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百七十八章 不自欺欺人第(2/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我的行为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别。因为究竟而言以自我所起的一切,无论卑鄙还是道德其本质无别。”

    当你真正的深刻剖析到内心深处,不想再受自我欺诳而发心要走另外一条道路的时候,虽然大家吃一样的饭,喝一样的水,说一样的话,但你跟帝王将相、世俗凡夫、妓女等等有本质上的差别了,因为走的不是一条道了,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我们还敢蔑视那些干不好行业的人吗?其实只要没有真正剥离自心的伪装而实现自我超越的话,从这个层面来分析,所有人的本质都一样,都是为了满足自我而行事,正如“乌鸦落在猪身上一样样的黑脊背”,谁说谁呢?自己站在道德的点上指责别人的非道德,而道德与非道德的本质并无不同,皆是为满足自我。

    “所以要想在本质上与世俗人有所差别,就必须剖析及拷问一下自心,你所谓的发心成佛,其真正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有的人以行善来感受到自我的存在;有的人以造恶,享受纸醉金迷来排遣自己的空虚而感受到自我的存在;有的人觉得造恶没有意义,认为人活着要遵守道德,要维持一个道德的形象才不枉来人世间一回,这种做法还是在满足自我,虽然各自的方法不同,但其目的都是在寻找自我的存在感。”

    接着,上师又打了个比方。

    “又例如:为什么我们这么重视春节?其实这也是对一年当中自我的一个肯定,让自己在一年当中感受到不同的东西,所以我们片刻都不敢离开自我的感觉。如果你详细观察,真的是会吓自己一跳的:我们所自认为的发心成佛,其实仅仅是为了满足自我;我们利用修行使自己变得与众不同,其目的还是在为满足自我。在短暂的生命当中,当我们看到世俗人追求金钱、名利而终不免一死的时候,因此我们就逃到宗教里面来,企图找到一个跟世俗人不一样的存在感,实质上只是从一种颠倒落入了另一种颠倒之中。”

    句句扎心,这才明白,上师为什么如此啰嗦地讲自我。这才明白,从经典上,从文字的教言上,从崇圣寺到这里,所有过来人,都反复在讲自我这个词的意思。破除我执,建立平等心,是学法最为关键的内容。

    “学佛是要息灭自我的存在感,世俗人则是想方设法要成就圆满的自我存在感。而自我存在感是一种错误的感觉,正因为这个错误感觉才让我们徒增了很多烦恼。这就好像学《中论》的时候所说的道理一样如果自我真实存在,就应该是恒时永存的,那么还需要不停的反复寻找自我存在感吗?我们之所以不停的充实自己,让自己感觉到自我的饱满感和存在感,就是因为从本以来自我只是一个虚妄的概念,虚妄的东西就需要我们不停的巩固与维护才行。”

    当你发现“自己发心成佛”原来是一种自我欺诳的时候,你的修行就会和以前不一样了。听懂了这个道理和发现自己一直在自我覆蔽下做相似的修行,二者是不一样的。发现自我欺诳之时就是你学佛的开始。但我们常常认为自己的修行是在为成佛而做的种种准备,不承认是在满足自我的存在感,这只能说明你离真正进入佛门还相去甚远。

    接着,上师谈了烦恼的问题。这是佛教的另一个大问题。可以这样说,当年佛祖所谓修法的目的,就是为了摆脱烦恼。

    “现在很多人的烦恼为什么总不能灭尽,主要原因是与自己的修行有密切的关系。你可能认识之后,没有继续去修持。上师原来给你讲过,你就已经认识证悟了本性,但过后,自己还应该每天都不间断地修。也许以前证悟的经常会显现,或者是不显现,但无论如何,只要自己的修行没有间断,我相信以后逐渐一定会成就。”

    这也相当于一门深入,打破漆桶的意思。但坚持成习惯,就会有成效。

    “在我们这里,有闻思者和修行者。作为闻思者按规定必须参加考试,应该以各种辩论方法来抉择,然后窍诀修行者应该经常内观自心,修行也比较重要。去年我在尼姑经堂给藏族老年尼众传讲了一些密法的修法,我当时觉得她们大多数人已经基本上认识了本性,但后来却没有继续修持。若认识本性后能继续修持,我相信依靠传承上师的窍诀和加持,证悟本性并非十分困难。”

    说到这里时,我听到他忽然冒出一句话,我听得不太明白,后来,根据录音,找木江师兄核对,才明白那句话的真实内容,那原来本是一句藏语偈语,翻译成汉语,就成如下表述证悟如虚空,无有束缚,无有疑网。

    这句话虽然原话我当时没确定,但意思,上师是作了明确的解释的“心本来无有束缚也无有解脱,犹如虚空一样。我们若是证悟了如虚空那样的本性,哪里还会存在对痛苦和安乐不同的执著呢?如果证悟如虚空那样的境界,那就没有疑网,这就是本来觉性。这是显宗和密宗共同涉及的内容。”

    在显宗里,到处可以看到引类的论述。得无所得,证无所证。因为实相无相。

    “从本体上看,没有任何执著,也没有任何障碍,但因众生不明本性,就被迷乱显现所缚。外面的显现,既不是自己的心,也不是心以外的事物。一切外面的显现只是心的游舞,或者是心的一种幻变。”

    这是显宗所反复强调的,以心修心,以假修真,理论上讲得过去,但实际理解起来,上师下面一段话,让我的见解瞬间提高了一大步。

    “心的幻变是不是心呢?严格来说也不是自己的心,但是心的幻变,除了心以外有没有呢?也是没有的。因此我们在轮回中流转,是依靠这个心,获得解脱和智慧,也是依靠这个心。就像《入中论》中所讲,先执著我,再执著外境,一切显现都是自己的心所造。我们应当了知一切外境和内心都是心的一种幻变,若认识了心的本性,就会从轮回中获得解脱。”

    我理解这段话大概有两个含义第一,妄心也是真心所现的功能,只有以心才能识心,所以,借假修真是唯一的道路,心外求法,都是外道。第二,所谓真心,其实质是空性,是打破妄心后的结果。

    “基本上我没有什么新的话要讲,要讲的都是那些佛教的老东西了,旧的很简单的东西。如果你听的时候不是很注重那些佛教上的字眼,比如是出离、慈悲、菩提心,不被这些的概念带着跑的话,可能会比较好。所以,这次讲的佛教是帮助我们修心的方法式的佛教,而不是宗教式的佛教。”

    确实,他这一课前面讲的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