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百一十五章 小苏和黛玉第(3/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面,看一看它具体的、真实的模样。

    接下来,你可以去进一步向内探索,自己担心、害怕的情绪背后,有怎样的核心信念。依照认知行为疗法的理论,核心信念决定了我们如何看待自己、看待他人,以及如何理解外部世界。一些常见的负面核心信念有:我是不可被爱的、我是不够好的、我不值得被善待、我是不重要的、我没有什么价值……

    即使同样表现为人际关系敏感,每个人的核心信念也可能有所差异。你可以借助一些书籍、课程的帮助,或是求助于心理咨询师,来寻找自己的核心信念。在这个过程中,你可能会意识到,你的核心信念是如何影响了你对他人、对自己的看法。你在意他人的感受、担心被拒绝,可能都是受到这些信念的驱使。

    在此基础上,你需要了解的是,内心深处每一条核心信念,看似难以动摇,其实都代表着一些未被满足的需要,比如被爱、被认可、被接纳和善待、被重视、被夸奖……去明确你真实的需要,因为每当这些需要被满足,你都会有机会改变自己的认知,撼动那些负面的核心信念。

    而满足内在需求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自我关怀。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来实践自我关怀。不妨尝试以下几个小练习:

    用对待好朋友的方式对待自己。如果你的好朋友也在担心会被他人拒绝,总害怕别人不喜欢ta,你会如何安慰ta?试着用同样温柔的态度,对自己说一遍同样的话。

    把担心和焦虑写成信,寄给自己,过一星期再给自己写一封回信。隔一段时间再读到当时内心的不安,我们或许会由衷地为那个胆怯、纠结的自己感到难过。而这就是自我同情和关怀的开始。

    改写担心的内心戏台词,区分实际和想象。下一次,再担心“他会不会不喜欢我这样做”的时候,对自己说,“我在担心他可能会不喜欢我这样做,但实际上,他也可能是喜欢的”。

    或许,在人际关系中高敏感的你,要用比别人多很多的时间,才能够开始相信,人际关系中其实没有那么多的拒绝和批评;即使是那些真实生的拒绝和批评,往往也并不是在针对你。在这一天到来之前,你怀着忐忑的心情,所做的每一次尝试,都是勇敢而有意义的冒险。它们会带着你一点一点拨开内心恐惧的迷雾,体会到人际交往中的真实。

    我其实不想用专有名词来说服外行,我最讨厌乱用外国名词吓唬中国老乡,但顶不住,心理学的专有名词太多,所以不得不引用。

    当然,我也给她作了解释。虽然她不怎么敢问每一个词的意思,但我主动把自认为晦涩的名词,作了详细的解释。按她的心理特点,她估计会猜测,我在解释中会厌烦她,于是,我就大谈,我是个好为人师的人,能够在她面前当一回老师,是她成就了我,我感谢她。

    这让她很高兴,也许,她第一次感受到,给人添麻烦,居然是一件有功德的好事。

    她的网名叫“平凡”,我曾经玩笑地说:“你为什么不叫黛玉呢?”

    她的回答:“我也觉得自己像黛玉,但是,我不敢说出来,更不敢拿她当名字。因为我又老又丑,如果网名叫黛玉,别人会笑话。”

    网络是个虚拟空间,只要仅保持在神交的状态,别人的嘲讽对你的现实,有什么影响呢?

    从她的网名来说,估计是个六零后,年纪比我大多了。这么大年纪,活在自寻烦恼的世界里,太痛苦。我觉得,我真的是在做好事。

    上网后的观察,觉得从名字上,大概就可以判断一个人的年纪。心理模式的不同,在名字的取法上就有变化。这种巨大的区别,也反映了中国在近几十年里,剧烈变化对人们所造成的不同冲击。

    人是环境的产物,环境变化太大太快,以至于代沟明显。

    六零后取名有两人特点。第一种情况,就是以两个字为名字。如平凡、菊花、兵哥等。还有一种情况,是以毛爷爷的诗词中一个词或者一句话来给自己命名。比如叫层林尽染,叫浪遏飞舟。还有很长的,叫什么“红旗温卷西风”,这是他们青春的印记,一生逃不掉。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