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众人作一罗圈揖,高声道:“米某初到贵境,未曾登门一一拜见,实在失礼,在此深表歉意!今日诸位大驾光临,米某不胜荣幸,壁上所挂,是各种园林设计图案,尚请诸位不吝赐教!”
随即,他向身边那个管事模样的年轻人低声吩咐一句,那年轻人走向后堂,很快,数十个青衣小厮鱼贯而入,人人手里一个托盘,盘中是两盘热气腾腾的菜肴,他们把菜肴放到桌上空出的地方,而后放下托盘,一个个来到来客近前,弯腰躬身,问各位喝什么酒、需要什么菜肴,然后帮着倒酒、夹菜,放到托盘中,端着托盘来到点菜的来客身边,恭敬侍立着伺候。
这些官员士绅自诩什么样的大场面都见过,但这种情形还是让他们感觉非常新奇,前人有所谓“肉障”“肉屏风”,眼前这些,是否可称之为“肉托盘”呢?虽然不是明眸皓齿、水灵鲜亮的女子,但这些小厮也都面目清秀,一脸笑容,望之非常谦卑可亲啊!
来客们手端酒杯,浅饮一口,挟一筷菜,一边细细咀嚼着,一边观看壁上所挂的画轴,应该说,那些园林设计都非常出色,但这还不能让大家就此决定回去翻修家里的院子,毕竟,那是需要花费不少银两的。
大家议论纷纷,非常热闹,观赏了约摸一个时辰,感觉酒足饭饱了,正觉得是否该告辞了,却听米恒远高声道:“诸位请上二楼喝杯茶!”
感觉奇怪的来客们陆陆续续上了二楼,二楼的地方要比一楼小些,不过楼中间同样有一溜八仙桌,上面摆的却不再是美酒佳肴,也不是名茶佳茗,而是青砖和瓦当,还有一些形状奇怪的事物。四壁下摆着太师椅跟茶几,米恒远请众人落座,青衣小厮们给来客们奉上茶来,众人轻抿一口,感觉神清气爽,纷纷赞叹“好茶”。
一个短衣打扮的年轻人来到中间的桌前,冲四下里团团一揖,道:“各位贵客,请容许小的做些说明!”他拿起一块青砖,开始介绍。
这种青砖其实跟来客们家里所用的青砖在质地上没什么不同,特别的是青砖上刻下了各种花纹字样——像“吉祥如意”“福寿绵长”之类,或者根据买家需要刻上特别的标记——比如主人家的姓氏、徽记之类,最特别的,是有许多块青砖拼合在一起组成的画作,像《满池金莲》《步步生辉》之类,非常抢眼。
至于瓦当,也是别具特色。其实江南水乡才特别注重瓦当——在屋面每条瓦垅下端,起到护橼和装饰两重功能的瓦片,就是瓦当,上面放置时弧形朝上的称为“瓦”,也称“滴水”,下面弧形朝下的称为“当”,也叫“檐头”。江南民居使用瓦当,各有各的讲究,或根据本地习俗,或依据主人喜好,或考虑宅院规模。眼前这些瓦当形状多样,圆形的、半圆形的、弧形的都有;滴水和檐头上都刻有图案花纹,彼此又互为呼应,有常见的“四福祝寿”“天下太平”“双凤祝寿”等等,也有翻出了很多新意的各种人物、动物、花卉、虫鸟之类,配上顶端波形纹,既美观大方又不显单调,让人眼花缭乱之余,不少人生出了回家扒了房上的瓦重新铺盖的念头。
而最新鲜的是那些形状古怪的事物,按那年轻人的说明,这些居然也是砖,长方形的,六角形的,圆形空心的,青灰色的,红色的,黑色的,实在稀奇!刚才楼下画轴上的一些院墙就是用这样的砖砌成的?
来客们坐不住了,纷纷起身走到桌边,看那些样式各异的砖瓦,有兴趣的还问这问那的,气氛比刚才在楼下都热闹。
“楼上各室各有一位画师,可以根据诸位需要规划园林,诸位如果有意,可上楼一观。”米恒远再次高声道,来客们虽然未必都想翻修园林,但都被引了好奇心,纷纷登楼一看,有些确实想园林翻新的士绅,就各自找一位要求规划一下,画师有老有少,画风各异,但无一例外,都问一下府上园林占地多少、主人家喜好些什么等等,之后略作沉思,就提笔勾画,不过小半个时辰,就大致完工,各位士绅一看,虽然仓促,不算尽善尽美,但自己的一些爱好特色都反映出来了,假以时日,应该是非常出色的规划。
于是提出规划的这些士绅都要求完善画作,准备日后翻新园林时用;其他暂时无意翻新园林的士绅,这次也算开了眼界,想着回去可以向妻子儿女、家丁仆役说个新鲜。一时间,百来位官商士绅都觉着此行不虚。
晋王爷也接到了请帖,但他对这市井之物兴趣缺缺,不想前往;世子朱奇源自告奋勇代父前来,说是不辜负尹知府的一片盛情,实际上是借此散散心。不过来了之后,看了这一切,也是感觉长了些见识。
米恒远对这位晋王世子特别关注,找了个机会凑到跟前,深施一礼,说:“世子殿下,有位朋友托小人捎来一封信,请殿下回府后过目!”他递过一封信。
朱奇源诧异的接过来,收在袖中。之后他心里始终充满了疑虑与好奇,好不容易到品鉴会结束,随着众人被恭送离开,在回王府的轿中,终于忍不住展开了信笺,这信居然是之前有过一面之缘的无命将军所写,信中说深为世子的报国之心感动,左思右想,愿意协助世子做些报国之事,请世子派人联系风行馆的掌柜诸求丰,诸掌柜会告知一切。
这一下,朱奇源的心中更是痒痒的,非常难受,他恨不得现在就去见那个诸掌柜,问问怎么回事。
这一日,朱奇源等不及,亲自来到风行馆,见到了这里的主人诸掌柜,斯斯文文的诸求丰没有急着说明无命将军的安排,而是先请求带世子看一看风行馆,朱奇源想来都来了,也不急在一时,客随主便,就答应了。
他随着诸掌柜逐一看去,这里的一切都是刚刚置备的,刻版、印刷、擢配、装订、制笔、制墨等各类工匠百余人,只有十之一二是诸掌柜带来的熟练工,其他都是新招募的,但所有的一切还是让朱奇源又惊又喜。
要知道,各地的藩王中有不少都喜欢著、印,晋王府也有自己的印刷作坊。作为皇室子弟,他们有相对充裕的资金,刻印的用料、刻工能够十分考究,王府一般用的是雕版印刷,印出的效果要好许多;民间印坊为了追求出度,会采用活字印刷,但效果上明显欠缺些。
而眼前的风行馆采用的也是活字印刷,不过,居然有木、铜两种活字,铜活字显然是早就具备的,而木活字是新制的,选料与雕版相同,也用梨木、枣木等木质软硬适中、纹理较为细腻、易于刻制的木材,工匠们正忙着刻字、锼字,经过检验符合要求的字模就放在字盘中,每行字之间用竹片夹住,字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