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醉三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一十章 山雨欲来第(1/1)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孟月得救,让众人都心头松了一口气,凌羽不放心别人伺候,自己悉心陪伴着小女友,一日三餐,煎药喂饭,侍候的无微不至。{}请使用访问本站。小蛮和甄逸夫妇也来探视过几次,但见他二人甜腻的神情,未作过多打扰,都是知情识趣的把时光留给了这对恋人。甄逸似乎并未因为女婿有了“新欢”而不满,反是一脸喜意,在他看来,这本就是很正常的事,何况还能证明凌羽是个正常男人。也许因为爱情的力量,孟月的身体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恢复着。     

    赵云早早回到了汝南,那里除了原来的四千城兵,还有他带去的两千骑军以及周仓运粮的两千步卒,如今八千军旅、二十万百姓需要看顾,不容闪失。虽然有荀彧坐镇,不虞城内治理不善,但城外五十里的葛坡黄巾三万大军仍是虎视眈眈,光凭周仓一人,带军只怕难以维持。好在龚都听闻汝南城内又增添了几千精锐,更由当初那个将他们大败的猛将坐镇,最近倒是安顿了许多,但即便如此,谁也不敢掉以轻心,不知道他们何时会突然攻城。     

    时间就在僵持中度过了寒冬,春雨如酥,润物无声。荀彧不愧是政治大家,汝南在他治下终是平静了下来,百姓脸上渐渐露出了久违的祥和神色。而赵云则每日警惕着葛坡的一举一动,只怕冰雪消融,大地回暖之时,说不定就要面临大战。     

    好在在这种紧张的气氛中,孟月的刀伤日渐愈合,脸上亦回复了血色,看来爱情的滋润胜过任何灵丹妙药。请记住我】如今她已能在凌羽搀扶下勉强下地行走,这自是让身边众人欣喜不已。郭嘉见此情形,适时向凌羽提出了主动出击黄巾余部的建议,毕竟那三万余人就如饿狼一般,窥视一旁,总叫人不能心安。     

    遗憾的是,本应来自涿郡任命凌羽为太守的郝令却迟迟未及,想必州牧孔伷眼下也自顾不暇。这也难怪,时局动荡,朝野混乱,谁都想趁机为自己赢得一方势力,哪有余暇去真正治理郡县,此事只怕没有多少指望了。     

    凌羽也知事有轻重缓急,百般无奈下,只好小心翼翼的将孟月转移到赵府,托付小蛮代为照料,更再三请求华佗、张仲景,让他们日后多多过府看顾,诸事俱妥,才勉强放下心来。孟月见他为自己奔走劳累,心中的感激和甜蜜无以言表,又知道他披甲征战在所难免,便坚定的投以了鼓励和祝福的眼神,只是那深情的一凝望,更胜万语千言。凌羽感于佳人的理解和支持,忍不住与娇羞的恋人热烈拥吻许久,才依依不舍的离开。     

    精骑营队长陈宇早点齐了将士与郭嘉守候在城门处,待凌羽一身戎装,英姿飒爽的策骑而至,众人才意气风发的随他奔向汝南城。     

    和风拂面,吹皱一池春水,亦激扬着少年的豪情。凌羽纵情驰骋,他发现自己越发迷恋这充满传奇色彩的时空。如果说五年前初醒时跨出房门是他在这个时代迈出的第一步,那么如今取得汝南,出兵征讨龚都便该是真正角逐天下的第一步吧。     

    此时正是中平六年(公元189年)的二月底,众人抵达汝南后并未过多休整,待查看完城中的民生和军备,凌羽夸赞了荀彧、赵云几句,便把郭嘉、周仓一并聚到了太守府。     

    此次前来,凌羽手中又多了不少关于宫中局势的情报,他示意郭嘉先向几人宣读。郭嘉凝重的道:“眼下宫中局面极为险恶,天子病入膏肓,无药可治,如今已神智不清,食不下咽,多日闭门不朝,只允宦官蹇硕进出传达口谕。诸多大臣猜测或许天子早已驾崩,只因大统未继,十常侍秘而不宣而已。且不论此种猜测是真是假,然继位之争却是愈演愈烈。”     

    言毕郭嘉端起茶盏,浅饮润喉。荀彧听闻此言,分析道:“如此看来,当真不妙。若我所料不差,眼下的帝位之争该是集中在刘辩、刘协两位皇子身上。刘协本为太子,又深得董太后欢喜,照理该是不二之选,但刘辩却是宠妃何后之子,何后兄长何进身为大将军,手握兵权,若然存心夺位,非是没有一争之力。”     

    此言一出,赵云、周仓连连点头,而凌羽和郭嘉则是更加佩服他的政治眼光,郭嘉赞道:“文若兄长果然足不出户而知天下事,正如你所说,宫中消息云,眼下何皇后与董太后各以皇子辩和皇子协为筹码,为争帝位而分庭抗礼,势成水火。何后得其兄长何进支持,隐有控制朝纲之势。只不过灵帝与董太后皆欲立刘协为帝,更得十常侍拥戴,亦颇有权势,是以到底鹿死谁手还犹未可知。”     

    在场除了凌羽,各人都是大邹眉头,两股势力可谓各有凭持,势均力敌,如若争斗下去,必会造成宫廷剧变,不知多少人又要头颅不保。凌羽想的却是另一回事,眼看时局与他所知的历史十之**相吻合,那许多事注定还是要发生的,谁继大统已不重要,这注定是一场万民的悲剧。     

    几人低语之时瞥见凌羽眉头深锁,不发一言,均知他心中有事,荀彧试问道:“不知少主有何难题?”     

    凌羽深吸一口气,稍稍平复了心中的苦闷,沉声道:“其实不论哪位皇子继位,或者哪股势力篡夺大权,如今已不甚重要。汉室倾颓已非朝夕,天子不断更替,朝臣却始终是那些宦官、外戚乃至公卿贵族。是以无论帝落谁家,然大权却仍在那些所谓的三公九卿手中,若然他们真心为大汉社稷着想,尽力辅佐天子,宽以待民,那天下也不至于纷乱至此。说到底,不管局势如何演变,最终还是苦了百姓。”     

    此言一出,众皆默然,他们如何不知道凌羽所言乃是实情,如何又不为此痛心疾首。荀彧其实已经听出了凌羽的话外之音,简而言之,便是不要把重点放在朝中,那不是他们眼下所能参与的,亦是无力改变的,只有着眼于民,才是长远之计。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