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富贵皇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七章 被弹劾了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禄武令看了眼站在殿内臣子中特别显眼的武宗厚,终于咧丨墉对他笑了笑。她近几天火气特别大,其实她明白小十二的想法在此位面最正常不过,却还是禁不住的烦闷。她是看着小十二长大的,这娃没被她改造成一生一世一双人的好男人,她觉着自己很失败。

    但转念一想,她武令头顶又没有玛丽苏光环,还当真能彻底左右别人的想法?得了吧。再者,她也不能将自己的观念强加于人。于是释然。各人有各人的缘法,小十二过得快活就行。

    武宗厚方才被妹妹好没来由地甩了脸子,心里一直惴惴,眼巴巴地盯着她不放。见她展颜,他才放下心。刚刚回神,蓦然听得殿中臣子正在奏报的事儿,他勃然大怒,差点卷袖子要揍人。

    武令被弹劾了。一位年轻御史正面无表情地说:“······殴打质子,于两国邦交有碍。公主殿下此举大大不妥!”

    御史台都察御史是上柱国大将军谢骏的嫡长子谢孚,他是谢府唯一的文臣。武令缓缓将身体倚靠进王座,不露声色地着意观察谢孚的表情。

    她只见谢大公子敛眉垂目,像木头人一样,一动不动。她暗自想,这名御史敢当着她的面弹劾她,谢孚是否知情?

    殿内气氛庄严肃穆,大约今日要议的事儿实在太大,到场的臣子数量仅次于大朝会之时。所以这名正五品的御史才有机会当殿弹劾武令。

    不过,武令更关心的是,监国的禄郡王会如何处理这桩弹劾。在她看来,这名年轻御史身后的人,明面上是给她难看,主要针对的人还是禄郡王。

    这可是个不小的难题。如今皇帝陛下打算秘密建储,禄郡王若是得罪了深得帝心的玉松公主,在二人早有嫌隙的情况下,谁知道这小丫头会不会从中使坏?

    若是不处置·在大周与楚国还保持着明面友好之时,质子被打得鼻青脸肿,楚国使节必然会抗议,甚至向国内传送消息。说不定楚国的昏君奸臣们就会觉得颜面有损·头脑发昏犯了糊涂,提起大军兴事问罪。

    若事情败坏至此,武令难逃罪责,禄郡王这个监国亲王也同样讨不了好。起码皇帝会认为他没有处理政事的才能。其实打仗他倒是不怕,怕就怕因此事再生出别的事端。

    武令将此中关碍想得通透,她这个被当殿弹劾的人倒是老神在在,半点也不着急。反而禄郡王面色不虞·显然也是想到了关键的地方。

    从王座上站起身,禄郡王侧脸看了看身后更高处坐着的小妹妹,这心里真不知是什么滋味。你说她早不打,晚不打,为什么偏偏要在他监国的时候打呢?

    “玉松皇妹,对御史此言,你可有话分辩?”不得已,禄郡王还要堆出笑脸来问话。

    他倒也有自知之明·知道在三位监国皇子当中,只有自己不擅长于政事。但是尽管如此父皇都还许他监国之权,他由此认为自己还是有希望继承皇位的。所以·在这般紧要的时期里,能不得罪这个日日在父皇跟前晃悠的小妹子,就最好不得罪。

    问我?武令心中暗笑,面上却一派严肃地说:“二皇兄,父皇只赐予孤乾'宁殿听政之权,孤不能开口议政的。”

    小狐狸!禄郡王暗骂,不得已对那名御史道:“你且将所奏之事细细写一份奏章递上来,本王会呈上父皇御览。”

    好吧,禄郡王的处理手段众臣基本上都想到了。说实话,这样的中庸之法倒也算得上合适·只是显不出他的才能。

    那名御史领了禄郡王的王旨,却不退下,再度开口道:“微臣还有一事要奏明王爷,如今玉松公主已然蒙圣恩开府设衙,按照规矩理应出宫入住公主府。”

    咦?肿么今天不讨论建储和辅臣的事儿,尽拿她开涮?武令安安稳稳坐在王座中·但是大袖下的手指蜷了蜷,很想握成拳头将那名御史也揍一顿。但只有忍。前头她自己说了只有听政之权,现在当然不能就此事发表意见。

    方才这名御史弹劾武令指使人殴打楚国质子,众臣皆默然。但是现在此言一出,又有数名御史和礼部的官员出列附议。

    抬手轻轻抚摸遮住了朱砂痣的抹额,武令用手掌挡住自己阴郁眼神。她不明白,皇帝陛下早就说过即便她开府也要经常住在宫里,这些人为什么还急不可待地想她搬出去?难道她碍了什么人的眼睛?难道有什么人想做什么事情?

    武令是个不折不扣的阴谋论者,想事总喜欢往深处远处去想。大臣们不说还好,一说,她更加觉得不能出宫离开皇帝老爹。禄郡王又大手一挥让那名御史同样写奏章,他再转交皇帝批阅。

    自来乾宁殿议政,先把小事解决,再来攻克难事要事。又议了两件事后,终于由礼部尚书打头,众臣拉开了秘密建储和辅臣制大讨论的序幕。

    秘密建储,这没什么好说的,皇帝陛下已经做出了决定。大臣们不管是真心还是假意,对此都好一番歌功颂德,明确表示了支持之意。而辅臣制,这就难议了。反对嘛,是和当任皇帝过不去;支持么,又是与下一任皇帝过不去。

    武令事先已经料到辅臣的事儿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出眉目的,她做好了长期抗战的准备。但是眼瞅着老天,朝臣们都只是说些左右逢源的场面话,试图两头讨好,她觉得腻味极了。

    足足过去小半个时辰,终于有人出列表态:“微臣以为,皇上于文武二殿之上再设辅政大臣乃是于国深谋远虑之举。只是辅臣的职司是否会与文武二殿重臣和六部相冲突,还需明确界定。辅臣的人选也是重中之重!”

    原来是谢骏大将军朗声陈词。武令有点觉得他是皇帝老爹的托儿,否则任由这些大臣再打太极,这事儿不知要议到什么时候去。她向来认为,早做决定早安心。

    谢骏表明赞成辅臣制后,又陆续有几位大臣表了同样的态。武令注意了一下,这些官员当中既有高至正一品的朝廷大员,也有位低的五品官员。虽然安绥老将军不置一词,但是安叹卿附议了谢骏所言。

    此外,以怀睦老亲王为首的几位立场中立的宗室亲贵也出列表明了态度。这些人里有武宗厚。武令便知道,从来上朝就打盹的小十二肯定是得了皇帝授意来发言的。

    禄郡王示意群臣肃静,笑道:“父皇打算设立辅臣辅佐新君,这是父皇的好意,我们几兄弟都是赞成的。”

    便有大臣在暗地里大骂,既然你们这些皇子都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