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之望子成龙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章 荆州易主讨贼诏出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最近蔡瑁衰老了不少,好不容易混成了楚国的兵马大元帅,结果蓦然发现这个还没有坐热的位置,已经面临着被摘下来的危险。(读看 看小说网请记住我们的网址)     荆南四郡已经被刘备攻破,这个无耻的刘家亲戚口号更加无耻:‘北方西方自有张铭、孙策为国效力,为避免人多手杂误伤忠臣,所以只能南下将蔡瑁余党清剿。’     这个可以说根本就是一块遮羞布的东西,却是让蔡瑁想发火的发火不起来。要是以前他绝对率领荆州精锐南下,攻打这个没多少兵力的刘备。     可如今江夏已经被孙策占领,张舍已经率兵濒临襄阳,如今可以说还能在控制范围内的,就是刘磐镇守的江陵了!     如今,蔡瑁不得不和蒯氏兄弟商量,是要在襄阳与张舍军决一死战,等待江陵援军到来里应外合一举赶跑张舍,然后慢慢对付江夏和上庸的敌军,最后在集中优势兵力南下荆南好点呢?还是干脆南下江陵躲避一番先呢?或者干脆找一个新东家投靠了算了呢?     要打不是不行,不过打之前蔡瑁和蒯氏兄弟还是查看了一下国库,他们要知道这里还剩下多少钱,才能确定是不是要这场仗。     结果一看,蔡瑁心中憋了很久的那口气,终于还是得在心中憋着。     无他,只因为整个国库空荡荡的,空荡到蔡瑁和蒯氏兄弟看着都觉得有种欲哭无泪的感觉。     “这还是繁华的荆州吗?为什么会这样子?”蔡瑁终于还是忍不住大叫了一声。     那繁华的街道,那琳琅满目的商品难道是假的不成?为什么这样繁华的荆州,多年来却没有给荆州带来一丝一毫的赋税?     “德珪啊……你忘记那些来自兖州和长安的商品……”蔡瑁身边的蒯良淡淡咳了一下,点了点蔡瑁。     蔡瑁猛地一震,这才想起来,市面上的商品差不多九成都是来自长安和兖州的进口货,本土已经几乎没有,就算有,也是一些土特产什么的。     要说这样其实也没什么,因为既然有店当然就有税收。可偏偏这些店的经营者都是蔡氏或者蒯氏门阀的族人,或者投靠两家的世家开设的。     须知荆州一兵一卒都在蔡氏手中掌握着,税吏则在蒯氏手中掌握着,这样两家合力,这些店铺哪还有税可以收上来?     商税收不上来,农税当然也不是没有,只是每年荆州各地上报上来的兵器老旧要求更新换代,再加上荆州并没有炼钢的工厂,所以为了不吃亏,蔡瑁只能在张铭那边进口先进的钢制武器,将士兵武装起来。{}     当然,过程之中的一些火耗什么的,那是再说难免的。要不是这样,蔡瑁那么积极更换士卒武器兵甲干嘛?!就这样农税也就差不多花的七七八八了,剩下那点也差不多就够刘表王府的一些基本开销而已。     大量的利润和赋税都通过走私和逃税流入了蔡氏和蒯氏门阀手中,两家是肥了不少,至于刘表会不会哭,其实蔡瑁一直没有理会。     可以说,直到自己开始当家了,才知道没钱花的痛苦。可问题是那多年偷漏下来的赋税,蔡瑁可能自己吐出来?或者让那些接受自己庇护的门阀,甚至是身边的蒯氏门阀吐出来?     如今楚国已经到了生死存亡之间,蔡瑁要做的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至少有那么多家族的支持,自己就算投靠了新东家,也不至于被冷落了。     如此,当然也就不能在他们那里将钱拿回来。     其实由此也可以看出,蔡瑁一开始就没打算过抵抗,投降依然是他的第一选择。而第二个选择,则是他在权衡是立刻抵抗得利更多,还是抵抗一番之后再投降获利更多的产物罢了。     不过如今已经不需要烦恼了,因为就现在荆州的国库情况,下一个月估计这些老丘八们就没有军饷可得了。到时候他们一旦闹起来,自己一点点的政治资本都要没了。     “我说蒯良啊,你说我们投靠那个新东家混得更好点?”转过身来,蔡瑁那原本誓死抵抗的豪情壮志,在这一刻一百八十度***了。     “呃……刘备估计首先不需要考虑,那么需要考虑的大概也就是孙策和朝廷了,选一个吧!”蒯良考虑了一下,将心中所想说了出来。     “为什么不是张铭?”如果说政策上而言,蔡瑁觉得投靠张铭更好点。毕竟他和蒯氏兄弟早在几年前就转型了,两人已经从地主世家变成商人世家了。     “只因为张铭麾下猛将谋士如云,我等这等已经年过半百的前去,只怕也得不到重视。德珪,难道你指望就这样淡出政坛,安心在地方担任一个小吏,就这样草草过一辈子不成?”蒯良     “不行!绝对不行!其他还好商量,就是这个绝对不行!!”蔡瑁一听,立刻摇头大叫。     “孙策虽然得到扬州交州,但这两州地广人稀,汉人没有多少。加上本土的张顾朱陆四大家族,孙策需要提拔其他州郡的世家子弟进行抗衡那是必然的。如此,我等投靠,他当然欢迎;     至于朝廷就更容易了,最佳的可能当然是我等继续留在荆州听用;最差也是在朝堂之上纵横,或者在地方当一个郡守什么的。朝廷刚打下益州没多久,那里也需要大量外地士子进行制衡,我等投靠,哪里不会有我们的份?”不得不说,蒯良对局势看得非常的通透。     “既然如此,我等是投靠孙策还是朝廷?”蔡瑁有点焦急的问道。     “朝廷!朝廷如今当权的是杨太后,她需要更多支持她的。只要以这个为筹码,我们想要在哪里都由我们说了算;     相反我等投靠孙策,或许有可能会被掉入扬州或者交州听用。但也有可能是继续留在荆州,作为先头部队抵抗张舍与朝廷大军的入侵。     就愚弟的意见,就是宁愿绝对的掌握自己的命运,也不要将自己的未来赌在不确定的主公身上!”蒯良说到最后,眼神里面已经露出了一丝狠辣。     “子柔之言极有道理,如此,我等就立刻上书,投靠朝廷!”蔡瑁就蒯良那么一点拨,已经明白了其中关键。     “事不宜迟,去吧!”蒯良淡淡说了句,然后拱手告辞了。     蔡瑁自国库出来,二话不说就找到了自己的妹妹。好说歹说总算是让蔡夫人松了口,挥泪答应了蔡瑁。     于是蔡瑁也就事不宜迟地前往楚王书房,写了一封投降状,然后盖下了楚王大印。并叫来了一个蔡家的心腹,送去了上庸。     一开始这个封信到了吕布手中,他怀疑这是不是蔡瑁诈降,于是将信交给了贾诩校验。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