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百三十章 结队拜神仙第(3/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专业了,像商店的收银员一样。

    这种很奇怪的感觉,让我在写名字时,多了个心思。我没用我的真名。我自己临时编造了个名字:庄砚。为什么叫庄砚呢?当时是一瞬间给自己取的这个名字。后来回忆细想,原来,我潜意识中,是把妍子带进来了。本来是庄妍,但那是个女生的名字,所以,临时就成了庄砚。

    人在江湖走,凡是留一手。

    当然,如同他们一样,我也得到了所谓的法物。一个同他们一样的布包,土黄色,最上面封口是一个带子,一拉就封住了。可提可背,很方便的。里面好像还有书,没来得及仔细看,就随着张师兄的安排,跟着大队伍,来到大殿左边的一排平房内。

    “男师兄们,都住东头,女师兄们,都住西头,各自带来的新人,跟各自的介绍人一屋住,把东西收拾好,半个小时后都在广场集合。”

    张师兄果然是带头师兄,安排得很有次序。而向师兄来找我时,张师兄也来了,她对我说:“我这就去找师父,跟他约时间,他只要有时间,我就带你去见他。你现在跟向师兄一起。”

    我点点头,对她表示感谢,合什后,她匆忙地向大殿的另一边走去。

    随着向师兄走向一间屋,突然有一种进了大学的感觉。里面居然是上下铺,好久没这种体验了。这个平房算是砖混结构,估计是主要给进山拜佛的居士们临时居住的。

    一间屋大概有二十几个平方的面积,堆了六张铁架子床,居然是部队那种绿色的漆。床板上的褥子是现成的,中间有桌子,最里面有柜子,一人一个。但没有厕所,厕所和水房在整个平房的另一端。

    向师兄让我把东西先放在他的上铺,然后让我跟他一起,到最顶头一间房里,去领东西。我跟他一起,来到那个仓库,原来是领被子枕头和床单,虽然比较粗陋,但也算干净,有洗衣粉的味道。

    另外,向师兄还帮我领了一个床单,这算是特殊待遇了。因为,他们的包里,除了换洗衣服,还有自带的床单和小枕头。怪不得,当时在路上,我看到向师兄的包甩来甩去,并不重的样子。

    向师兄是一个热心人,他还有公共的东西要领,我年轻,当然得跟着帮忙。结果,领来一些保温瓶子、不锈钢杯子,叮叮当当的,一路上如同音乐。

    到另一边厨房打开水时,还是向师兄带路,我们一起去。向师兄估计是老居士了,熟门熟路的,一路上跟我介绍,这是某年修的,那是某年修的。当然,从他的叙述中,他也是进山比较早的人。

    在大殿后面一侧,出家人居住的二层楼边,是一个伙房兼饭堂,面积比较大。据向师兄讲,最多人的时候,要开近千人的饭,一部分人只能在露天坝吃了。

    伙房的大锅,已经烧开了三锅开水了。我主动承担了灌开水的任务,不仅因为我年轻,怕老向烫着了。而且,这种灌开水的方法,是我在部队就已经很熟悉的流程了。

    五瓶开水满了,老向提两瓶,我提三瓶,在回来的路上,他给我讲了他的经历。

    他是名退休工人,原来身体不太好,本来工人五十五岁退休,但他五十岁就退了,因为身体有病。他原来是码头工人,开吊车的,风湿比较重。退休后多方求医,虽然症状有缓解,但不能断根。

    后来听说这里的菩萨很灵验,报着试一试的心态,就参与这个寺庙建设中了。“按佛法讲,修庙出力,是积累福报的事,也许是劳动,也许是菩萨的加持,反正,现在腰是好多了,这么长的路,你看,我还不是走过来了?”

    他语言中,看得出来,他还算是一个朴实的人。

    “庄师兄,你刚来,我不知道你的情况。看你这样年轻,身体好,精神也好,好像经济方面也不差,你来山上,是为了什么呢?”

    “向师兄,我来是为求佛法的,不管你信不信,我就是想找个师父学佛,不知道有没有缘分。”

    “只要你有这个心,缘分肯定是有的。毕竟你年轻,有的是时间和精力。不过,刚才张师兄说把你介绍到师父那里,我估计,今天恐怕是不行。至少得明天晚上或者后天,毕竟,明天的法会,要做的事情太忙了。”

    “我不急,你明天就要回去了吗?”

    “不回啊,我每次来,一般至少要呆够七天呢。退休后没事干,跟着大家一起念经拜忏打坐,不能说有什么灵验,但心里也充实些,对不对?何况,我回去又能干什么呢?这里费用也不高,我退休早,工资不多。在山上吃素劳动什么的,也不花什么钱。所以,在山上还自由些。回去,常客决,子女闹,还烦人些。”

    我知道,他是个有故事的人。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