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之望子成龙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九章 夜袭终了各走各路第(2/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营内有点动乱开始产生犹豫的去卑汇报了单于大人的最高指示。     于是两个左右贤王懵了,这敌军不是在前面吗?什么时候摸到后面了?     只是最高领导人发话了,自己再不行动难道还找打不成?于是纷纷加入到寻找凶手和加强戒备之中,夜袭什么的无所谓了。     因此诸侯们就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敌人明明收降了一万多骑兵,怎么不乘胜追击,反而龟缩起来了?难道他们也打累了,需要休息了?     好吧!就算这样好了!不用打仗还不好吗?!     所以诸侯们半睡半等了两个多时辰,当天色已经有点亮度,觉得对对方估计不会再来了,就纷纷带着喜悦的心情返回了帐中,至于袁术是不是会吐血三升,会不会头脑一热带着剩下兵卒冲向匈奴军营,这就不管他们的事情了。     事实上想打也打不起来,刚回营不久这天就下雨了,短时间内,就算想打也打不起来了。     大家快快乐乐地享受着雨夜的安乐生活,唯有袁术的营帐中偶尔传出了阵阵咆哮,且充当是按了生活的一点点调剂品好了。反正诸侯们已经发现,生活中没有袁术那偶尔暴走,乐趣就少了许多。     也不知道是不是雨季提前了,大雨足足持续了三天时间。因为有袁绍赠送的美女,所以诸侯们的帐内生活并不乏味,偶尔聚在一起聊天下棋什么的,要不是对面有一支匈奴兵,只怕比野营还惬意。     袁术的咆哮足足持续了一天多,然后才在袁绍的一记爆栗下恢复了安宁,只是本人也陷入了无意识状态。而袁绍也趁机将袁术麾下的士兵好好整理了一番,摆出一副仁义的姿态将士卒忽悠的一愣一愣的,不仅消除了剩下士卒心中的仇恨,更是让士气暴增。     只是作为代价,袁术彻底成为了光杆司令,身边除了五百多个亲兵和纪灵等一两个将领外,没有半个士卒可以调动的起来的。最终也不顾什么雨不雨天了,直接带着麾下众人离开了盟军营地,回他的南阳去了。     袁术既走,也算给不少诸侯留下了榜样。孙坚向张铭请求,说是回到长沙将家眷和剩余部署都带去兖州投靠张铭,取得了张珑的同意后,带着众人返回了长沙,至于会不会真的带人投靠张铭,这就不能保证了。     孔融年老加上跪坐太多有点类风湿,雨季更加难受,所以也带着麾下众人,与孙坚为伴返回了北海。     至于短命鬼乔瑁,因为刘岱没有会盟逃过了一劫,但他走得太久没有回去,结果老家被一伙山贼占领,据说还自封为太守。乔瑁当然不能容许这种事情的发生,所以只能告辞返回镇压。     公孙瓒也好不到哪里,他和张飞的伤口因为阴雨的关系又发作了,痛不欲生的二人不得已下向袁绍请辞,返回幽州疗伤去了。     庐江太守张超和寿春太守张邈也好不到哪里去,刚走不久山贼严白虎就占领了吴郡,自立为吴郡太守,首先是拖住了刘繇和刘岱的后腿,让其不能北上会盟。之后更是出兵攻打寿春和庐江两地,显然是看准了张超和张邈两人不在。     接到军情之后两人哪里还能呆下去,二话不说带着众人告辞离去。和他们一起离开的还有张扬和王匡,原因也差不多,北方的草原又胡人入侵并州,而河内则有白波军攻打。     后面四人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这些敌人的幕后都有董卓的影子。无论是严白虎、占领东郡的山贼、白波军还是袭击并州的匈奴,都得到了董卓的认可,相关的任命文书会在他们打下这些地方之后送到他们手中。     如今,还呆在这里和匈奴面对面的,只剩下山阳太守袁遗、渤海太守袁绍、翼州刺史韩馥、济北相鲍信、豫州牧孔伷和兖州军张氏兄弟六个军队而已。     无论是出自公心还是私心,六方诸侯没有离去,在第六天雨过天晴之际,摆兵布阵,正式向匈奴兵发起了攻击。     。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 ,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