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恤补偿,经过一两个月的治理,卫国国内总算一切恢复了平静,农商也重回正轨。
对卫公来说,唯一一件令他稍感安慰的事儿说出来还不太光彩。那子南劲经此一场败仗之后,被免去了司马一职,他仗以用来威慑嫡系一脉的军中势力也被瓦解,卫氏嫡系一脉在嫡系和旁系两脉的争夺中又重新掌握了主动权。卫公借此良机,亲自派遣心腹重新组建了军马,找回了嫡系一脉丢失百年的军中控制权。
齐军大败魏军的两个月之后,卫国出使齐国的使团也终于回来了,带回来的消息是齐君对于卫国助魏攻齐一事大为震怒,卫之使者递上了臣服国书及贡物之后,齐君之怒才算稍减,但卫国使团离开时仍余怒未消,齐国国中有传闻称,齐君意欲休整军马之后先伐卫后攻魏,以报两国攻齐之仇。
卫公闻之大惧,不顾国中百臣反对,于次月自贬爵位,由公降为侯,又送其弟三公子芦入齐国为人质。齐君自此方才消去心中怒气,接纳了卫国的臣服,再也未提伐齐复仇之事。此时已是这一年的五月份了,卫国天气日渐转暑。
六月初,赵国攻卫,兵车直抵卫都帝丘城北郊。卫君再次大骇,急向魏国求援魏君不理,又改求于齐,齐君也不发兵。卫君只得再次向赵国称臣,贡献钱物数万,又送五公子召入质于赵国,赵国方才退兵,不过却派兵占去了卫国北方三十里的疆土。
自此之后,赵国边境离卫都帝丘城北侧最近处只有二十余里。卫国土地再次大缩,国势更加衰败。
八月,魏国有使来卫,持书喝斥卫国为何背弃魏而臣服于齐、赵,卫君虽然心中愤怒,但畏于魏国强势,只得遣子南劲入质于魏,以示毫无背叛之意。
不到半年时间,卫国国势愈发微弱,已经落到了各国诸侯皆可任意欺凌的地步。
卫国周边齐、魏、赵三大强国争执日益不断,夹缝中的卫国只得东摇西摆,哪国也不敢过度依靠,也不敢有丝毫的得罪。
可是卫国的境况依然急转直下,仅有的一点土地被三国慢慢蚕食,到了这一年的隆冬时节,整个卫国的疆域只剩下了帝丘城方圆二十里的范围,真真正正的成了丹丸之国。若非三个大国互相忌惮,说不定卫国早已被哪一方给派军占去都城,自此亡国了。
在这个时候,走投无路的卫侯将目光投向了洛邑的周天子。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