲都是同等无别的,但莲花生大士在无数劫中曾发具力大愿要来利益末法时代众苦逼迫而又刚强难化的众生。如果我们热忱地向他祈祷,莲师将视我们如独子,并从西南方罗刹国立刻降临现身于我们面前。

    每当我们祈请莲花生大士时,我们不仅仅是口头上说这些言词,而是从内心深处、发自肺腑、相续中唯一充满信心、一心一意地作祈请。

    为了获得遍智的佛果,必须证悟诸法的空性,由此开显自己如来藏中本具的智慧。在显宗因乘法门中,需要三大阿僧祗劫积累福慧资粮才能成就如此圆满佛果。但通过此对上师生起虔信之上师瑜伽道,乃至一个具缚凡夫也可以在一生中成佛──这归功于信心的力量和上师的加持。另一方面,缺乏信心和虔诚但却希求证悟,就如同于朝北洞中等待日出,无有是处。

    我们应恒时忆念莲花生大士是我们唯一的皈依处,无论是安乐还是痛苦时,无论是在轮回中的善道还是恶趣。毫不犹豫地,我们会把自己全部的身心托付给莲师,就犹如把鹅卵石投入湖水中。

    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被称为“五浊恶世”。我们的寿命比过去黄金盛世短,此为命浊。再则,真正在修持正法并且行为如法者很希有难得了,此为众生浊。我们身处的世界不断遭受战争、饥馑和疾病的创伤,鲜有和平与安乐的希望,此为劫浊。无时不刻地产生这些浊相的根本因是蔓延烧灼有情的强烈的嗔、贪、痴、慢、嫉等五毒,此为烦恼浊。最后,众生的心背离正法,此为见浊。

    我们必须觉醒认清这绝望痛苦的浊世。不应觉得它令人着迷愉悦,而应感到象上了钩的鱼儿在痛苦地跳跃挣扎。我们需要求助于莲花生大士,他这位圆满佛陀曾特别发愿来帮助这些末法时代的众生,并且心怀热忱和渴求向他大声呼唤:“除您而外我没有其余希冀处!除非您赐予我护佑,我将于此轮回苦海越陷越深。”如此,则莲花生大士大悲的日光,通过我们信心凸透镜的聚焦,将把我们无明烦恼的干草点燃,并烧得干干净净。

    整个下午,直到晚上,在阿秋师兄的帮助下,我是边听边做,边问边想,才终于拉完了第一遍。原来,这个法中所包含的观想的内容、祈请的内容,如此复杂,包含了如此多的内容。

    除了操作性的,更有背后的理论含义。当然,最让人难以忘记的,是对盛满鲜血的骷髅的观想,从最初的恐惧到习惯,还真花费了我很长的适应时间。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