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红旗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六十一章 和李超人的合与不合第(4/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做生意嘛,谁都想要多赚一点!“杨少宗想了想,道:“他不智,我不仁,这就是我的生意法则。对黄鸿年来说,他最好的选择是和我们中旗合股经营,等我们做好了,他可以在一个合适的时机将股权转卖给我们,内地市场对他的暂时禁入也会告一段落,可他太想赚钱了,或者说是太急于赚一笔现金去做其他生意。说服和教育他的工作,不应该是我,而是他的父亲,我不在乎他是怎么想到。     李超人稍加思量,试探xìng的问道!“那你后续打算怎么办,如果他就这么转手让给美国的企业,一旦这些美资公司介入内地市场,你们可能会遇到比较厉害的竞争,应该尽早做好准备吧?“杨少宗微微点头,道:“内地有内地的生意规矩,既然他愿意这么做,那就不能怪我们无情,正好我们也要做纸业,连带着他和金光集团一起打击未尝不是一个好机会。所以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他的这番话是故意说的,却让李超人听的心里很不舒服。     对李超人来说,杨少宗这些人这种生意手法恰恰是港商在内地所最忌惮的,他个人就不能明白内地商人为什么总要这么狠,做的太绝了。     就内心而言,李超人也不是很喜欢和杨少宗这样的人合作,可是,想要介入内地市场,如今的中旗集团显然是绕不开的一道坎。     可惜的是杨少宗实际上也无意和李超人继续加深合作,旗珍集团想要在香港发展,势必要借助长江实业,不过,海螺、富力轮胎就没有必要走长江实业这一条线跷中旗集团在港的经营策略很简单,就是继续联合新世界对抗长江实业、和记黄埔,李家的江山太大,跟着长江实业、和记黄埔混饭是很难有赚头的。     送李超人离开后,杨少宗和钱嘉威、胡祖铭继续商量他们在香港的发展策略,虽然李超人近期不断示好,但从长远利益来分析,和李超人合作绝非是一个最好的选择。     首先这要看整个香港的经济产业特点,在香港,李超人基本是一家独大型,他通过和华润、中海、招商局这样的红筹企业合作,通过和汇丰这样国际财团合作,通过和金光、力宝这样印尼新加坡巨团合作,联手香港一些中小富豪,不断挤压其他香港富豪的空间,这是香港产业中不可争议的事实。     在包玉刚离世后,香港实际上并没有第二个能和李超人抗衡的人。     所以,郭氏家族的新鸿基和李兆基家族的恒基也只能采取联合策略对抗李超人,这两家显然也不是中旗公司长远的合作方,只有单枪匹马的新世界才是最长远的合作方。     华润回到内地发展扩张已经是大势所趋,中旗和华润的合作是有可能的,但考虑华润现在身段,真正的长期合作也是不太可能,竞争还是大于合作。     中海的业务范围太窄,不是很长远的合作方,在银行业务方面,中旗的心思也比较远,和中银的合作空间也有限。     算来算去,招商局和中信才是中旗在香港、内地发展的长期盟友,大家的特点差不多,都有银行业务,可都和中银无法抗衡,招商局旗下的〖中〗国通商银行,中信旗下的中信银行,中旗集团旗下的深发展这些都是小银行,至少现阶段都是,大家在银行业务上的竞争势头比较小,合作大于竞争。     在港商方面,新世界是中旗在港的第一选择,其次是理文集团和和富集团,随着旭日集团逐渐甩卖旗下的服装代工业务,和旭日集团之间也渐渐会从竞争转向合作。     实际上,旗纺集团和旭日集团就亚洲代工之王的竞争早已白热化,旗纺集团在香港、深圳投建分部后,一直不断吸纳〖日〗本和欧美的生产订单,在生卢成本上没有优势的旭日集团节节败退,已经有意将旗下的服装加工企业都逐步迁移到内地转卖,转手利用原先囤积的厂房土地开发房地产。     不过,除了新世界,香港资深的利氏家族也是大家公认可以合作的目标。     在外资方面,钱嘉威不赞同中旗和高盛、摩根士丹利这样的美国巨头合作,而是推荐和比利时富通国际集团、荷兰ING合作。     在大的方向确定后,杨少宗和萧薇就开始做为中旗集团的总裁夫fù密集访问香港利氏等家族,又主动前来ING集团香港总部拜会。     他们夫妻在中旗集团持有的股份加起来占总股的7.02%,夫妻档的财力是很惊人的,杨少宗刚从〖中〗央实权部门临危受命回归中旗集团,萧薇的背景也非常特殊,这使得他们在港一直具有很特殊的红sè光环。     虽然杨少宗夫fù也拜会了其他的香港富豪家族,参加了一些名流交际,可是,香港这些专业的经济媒体还是能敏锐的感觉到,杨氏夫fù在这一次的香港之行中并没有接受李超人的示好,还是继续维持原有的合作方针,不断加强和新世界集团、理文集团、和富集团的合作,也开始扩展着和旭日集团的蔡志明化敌为友,试图接收旭日集团转让的代工业务,并联手新世界集团和旭日集团一起在港发展地产业务。     杨氏夫fù和利氏家族的几次来往倒是没有吸引到香港媒体的注意,这倒是因为利氏家族在港一贯是非常低调,不过,双方还是达成了一些合作意向。     就在他们一直在港周旋的这段时间,或者说是在他们动身之前,旗河牡丹酒已经抢下了1994年11月8日举行的95年标王竞拍,价位是3200万元,压过孔府宴酒的3079万元竞标价。     此时,旗珍集团已经将旗下的白酒产业录离出去,成立了单独的控股子集团中华酒业(集团)总公司,而中华酒业集团旗下拥有郎酒、剑南春、旗河、口子窨、牛栏山、西凤酒六个白酒子品牌。     虽然未能如愿吃下四特酒厂,但经过这些年的快速投资,剑南春、     口子窖的原浆酿造能力都达到了5万吨,旗河酒厂的原浆酿造能力则是十万吨,郎酒、西凤酒、牛栏山正在向5万吨扩展。     从旗河珍宝坊中脱离而出的二线品牌旗河牡丹酒承担着中档酒主力的任务,所以是标王的第一序列,要在全国范围开炸,紧随其次是剑南春。     关于旗河牡丹酒成为标王的消息,这在国内早已炒翻了天,但传入香港却是杨少宗夫fù准备离港的时候。     一直在港逗留到1995年的2月份,眼看就要迎来农历新年,杨少宗夫fù才准备返回国内,因为杨少宗还要回去负责筹备第五届〖中〗国经济论坛。     实际上,杨少宗夫fù走的非常急促,甚至连事先和李兆基约好的聚餐都被迫取消

    -->>(第4/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