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百七十四章 最后的操作第(2/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座下都需要长时间观待,甚至睡眠之中也要如是观想。若能做到这一点,临终时一定有把握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往昔我一直赞叹着一位老和尚。当他病情很严重、快要断气、甚至连说话的声音都快要听不见的时候,我在他耳边说:“不论死还是生,在观想上师和依上师所授窍诀中行持,是我们必须要做的。”他回答说,从他病情严重开始,上师就在他的身边,上师所讲授的一切教言比往昔还更清明。

    那时候我就晓得,这位老和尚活在世上是佛,从人间消失也是佛。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现前必须要精进修法,否则临终之时很难把握这个机会。

    我们在座的弟子们,家乡可能有众多老年人,由于四大衰弱、往昔与佛法接触很少的缘故,听不懂很多道理,也不知道很多名词的含义。这时候该如何修行呢?就要根据他的根机来,比如讲解如何祈祷阿弥陀佛,如何修行强制往生法,如何念诵阿弥陀佛心咒,如何观想阿弥陀佛等等,最重要的是,一定要让他时时刻刻都在修行之中,这样才能保证圆满是善。

    上师开始自问自答,他问到:临终之时如何修行?

    接下来是他的回答:我们已经知道圆满的时刻很关键,很重要,那么临终之时应该如何行持呢?在破瓦法当中讲解,临终之时,如果能做得到,就要把自己所有的一切供养给三宝;若做不到的话,比如在病情突然加重的情况下,就要意念自己所有的一切财物都要供养三宝。如是观想,我们就不会去贪执这些东西,目的是为了在圆满一刹那当中断绝贪嗔痴一切烦恼,形成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之力量。这些道理都必须要了解。

    我们讲解这些道理的目的在于何处呢?就是要我们珍惜时间,精进修法。我等在座弟子等两天都必然要面对世上最大的痛苦——临终,这是谁也逃脱不了的。

    为了在面对临终之时不遭受痛苦,就应该提前做好准备。要记住,精进修法就是最好的准备!也是对得起自己的唯一方法。

    讲定义不如打比方,说套路不如说例子,上师开始结合实际了,他说到:临终时的放松坦然取决于平时的修法。我们说到迁转和圆满的重要性。对一位弥留的人而言,修行圆满的这一瞬间尤为重要。

    如果一个人在死亡之后短短的时间当中,身体就变得十分僵硬,这就充分地说明了,他在临终的时候,内心可能还是有些紧张。就如同我们无论何时,只要心里有一点紧张,身体就不由自主地发紧一般,这是很正常的反应。

    再举个例子。为什么身体有病的人经常觉得晚上会睡不好觉呢?因为当身体有病的时候,他的心里就无法放松,因此身体就会开始不由自主地发紧。而身体一旦开始紧张,也就无法再轻松地进入睡眠之中,因此病人的睡眠质量决定不会很好。

    这一点我也深有体会。当自己身体非常不好的时候,虽然心里头没有刻意去想,现在自己的身体有多么多么不好,但是自己的身体还是会不由自主地进入一种紧张的状态。因此晚上睡觉的时候,可能就会有点发紧。即便已经进入睡眠之中,但睡眠质量也不会很高。

    第二天早上醒来的时候,似乎没有感觉到睡觉起到了休息的作用,反而还会觉得好像自己整个晚上都在劳动一样地疲劳。这都是由于心理紧张的缘故所致。而我们现前修法的目的,就是为了在临终这一瞬间能达到了脱生死,自在圆满。

    记得以前我在亚青寺遇到过一位老和尚,当他病重的时候,我就对他说:“此时你应该要记住的是上师。”他说,当他病情开始严重的时候,他就已经观想到上师亲自降临在他的身边。从那时候开始,他的心中就不再有一点点的恐惧和痛苦,甚至觉得比平常还要喜悦。当一个即将要从人间消失的人口中说出这么一句话,可以想象一下,他们有多么自在。

    所以我们要做到这一点,平常就应该多用功,多下一些功夫去修行,不要将解脱寄希望于临终时能瞬间圆满,平时如果不认真修法,此时是否能够圆满就很难所言了。

    下面,上师仔细分析讲解了死亡的过程。我不是学医的,不知道他所说的,与医学上的实践是否相违背。但,根据日常的经验,大概是这样的一个次序。上师给这个渐渐死亡的过程,叫做临终隐没次第。

    此临终隐没次第,总说虽有粗细二十五种等之多,但为易于掌握而摄为五根、四大、明增得三种隐没次第。

    以下讲解五根、四大和明增得三种隐没次第是如何呈现的。一旦这些征象起现,就说明死亡将近了。

    五根断除、四大分解称之为外隐没次第,明增得三光为内隐没次第。由于现代医学几乎完全建立在物质基础上,所以站在西医学的角度,呈现外隐没次第,就代表一个人的死亡。但从佛教的角度而言,此时神识尚未离体,内隐没次第还没有完全消失,并不代表真正的死亡。

    五根隐没次第:眼等五根隐没次第时,如眼看色法模糊不清;有些患者患病很长时间后,弥留之际即便最亲近的人去探望,也无法认出他是谁。这是因为眼根已经开始断除,眼前的一切都变得模糊不清。因此修行者在自己眼根开始隐没,眼睛开始看不见的时候,应马上打卦念经,看是否还有寿命可以补续。如果有,应尽量补上;如果没有,就应该开始修具三想颇瓦法。

    上师在最后,总会说出此时临终之人的感受,好像他亲身经历过一般,这让我很是新奇。

    “耳仅闻嗡嗡之声,以此类推鼻嗅香气、舌品味道、身体所触等均无平日般清明。”

    耳根开始断除时,无论谁和你说话,都只能听到嗡嗡声。比如弥留之人,无论旁人在他耳边说什么,他都只能看着你,似乎完全没听进去一般。不是他听不进去,而是当时他只能听到嗡嗡声,却听不清你在说什么。此时耳根已经开始断了。

    以此类推,鼻子逐渐闻不到任何香臭,舌头也无法品味任何味道。我第一次到亚青寺时跟随的一个老和尚,春天患上很严重的风湿病,后面虽然缓解了一些,但也已经站不起来了。在示现圆寂之前,我天天给他做一些很软的饭。刚开始他还能品味一些味道,后面就品不出任何味道了,说明他的舌根已经开始断了。

    身体所触无平日般清明,就是在身体被碰触的时候,没有什么感觉,而且身体变得越来越冷。

    “五根识消失时,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