莺娘和鹂娘两人进了安乐候府后,俞清瑶并不当一回事。两个出身卑微的歌姬,别说相貌平凡,就算生得国色天香,能动摇她的地位才怪!见此,胡嬷嬷满心忧虑,觉得自家姑娘对危机视而不见,反而对那些根本不值得操心的事情烦恼,将来真的出了什么事情,怕是后悔也来不及了。
于是,找了机会劝解。不想俞清瑶有自己的想法,“嬷嬷,你的意思我知道。不过所谓‘一山难容二虎’,太后跟长公主不对盘,将来这种给我跟景暄添堵的事情绝不会少。两个歌姬而已,现在就闹得兴师动众、忌惮三分的,以后可怎么办?”
“况且坤宁宫懿旨赏赐,是旁人家都没有的荣耀。若我‘不识大体’,跟两个歌姬计较,怕是很快就成了京城名扬的‘妒妇’了。不若将她们好生养着,只要景暄不在意,她们能翻腾多大的浪来?”
对于这一点,俞清瑶看得十分清楚——景暄把持的住,什么事也不算事;景暄把持不住,那什么也不用多说。
形势变了,横在景暄头上的利刃,已随着广平皇帝的殡天而消失。现在的新皇,就凭他做端王时候的脾性,看似温和宽厚的,应不会做出残酷狠毒之事。景暄的地位跟以前不同了,再也不用小心翼翼,畏惧皇帝的猜。他若改变……也是她自己的命,怨不得天尤不得人。
胡嬷嬷无奈的认同了,又劝俞清瑶把心思都放在姑爷身上,一来夫妻感情更加深厚;再者长公主知道也会多一分疼爱;三来早日生下子嗣。地位更稳固了,以后管太后皇后赐百八十个歌姬怜人呢。
俞清瑶想到自己已经年满十八周岁了,也很想有一个跟夫君景暄的孩儿。可惜,为什么她每夜闭眼。梦到的都是沐天华孤魂野鬼般漂游着。
她是她的生母,十月怀胎,为她险些难产死去的母亲。血缘联系永远磨灭不了。
不管她有多少怨。多少不满,多少埋怨,都改变不了天生的母女情缘。在没有了结生母的死因前,叫她怎么能生下自己的孩子?
她该如何面对自己的孩子?
胡嬷嬷无比忧心,生恐俞清瑶钻进牛角尖出不来了,忍不住细心劝导,“世上的母亲都疼爱自己的孩儿。为了亲生的孩子性命都肯不要的。若文华真人真的疼爱夫人,就该知道,夫人只有生下孩儿地位才能稳固。”
言下之意,若沐天华梦中纠缠,只念叨着自己的死。不管俞清瑶的境况,那就不是一个好母亲。生前给女儿带来无穷耻辱,死后还不能安宁,算什么亲娘啊!
“嬷嬷只看到我们侯府,看不到外面的形势么?不管如何,文华真人是我的亲娘——即便我肯放弃不共戴天的母仇,你当那幕后的凶人会相信我毫无恶意么?”
“人家在暗,我在明。若我连对方是谁都不知道,将来若是那人蓄意谋害我。我该怎么办?”
胡嬷嬷是俞清瑶的乳嬷嬷,也是身边最受信任的人,不然才不会对她明说呢。
“现在的情形,已经不仅仅是我娘,更多的是我为自己。我必须要确认一件事……确认害死文华真人的,是不是我想的那个人。若是他。日后我都得低声下气,依靠俞子皓而活着了;若是她”,俞清瑶停留了片刻,想到惠安太后对自己的敌意,心说端王亲自下手的可能性不大,相反他的亲娘野心勃勃,能从宫中厮杀出来的妃嫔,狠心手段绝不缺乏,令人无声无息的死亡,更像是女人做下的。
端王有三分嫌疑,那惠太妃就有六分!剩下的一份,大概是谢侧妃,如今的贵妃娘娘?
……
十月二十。一件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事情发生了——原端亲王府,现任皇帝的潜邸一场大火,烧了西北角的的庭院。旁的损失就罢了,关键是将供着三清像的小观给烧得精光。
以及,里面的五六侍婢,和广平皇帝下旨封的‘文华真人’。
沐天华的死终于正式揭开——以面目全非的形象。被火烧着后,谁还能看出“京城明珠”的旧模样?那几具焦炭一样的尸身,就是安庆侯沐天恩也认不出来。他只是悲哀的看着漆黑的残恒断瓦,心中的悲痛无法言语。
怎么好好被火烧了呢?眼瞅幸福的日子就要到来了,却发生这种意外……不不!肯定不是意外!
在沐天恩的强制要求下,京兆尹、大理寺、刑部的人手加紧勘察,终于发出放火的迹象,抽丝剥茧,寻着蛛丝马迹找到了凶手——原端王府的某位姬妾,因不满沐天华受宠,夺了自己的宠爱,怀恨在心,趁着新皇跟皇后、太后去了宫廷,此处防守松懈的时候,在饮食中参了蒙汗药,然后放了火……
一切的一切,安排的恰有其事,半点破绽也不露。若非有心人早就知道那小观里的人早不是沐天华,恐怕真要蒙骗过去。
知情人默然无语的旁观,而似沐天恩这样被蒙在鼓里的,还以为自己尽了心,为妹妹报仇了呢。
沐天华的死,在京城中没有引起多少议论。顶多说一声“可惜、可怜”了,毕竟跟端王十多年私情,好不容易等到端王登基了,还没等到正式册封就死了,命太不好。而端王为此辍朝一日,悲恸哽咽数次,赢得多少人感叹帝王多情。
也就感叹几声而已。
皇帝要是敢辍朝三日试试看!为一个女人不顾家国大事,不被御使雪花般的奏折淹没才怪。好在有惠安太后的提醒,端宸(端王)及时收敛了不该有的情绪,第二日就正常上朝了。
众朝臣见端宸精神尚可,处理繁复的事务头脑清醒、肯听大臣的劝谏。都觉得必然是有道明君了。谁也不知他的心情……难以言喻。牺牲霓裳,是他登上帝位必要的考验之一。一边是江山,一边是女人,相信所有男人都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何况这个女人早过的最美、最诱人、最纯净的时候。相识三十载。他自觉得将一片真心给了霓裳,此外物质上也不匮乏,极尽呵护。其他任何女人都无法比拟。霓裳在俞锦熙回来之前,对他毫无二心,全身心的爱慕、信任、依赖。可俞锦熙回来之后,明显心思多了,杂了,偶尔看他目光带着一丝怨艾。怨什么呢,当初她不走。他还能强制把她从俞家带走不成!
端宸不断给找理由,让他的心灵相信这个选择是正确的。看,他成了皇帝,他的母妃成了太后!他的儿女成了公主、皇子,将来他的子孙会继承大周的皇位。世世代代永存,这是
-->>(第1/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