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手握乾坤”的小婴儿。说实话,武令从来就不相信什么身带吉兆而生。但是此时听武嗣这么一说,她还是有点惊讶,便道:“具体怎么回事,你仔细说说。”
武嗣却摇头道:“侄儿也不清楚,澜表妹也是十五那日回家时无意间听兰真皇姑说的。”
“这件事,你还告诉了谁?”武令又问。
“侄儿知道这件事没多久,也没找到机会和皇祖父说,您是第一个知道的人。”武嗣顿了顿道,“不过侄儿已经打算,见到父王时,会和父王说。”
想必父皇陛下对瑞王之子也身具吉兆一事,心里会有数。武令沉吟片刻后说:“总之你要确定淳和郡主不会将你的那件事告诉别人。”又有些烦恼道,“我看以淳和的性子,别人还好说,她肯定不会隐瞒她的父母。”
武嗣垂头看着自己的脚尖,忽然轻声道:“告诉了兰真皇姑也没什么呀,侄儿不认为会是坏事。”
武令一愣,转念便明白武嗣的想法。兰真公主若是知道了皇帝陛下对武嗣的另眼相看,多少能对新君人选有些靠谱的猜测。
武嗣这么做,即便不能拉拢兰真公主和郑家,起码能让处于观望中的他们继续保持沉默。而他这样做既帮了自己的父王,其实也帮了淳和郡主所在的郑家,让郑家站对队伍。
那么也许,武嗣其实是故意将这件事透露给淳和郡主的?武令不禁有些失望,这孩子从内心来讲还是没有与她真正亲近,否则不会不和她这个师父商量就擅作主张。
武嗣也许看出了皇帝陛下对于新君的选择,但武令觉得,以他的年纪和阅历,恐怕还瞧不出皇帝陛下最开始时的打算。现在还好,如果以后武嗣真的成为皇太子,若被有心人散布当年皇帝陛下有心立他为皇太孙的谣言,恐怕会引起父子不和。这种事情,于宫廷来说实在寻常。
突然觉得疲倦,武令揉揉眉心说:“你有主见,这很好。但是紫鳞,有些事情不要只看眼下,目光要长远。”
“侄儿明白。”武嗣敏感察觉到小皇姑似乎有些不悦,小心翼翼地问,“侄儿自作主张了,小皇姑没有生气吧?”
“怎么会?”武令对武嗣淡淡笑了笑说,“你自己的人生,终归是要你自己来把握。我只希望你不管做什么事情,以后都不要后悔。”
小皇姑还是生气了。武嗣默默垂下眼帘,咬了咬嘴唇,也有几分委屈。小皇姑如今是他的师父,那就是泰王一派的人。但她却没有格外带契泰王府半分,和以前对待各家府第差不多。她为什么还要袖手旁观?这样不是很矫情吗?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