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乱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满清之于中华:阉割了汉人的骨气廉耻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与蒙元简单粗野的*裸的"四种人"制度相比,满清推行的是"全方位的民族主义",即     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全方位的"民族主义",这种满清民族主义成为中国近代动荡和     举步维艰的重要原因之一,它的历史后果至今危害着中华民族(包括今天的满族)。{百度搜索读看看     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就不说了,因为没有什么好说的。对汉民族精神和文化的破坏     却是长远的。从文化角度看,满族在努儿哈赤时才创立了满文,但在入关后,清政府却     最重视利用文化精神武器统治汉民族,达到几千年来少数民族的顶峰。也达到对汉民族     精神文化破坏的顶峰,这首先表现在对汉民族自尊和民族传统的全面绞杀的剃发令。     "即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历史上,少数民族入侵、入主中原,如虽有"乱以氐、     羌、突厥、契丹、蒙古之风"(《孔子改制考》)但多被拥有悠久文化积淀的汉民族同     化。蒙元也曾试图改变汉民族的服装,结果成为元末汉族大暴动的重要诱因之一。清政     府的剃发令,让有着崇高自尊的汉民族改发易装,招致了强烈的反抗,仅江阴一县,为反     剃发起义,战死,自尽,被清军屠杀就多达17万人。全中国为反剃发而被清军屠杀又有     多少人,实难统计,剃发令不仅是对汉民族的极大污辱,更是对汉民族集体自尊和自信力     的毁灭性打击。直到太平天国时,号召起义的有力动员辞仍是"复我衣裳"!剃发令使汉     民族数千年的发式,衣裳传统陡然蒙难。"唐制衣冠荡然无存"还是其表,使汉民族从此     失去了骄傲,自尊,自信的精神境界,其影响无论怎么估价都不过分"此固我皇汉人种     为牛为马,为奴为隶,抛汉唐之衣冠,去父母之发肤,以服从满洲人之一大纪念碑也。百度搜索读看看更新最快)"(《     革命军》)。     比剃发令更阴毒的精神统治是祭孔,多尔衮刚一入关,就祭拜孔庙,一边杀人一边祭     拜孔庙,孔子的地位也达到"集千圣,等百王"的前所未有的"崇高地位",但这一切都是     假的,孔子后人曾请求保留延续3000多年孔家衣冠,"一乃旧制未之或改",但遭到清政府     的断然拒绝!清政府特别重视利用理学这一太监学说奴役宰制汉民族的精神。理学第一     次由在野成为官学,就是在异族入主中原的蒙元之时,做为非凡的政治家,忽必烈有着     敏锐的嗅觉,把理学做为官学,极有利于统治人口众多的汉民族。忽必烈并以"儒教大     宗师"的名义号令天下。但忽必烈的后代少有他这样的智慧,蒙元一朝,文治相当差劲     ,甚至连科举这一收买人心的举措也常常荒废。清则承继了蒙元的铁血政策,更比蒙元     大大的狡猾,使有清一朝267年"右文之盛,前古罕见"。     这右文之胜不仅表现在康熙的《举博学鸿儒诏》,特别的盛举是四库全书,有目的,有     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对汉民族英雄史进行空前绝后的荼毒,鲁迅先生说:"对我最     初的提醒了满汉的界限的不是书,是辫子,是砍了我们古人的许多的头,这才种定了的     ,到的我们有知识的时候大家早忘了血。"其实这大家早忘了血史,四库全书还是功不可     没的。清的手段大大的高明和阴毒,不是焚书,而是"全毁、抽毁、剜去之类的也且不说     ,最阴险的是删改了古书的内容",其目的非常非常的明确,即"永不会觉得我们中国作     者里面,也曾经有过很有些骨气的人"。应该说,经过清267年的精神奴役,清政府基本上     达到了使汉民族忘记血史,永不会觉得汉民族中有过很有些骨气的人的目的。在此就不转     录那些中国古书与被删剜套改的对比原文了,只要稍加对比,即足以令人惊骇,总之"清     人纂修《四库全书》而古书亡"!亡的岂只是古书,失去了的岂止是发式,衣冠,这是汉     民族精神传承的大断裂和大毁灭。清政府虽口唱"满汉一体"又特别特别的推崇理学但都     不过是用理学去奴役汉民族的精神,清统治者自己则清醒的很,决不喝理学这副毒药。康     熙训谕诸子"宜以时娴习骑射",即不许汉族尚武,但念念不忘训喻诸子尚武,对于个别     的经不住诱惑的迷途羔羊,沾染了汉族文人的不良习气的,则大加严惩。乾隆三十一年,     皇子永星在一幅题扇诗中落款"镜泉",被乾隆发现,大动肝火遂杖责并训谕皇子,不可     仿效汉人陋习而改变满洲世代淳朴,重骑射的传统,若任其发展则衣冠尽改(注意衣冠     尽改!)国体败坏,并告诫皇子师傅不可助长皇子重文之气。清统治者对汉族有骨气,有     独立自主精神的人是恨之入骨,象雍正那样不惜把吕留良挫骨扬灰。     到近代,满汉矛盾也成为阻止中国前进的一个重大阻碍和动荡之根源之一,第一次鸦     片战争时,八旗军队就曾和绿营火并,原因不用说就是长期种族压迫所制,太平军召令     起义的口号之一即是"兴复久沦之境","夫中国有中国之形象,今满洲悉令削发,拖一长     尾于后,是使中国之人,变为禽兽也,中国有中国之衣冠,今满洲另置顶戴,胡衣猴冠     ,坏先代之服冕是使中国之人忘其根本也""凡有起义兴复中国者,夷其九族,是欲绝中     国英雄之谋也"(杨秀清《奉天讨胡檄》),直到孙中山,从早期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到三*民*主义,其第一主义乃是民族主义。&qu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