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幸福的小农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184. 那一碗疙瘩汤的风情,冬天的蚂蚱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从凌晨的时候开始,雨就下起来了。雨不大·也不急雨,一滴一滴,有条不紊地落在窗外的地上,发出些微的淅淅沥沥的轻响。

    终究是睡不着了。孙刚觉得身上的棉被有些轻,就把身子蜷了蜷,取暖。入冬之后的雨,一场寒似一场了,更何况前几天还下了异常小雪。

    果园里的屋子不大,有一半都被当做仓库,存着喂鸡鸭的粮食。此时,竟觉得处处都被这扑面而来的清寒之气充盈着似

    早上起来,雨停了。

    孙刚推开了屋门,深深的吸了一口雨后的清晨新鲜的空气。顺着堰塘边回家了。

    “妈,被子有点薄··…··”

    “前几天就说给你换,你还不想换,待会搂一床8斤的过去。”农村的被子一般分|0斤、8斤、6斤的。0斤是最厚的了,孙刚总觉得被子太厚,压在身上喘不过来气。

    “刚娃,没感冒发烧吧?”孙妈过来摸摸儿子的额头。

    “没有,就是感觉有点冷。”

    “待会儿妈给你做疙瘩汤。”

    疙瘩汤,既可以当主食又可以当菜,北方人尤其爱喝。小时候发烧,一连躺了三天,没精神没胃口,妈妈总说;“得发发汗,要不烧总也退不下去。”

    随后,转身进了厨房,一会儿就端出一碗有红有绿,漂着几个小油星的疙瘩汤来。那时孙刚鼻子不通气·只能看到上面的一点点香油,却闻不到香油的味道,不过那样子还是能稍稍勾起一点食欲的。

    一勺入口,小小细细的面疙瘩滑溜溜地往食道里跑,根本不用怎么嚼。妈妈是怕他吃起来不方便,故意把疙瘩做小了。

    红色的西红柿咬到嘴里有一点点酸,绿色的菠菜让整碗汤显得生机勃勃。

    虽然孙刚做菜喜欢借姜味·但不太爱直接吃姜。可那时碗里细细的姜丝根本搅扰不了他的味蕾,鼻子堵住了,姜味也尝不大出来。而且那姜丝切得那么细,均匀地散在碗里,很漂亮,他怎么忍心把它们挑出束呢。

    一碗疙瘩汤下肚,汗马上就出来了,到晚上人就基本清酷了。孙爸说他得的是馋病,馋妈妈做的疙瘩汤。

    这个汤效果是真显著·只要是感冒需要发汗的,来上一碗保准见效。更重要的是它还能帮助增强体力,有力气了才有好的抵抗力。

    孙妈盛一小碗面,加水后,用筷子慢慢打成小面疙瘩。

    疙瘩打好后把水烧开,疙瘩一部分一部分往里下。一起都倒里有时候容易有粘成一大块的。

    把切好的葱花、芫荽、白菜叶还有细细的姜丝一起放里面·稍稍煮一下疙瘩就熟了·再放盐,根据口味加点其它调料的。最后关火放几滴香油,让上面有几点亮眼的油花。

    一道青白相间、味美香浓的“疙瘩汤”就得了。盛上一碗,扑鼻的香味裹着一圈圈的热气扑面而来。

    一口下去,孙刚感觉浑身舒坦,暖洋洋的。

    那一碗疙瘩汤的风情,实在是······

    俗话说“秋后的蚂蚱—蹦达不了几天了”,这是谁都知道的歇后语。

    秋天到来了,草枯叶黄,蚂蚱就没有可吃的东西了·再加上冬天到来,霜凝雪落·蚂蚱可怎么活呢?

    再说,秋后的鸟儿都在准昝过冬,它们食欲大增,秋后的蚂蚱行动迟缓,正好是鸟儿可口的食物。

    所`刚的印象之中,大约立冬之后,就再也见不到蚂蚱了。

    可事实并不是这样。

    前几天,孙刚在果园里的山坡上捡石头·忽然草丛里蹦出了一只蚂蚱,接着又一只·哪儿来的这玩意儿?

    天已经这么冷了,再说,满山的枯草,它们吃什么呢?

    孙刚知道蚂蚱一般只吃单子叶植物,如果从山草枯黄开始,它们已经四五十天吃不到东西了,可是它们精神气儿不减,还是一飞四五尺,乃至一丈多远,想捉一只都不容易。

    这些小生命还真顽强。孙刚才知道冬天还能有蚂蚱。

    不过新鲜归新鲜,当时还真没有太在意,因为果园山坡日照时间不短,枯草中毕竟有很好的保暖条件,有几只蚂蚱侥幸存活下来,也不算什么太奇怪的事情。

    第二次再看到它们,孙刚真有些吃惊了。

    前几天下了一场小雪,山顶和阴坡上随处可见残雪。孙刚是到山坡北边看看竹林里的竹荪的,忽然有几只蚂蚱飞起来·接着又几只,还是一蹦老高,一飞老远。

    这些蚂蚱要成精吗?孙刚捉了一只来观察,一滴墨绿色的液体吐在手上。看来它体内的液体还真不少,这说明它的生命力还很强。莫非它们真要过冬吗?

    孙刚隐约感到了问题的严重。如果真是这样,肯定是暖冬造成的。

    一种原本不能过冬的昆虫因为气候变化而过了冬·这就意味着自然规律被打破。

    可是看这些昆虫的行为,又好像并不是马上就能过冬的样子。

    因为一般而言,能够过冬的昆虫,都得学会适应冬天。它们总是想办法蛰伏起来,以减少能量的消耗。

    据孙.刚所知,大部分昆虫是化成蛹,钻到土里,也有过冬的,如瓢虫苍蝇等,都得找地方藏起来,以躲避冬天的严寒。

    而这些蚂蚱,显然是一幅及时行乐的样子,它们并不钻进土中,也不躲在草丛里,中午太阳止好的时候,它们就在石头上得意洋洋地晒暖儿。一旦有什么惊动,它们就像夏天一样跳跃和腾飞,丝毫也不知道节约体力。

    虽然知道它们这个样子不像过冬的,但还是引起了孙刚的好奇,它们到底能活到仟么时候呢?

    随着天气变冷,孙刚能看到的蚂蚱也越来越少,不过总还是有活的。

    在孙刚的记忆中,蚂蚱是白露到秋分产卵,产卵之后,它们的生命历程就基本走完了。

    孙刚小时候蚂蚱很多,成群结队的。所以那时候蚂蚱是常吃的美味。

    但到秋后的蚂蚱就不能吃了。因为产卵以后的蚂蚱体内有蛆。掰开它的颈部,常常会有长了很长的蛆虫,这说明在它们的生命末期,即使一时还活着,但已经活得很不健全,它们不是被鸟吃掉,就是已经被其它昆虫预定为孩子的面包了。

    这几天的观察让孙刚注意到一个现象,准备过剩的昆虫的成虫都蜕变得很晚。比如瓢虫是成虫过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