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茅山九龙秘籍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零二章 美国第(2/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少数民族的宗教模式。

    在美国,佛教从陌生的亚洲异教信仰转变成现代的、世界性的宗教,并且能够融入美国社会,这主要归功于西方学术界所作的努力。在19世纪,当新到达美国的中国人在加利福尼亚新建的寺庙礼佛时,美国白人开始阅由研究印度古代语言的学者编著的书籍来了解佛陀。这些书通常把佛陀的教义描述为一种在哲学和道德思想方面有机结合的理论体系。佛教是非神论的,摆脱了神话和仪式,摆脱了迷信和巫术,强调道德行为和心理沟通的重要性。这和基督教信仰形成鲜明对照,较强调对造物主上帝的信仰,上帝是一个十分完美的形象,他神奇地复活了。基督教十分重视教堂仪式,强调虔诚和信念以及苦难。当然,佛教的一些教义是很难遵从的,如生死轮回以及如何摆脱生死轮回之苦实现涅槃,除了上面的只言片语,佛教的大部分内容是很亲切的,贴近时代的,它和科学的世界观非常一致,非常适应西方人的生活方式。简言之,当那些有叛逆思想的基督教徒和犹太教徒寻找另一种精神寄托时,佛教对他们来正是一种理想的选择。

    自19世纪开始的佛学研究已历时两个多世纪。现在的事实足以证明早期西方人对佛教的印象很少符合亚洲佛教的真实历史、教义和修行实践。在运用现代西方思想解佛教的过程中,到底忽略了多少难以解释的细节,或是轻描淡写、一带而过,现在已无从考证。运用现代西方思想研究佛教比研究其他哲学更具吸引力,更有影响力,因为在其过程中,经常要表述一些奇异、陌生的观点,这些观点,事实上是佛教徒倡导、记录佛教摆脱神话和仪式、迷信和巫术束缚的历史。

    最近,斯坦福大学佛教研究中心组织了一次为期一天的禅修活动,这是该中心设置的一个长期的研究项目。截至登记的第一天中午,已经有100人报名了,只能停止继续登记。报名者中,一些人只是对佛教觉得好奇,一些人毫无疑问是佛教修行者,但更多的似乎属于“佛教支持者”:他们被佛教的一些内容所吸引,感觉和它有某种相似之处,有一种精神上的认同感。

    在会议讨论期间,他们中许多人积极发言,但关心的重点不是学者们感兴趣的佛教历史和文化的内容,而是自由的美国人关心的话题,如生态学和社会正义等。更多人想和大家分享他个人对“什么是真正的佛教”、“佛教的价值是什么”以及“佛教应该怎样做”等问题的理解。这些人大部分是受过良好教育的、富裕的美国白人阶层。在整个禅修期间,我没有看到一个黑人或拉丁美洲人,只看到一两个亚洲人。“床边佛教徒”、“佛教支持者”等此类信仰并没有真正普及到这些人群。我们也需要一个亚类的名称:“自由佛教徒”——认同自己是佛教徒,但不归属任何佛教组织。我们还需要定义一种佛教徒:“客户佛教徒”——利用佛教组织,但不归属于佛教组织。

    “客户佛教徒”或许是所有类型中最值得关注的一类。在斯坦福大学组织的这次禅修活动中,约有一半参与者提前一时到,目的是参加由佛教僧人主讲的禅修前讲座,讲座是自愿参加的。参加讲座的这些人,至少在这次活动中,扮演的是“客户佛教徒”角色。由于佛教具有的“非宗教”的精神寄托这一临时功能,美国人认为参加与佛教有关的活动或修行感觉会更自由一些。

    如果不是犹太人,他们是不会参加犹太教的祈祷,同样,不是天主教徒,也不会参加圣餐活动,但是,参加佛教禅修却未尝不可,而且似乎是很自然的事。美国人经常想参加这样一些活动,比如,赛拉俱乐部组织的远足活动,在温泉度假胜地做按摩理疗,或参加高尔夫球诊所或投资研讨会。事实上,一些佛教组织就是依靠这些顺道前来的顾客增长收入的,并准备了一些节目来满足他们的要求。比如美国最有名的寺院之一,加州卡梅尔谷地的塔撒加拉禅修院,当它发展成一个净化心灵的旅游胜地后,就靠开展夏季禅修活动来维持生存的。

    …………

    虽然文扬知道,飞儿根本听不懂这些,甚至对这些毫无概念,但是,对于他来,仿佛,这一切,都是对着刘欣的。看首发无广告请到《》bsp;请分享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