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书画行的小仆没有像一般绿林好汉那样,手拿唐刀喊出“此路是我开,此树是我摘,要想从此过,留下买路财”之类之类的段子,但这事情落在江宁眼中,这书画行已经和那些劫匪无异了。
在这种境况下,谁要是真的花重金买下了这幅帖子,那不就是和冤大头无异么?
但看李隆基的模样,显然是当冤大头当惯了的。要知道,所谓精于书画诸如此类的名声,有时候不仅仅靠几幅传扬于天下的书画作品,还在于对于书画一掷千金的豪迈。
李隆基不缺钱,这事情上到女皇陛下,下到平民百姓全都知晓。李隆基需要养个好名声,这事情也是天下皆知,如今对面这个久谙京中风云的小仆自然也知道。
也正是因为这两个缘由,所以他才敢说出让李隆基自行出价这样的话。要知道,这种话不能对所有人说,这世上不缺乏不要名声只要财的无赖,若是真的碰上了,对方恐怕立马就会从怀里掏出一两银子,然后将书帖拿走。
江宁在一旁思付着,心想若这书帖是真的,一两银子易之的事情,师父肯定做得出来……
只可惜李隆基不是江如水,他还年轻,面皮还薄,他还需要养名,所以天下间的风评对他来说十分重要。他不是武三思,可以置天下之悠悠众口而不顾,众口可以铄金,可他李隆基还不是金。
所以李隆基看着那幅书帖,面色变幻着,不知是在暗骂这书画行的坑人,还是在盘算这书帖到底该值多少钱。
而旁边,那位面色苍白的中年男子却着急了:“买吧小王爷。买吧!”或许是因为激动,他的声音颤抖的厉害,他甚至还用袖子擦了一下额头上渗出的汗,颤声道:“就算是不送给梁王,自己藏着也是好的,这可是难得一见的真迹啊!真迹啊!”
很明显。这位中年男子也是个痴迷于此道的人物。他似乎在强行压制着自己的心情与身子,若非如此,下一刻他很有可能就会径直扑到那书帖上头。
李隆基早已察觉到了中年男子的存在,但是并没有打招呼。也没有介绍给江宁认识。因为他们都忙着,忙着惦记那幅江宁临出来的赝品……
倒是在一旁的江宁快要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她一方面看着书帖上自己曾刻意留下的几个破绽。心中暗自有些愤愤然的想着,这么明显的破绽,你们这些所谓的精于此道的人。怎么就看不出来呢?可使另一方面,她心里却隐隐有些希望有人花大价钱将自己临仿的作品买回,毕竟是自己临仿的处女作,就算卖得的钱财不归她所有,这心情也总是不同的。
而这个时候的李隆基紧抿着毫无血色的薄唇,仿佛下定了决心一般,将手伸向案上的竹牌。
“一千斤黄金。”李隆基沙哑的念出声。并不大的声音在花厅中回荡,角落中正煮茶的少年微微颤了颤摇扇的右手。空气中铺洒而开的高山流水的调子在不经意间多了个滑音。
站在那里的中年男子,面上开始显示出一抹兴奋的潮红,反衬在苍白无比的脸色上,显得有些狂热与突兀。
一千斤黄金,足够十万大军半年的军粮,这样的出价太豪阔了些。本朝以来,还从未听说过有谁人花这样大的价钱,来买一幅前人的字画……当然,花费大力气倒是有的,比方说高祖爷爷是如何骗得《兰亭》到手的……
但那都是轶闻之事,真假与否做不得数的,而这一次,却是确确实实在眼前发生了。
就连对金银没什么概念的江宁,都意识到了这出价的高昂,心中的矛盾愈发激化了。
那小仆似乎也被这一掷千金的豪爽而震惊了一瞬,但他毕竟是专业人员,按江宁的想法,这样的趁火打劫他应该是做惯了的,所以谓之于专业。
很快的,那小仆收敛了些激动的心情,感觉了一下自己发紧发涩的喉咙,颤声道:“小王爷说是多少,那便是多少。那就,成交?”
李隆基暗自咬了咬牙,放在案上的双手都开始明显的颤抖,而那“成交”二字,眼看着就要从他的牙缝里被挤出来。
“别买啊!”心里经历了极大的挣扎后,江宁终于下了决定,猛地拍了桌子,“这书帖是假的,是赝品。”
话猛地出口,却没有江宁所期冀的满座哗然,然后请教般看向自己的结果。事实上,这个时候的其他人似乎都把江宁当成了空气,仍旧继续着他们兀自的交易,就彷如根本没有听到江宁喊出的话语一般。
李隆基跪坐在那里的身子已经完全挺直,拄着桌案的双手不知用了多大的力道,连案上的茶盏都开始轻微的颤抖。他对那个小仆说道:“拿纸,我给你写个条子,明儿你就可以去相王府上清帐。”
旁边立着的那个中年男子也没有对江宁的话产生丝毫的反应,反而因为快要亲眼见证这历史性的一刻,而变得愈加激动与亢奋起来。
另一边,已经有眼疾手快的小仆去拿纸磨墨,只要李隆基白纸黑字的写下了付账的条子,这一掷千金的冤大头,他可就当定了。
可问题是,江宁都已经开口喊出这是赝品了,李隆基仍旧无动于衷。
其实在场的人并非没有听到,只是他们太过于相信自己和对方的判断,对于这个小丫头的看法,他们自然不会太过放在心上的。
赝品嘛,是个喊起来很铿锵有力的字眼儿,偶尔喊一喊,很正常,很正常。
小丫头不怎么喜欢这种被无视的感觉,心中更是有些不舒坦,她不由得心想着:我都这么牺牲自己的临仿处女作,只为了帮你省点钱,你竟然这样无视我?
但江宁是那种认准了什么就会做到底的人,所以她并没有就此沉默不语,等着看李隆基做冤大头,她反而站了起来,走到那书帖旁,伸手指向了一个她临仿时卖的一个最大的破绽。
“陆探微早期的字如浮云流水畅快淋漓,这个‘期’字虽然极得陆探微的神韵,却不免有些形销骨立,倒是应了他后期‘笔迹劲利,如锥刀矣’的评语。你们不觉得,这个字的变化太过突兀了么?”
江宁站在那里,不急不慢的娓娓道来,竟有了一分指点江山的味道。
“还有这个‘兮’字,来势汹汹,雷霆万钧,可到得尾部,去势却是顿失光芒,气色为之一滞。更要命的却是这一笔上钩,明显与这个字其它地方的墨色不同,分明就是后来补上的。你们觉得,以陆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