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于康熙末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重托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李卫这般年夜礼相拜,曹颇哪里好受?

    他连忙起身,闪身避过,道:“又阶有话直即是,不至如此。..”

    能让李卫这样的爽快人都吭吭哧哧的,显然不是易与之事。

    果然等李卫开颇就觉得头疼。

    进京这年夜半月,李卫已经明白曹颙那天专门嘱咐他一句“送长子上京”的缘由。

    这算是官场惯例,外地的督抚年夜员总哼哼亲属留京。

    实在是李卫在官场上根基太浅,虽有个做过京官的族叔,因品级不高,还接触不到这个层面。

    除曹颙,也没有人想起对李卫这个。

    曹颐则是想起自己,才提醒李卫这一句。

    李卫炙手可热的同时,也成了很多人的靶子。

    他在江南推行各种新政,虽是执行圣意,可却触犯处所士绅的利益。

    皇权之下,没人敢怨恨帝王,剩下的就是迁怒李卫。

    每科进士,半数出自江南,地发上有点名望的人家谁家没有亲戚子弟在朝?

    即便李卫是雍正亲自点拨,可众口栎金。

    遣子进京,不但走向皇帝表忠心,还给皇帝施恩李卫的机会:另外,就是使得李卫在京里有了正式代言人,使得那些想要攀附的人能找到机会攀附。

    如此,李卫就不再是官场上的浮萍。

    李卫奉求曹颙的,就是他的长子李星垣。

    他已经决定,等过了年,立时遣子进京。

    若是抽暇照拂一二还罢,以曹颙的身份,不过是一句话之事,可要管教旁人的儿子,还一管数年这绝对是吃力不讨好之事。

    李卫虽比曹颙年长好几岁,可他长子年纪与天估相仿,据李卫所,在课业上有些吃力,还没有加入童试。

    李卫早年在京中时,嫡妻儿女并没有进京而是留在徐州老家。

    比及李卫到了江南,李家老太太坚持才让李卫带家眷上侥因此,曹颙并没有见过李星垣。

    以父辈相交友人的身份,管束一个成丁少年,又有些名不正、言不顺。

    可以曹颙与李卫的身份要是直接收李星垣做学生,未免引人侧目。

    即便两人无愧j也难免引起外头的流言测度。

    曹颐思量了一会儿,道:“若是又阶举想让侄儿走科举仕途,就让侄儿拜在我家老四门下。”

    李卫闻言,脸上立时lu出欢喜。

    在曹家几兄弟中,曹项官职其实不显,只是从四品翰林院shi学士。

    可他是探花郎身世,又在处所做过学政,相交往来的都是士林翘楚。

    “如此,真是要谢谢年夜人了。不过……”着,李卫有些游移:“是不是我今儿亲自去造访四老爷奉求此事?”

    曹颐摆摆手道:“还是算了,又阶身在高位,行动之间几多人盯着,消息太年夜。还是等侄儿进京让他拿了的手书,直接往我家老四那里递帖子。”

    既是曹颙如此放置李卫没有什么觉得不铛铛的。

    他出京的日子,就定在明天。

    今天过来除将即将到京的长子托付给曹颙外,还提前同曹腼作别。

    至于出城送别什么的,到了他们的关系,反而不适合那些虚套。

    因明日就离京,李卫今日需要料理的事情还多,便没有在户部久坐,又吃了半盏茶便告辞离去、

    被李卫这一打岔,曹颙原本焦躁的心情也平静下来。

    生老病死,都不是人力所能掌控,不但仅是十三阿哥,随着岁月流逝,他认识的亲友年岁见高,都要面对衰老与死亡。

    比及落衙回家,曹颙便打发人去东府请曹项过来,了给他介绍一个学喜之事。

    听堂兄给自己介绍了个学生,曹项颇为意动:“年夜哥,这李星垣功课如何,可曾举业?”

    他在翰林院数年,又在处所做过学政,见惯了文采卓绝的少年,颇有爱才之心。

    难过的是,才子多是有了师门:而想要拜在曹项门下的,多是想要借曹家的势,并没有令人眼前一亮的人才,曹项也不稀罕。

    曹颐正吃着茶,闻言差点呛住。

    他放下茶盏,讪笑道:“怕是四弟要失望,据我所知,李星垣童试也没有下场。”

    “?”这些轮到曹项惊讶:“这李星垣究竟是何人?莫非是伯娘娘家那边的亲戚?”

    “若是如此,我就不消拐着弯地放置在四弟名下。是李卫的长子,年后要进京,托付给我照看。我欠好出面,便请四弟代为收徒,不过是为了名正言顺好管教

    曹项听了,不由瞠目结舌:“李卫已是不惑之年,他的长子多年夜,还没有应童子试?”

    “与天估同年,因早年在乡下,开门g较晚,担搁了两年。不过据李所讲,在功课上有些吃力。“曹腼实话实道。

    曹项皱眉道:“可身为督员之子,也不克不及一直是白身。年夜哥可有什么好建议吗?”

    虽还没有见到李星垣,可既是堂兄放置,又知李家与自家渊源,曹项心里已经将李星垣当作自己门生,真心实意为其筹算起来。

    曹颐想了想,道:“科举之路,半数靠自己才学,半数靠运数。

    运数虽重要,才学却是基础。李星垣若是课业实在不出彩,文举之路难行,可以试试武举。”

    曹项闻言,松1口气。

    武举考三场,前两场弓马技勇,第三场考策论。

    策题出自削子、吴子、司马法三部兵法,论题只从论语、孟子中点,比文举要好过的多。

    只要不是愚笨不堪,用心调教个三、两年,总能做出两篇中规中矩的策论来。

    可自己一个文进士,门下首徒,却要走武举之路,曹项的神情有些怪异。

    曹颐见状,颇为愧疚道:“是我的不是,实是欠好退却那边,却给四弟揽了麻烦。”

    曹项忙摇头道:“不麻烦,李卫不但同年夜哥有旧,在南边也多照拂二哥,我能尽些力,只有欢喜的。只是年夜哥晓得我,论语、孟子两本书还解得,孙子三部却有些生疏。文人见识,同武人其实不相同,我怕解得偏颇,反而担搁了李星垣。”

    曹颐之前却没想到这一点,只寻思曹项的学问是好的,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