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机械时代的农耕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31、希望第(2/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小一你是文科生。你们的思维不一样,你的基础又很差。说起来,我之前也是文科生呢。后来因为数学学得太好了,才考进了农业部科研组,后来又被分配到这里。”     方品一的耳朵都快竖起来了,两只眼睛闪闪发光,“教我吧!杨叔叔!文科生怎么学数学……”     杨诺德见他这个样子,不禁又笑了出来。     方品一拿着一块笨重的旧式阅读器,一回家就钻到了书房里。     这是杨诺德在家里翻箱倒柜之后搜出来的学习资料,还是三十多年前杨诺德用过的。两个人研究半天才找了勉强合适的充电导线,使它能够正常运作。     杨诺德和方品一说,这套习题集是他当年从高中开始学数学时留下的。习题水平由低到高,记录着他学数学的过程。如果方品一能把上面的习题从头至尾做一遍,都学会,那他大概也可以将数学学好了。     方品一打开阅读器翻了前两页,发现习题确实很简单,由于里西欧给他补习了很久的缘故,有些题他只看一眼就会解了。     又翻了几页,随着习题难度的加深,方品一发现了问题的关键所在。也就是里西欧与杨诺德的思路差别。     里西欧解题强调简化,省去简单的步骤,只解关键的步骤。杨诺德的习题集,则是强调繁化,将每一布解题步骤详细地列出来,力求做到最细致。     这样一来,里西欧的解题虽然快捷,但是杨诺德的解题却更缜密,好理解。     方品一差一点拿着这本习题泪流满面。机械时代学文科的人太少太少,自己能碰上杨诺德真是缘分……     第二天,方品一顶着黑眼圈去找里西欧看这本习题集。里西欧也不得不承认,方品一跟着杨诺德学习,才算找对了人。     里西欧按照习题集,给方品一重新列出了学习计划。他把数学分成了许多板块,每个板块之见是独立的,这样方品一可以集中攻克。     “先学会立体几何和三角函数。这两个都很简单,大概占了二十分左右。然后再学解析几何,其余的部分,考试的时候就都选C吧……”     里西欧对自己的完美计划非常满意,但是方品一却不以为然。不知道为什么,每当里西欧给自己讲各种“都选C”的窍门,就让他觉得,自己还是个智障……     “说起来,”里西欧没察觉方品一的不满,继续查看光屏上的阅读器,“这个杨叔叔是很多年前的大学生高等数学竞赛冠军呢。”     方品一感到吃惊,“和你的奖一样?”     里西欧点点头,“那时的奖金还很少,但是获奖者可以被选拔入联邦政府的科研项目组。他大概就是那时被分到农业部的吧。”     方品一瘫在自习室的案台上,顿感压力沉重。如果两个冠军都教不好他的话,是不是他就真的没救了……连升学都不能,更不要说是操控实验基地里那种大型农作机械了……     接下来,方品一开始了头悬梁,锥刺股的苦读生涯。手里握着的不再是四书五经,而是阅读器里的习题集;嘴上念着的也不再是《诗经》与《楚辞》,变成了各种定理与公式。杨诺德的解题技巧非常实用好理解,一目了然到甚至可以通过背诵来硬性记忆同一类型习题的解题步骤。这样一来,方品一的学习效果,真得像杨诺德预期的那样,显著提高。     白天去学校上学,晚上回实验基地抽出半个小时的时间学习仪器操作,其余的时间都用来学习数学。     一个月以后,方品一迎来了阿德莱德的内部升学测评,同时他也从后种植的种子形状分辨出了它们的种类——黄瓜和葡萄。     作者有话要说:首先,感谢柳玲同学的加更地雷。     其次,文中数学的学习方法是我自己的经验。高中的时候数学最低得了三十几分,后来遇到一位专教文科数学的好老师,我才知道文科生学数学和理科生学数学,思维是不一样的。理科生求简求精求跳跃,文科生求明细求谨慎求直观最后化繁为简。最后高考的时候成绩129,那年学校前几名的样子。还在念高中的,数学不太好的同学可以自己研究一下自己的学习方法是不是有误。令:大学就没再接触过数学了,所以文中的大学数学内容的表述,就当它是个浮云吧。或者,求数学系的同学赐教,我把它改过来。     再次,明天(周日)的更新在晚上七点左右,大魔王们晚些过来看。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