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名门纪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百五十一章 阴云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个字条是高煜写的,他不知遗有什么办,先于朝廷得州的战况,又或刘公公和王通怕形势不稳,刻意隐瞒。高煜本就是军中之人,他既然写了这个字条,又冒着风险让公主亲手交给涵因,说明这件事必然是言之有据的。

    自己记忆中的历史,安史之乱规模相当浩大,这一次安禄山却是以农民起义军的姿态出现于这个时代。没有三镇节度使的势力,恐怕安禄山不会有那么强大的实力,但所引起的动荡仍然惊人。

    涵因不禁感慨,人才就是人才,只要有一点机会,他们还是能达到常人所不及的成就。

    涵因握着这张字条,坐在窗边思考良久,最后抬起头来,将字条在登上点燃,对着外面说道:“云际,进来吧,这次就靠你了。”

    云际不知什么时候,闪进了屋子,站在涵因的身边,涵因对她细细的交代了起来。

    次日,不知道是王通蓄谋已久,还是前一日嘉宁长公主的态度惹恼了太后,驸马高煜被免了禁军统领的职务。新接任的禁军统领不知道是王通的人还是刘公公的人。再一日,徐州州府被安禄山攻陷的消息就传了过来。更令朝廷重臣震惊的是,陈成真的投降了安禄山,并且在这次攻打徐州的战争中为了安禄山@了功一时间官们纷谩旦陈成悖逆朝廷、忘恩负义,然而这种“群情激奋”还是掩盖不住洛阳上下不安的情绪,叛军攻克州府在大隋一百多年的国祚中尚属首次。

    刘公公召集了重臣商议,有不少人主张尽快调西北军平乱,但也有人认为应该就近调幽州军,而且上一次高句丽元气大伤,应该不会有余力大举入侵。于是,王通以顾命大臣之名调幽州军去平乱。

    还有人建议赶紧回长安,毕竟从东到洛阳,仅有一道虎牢关但是在洛阳和长安之间还有潼关和函谷关。然而这个提议却被刘公公和王通搁置了。

    涵因今天的情绪有些急躁,连画了两幅兰花,都被她团掉了,书也看不进去煮茶的时候,风炉都快把水熬干了,她也没有把茶投进去,而是握着茶碾,愣在那里想事情,还好紫鸢进来收拾的东西才没把茶壶烧坏。直到晚间,云际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在寝室门外敲了敲那雕花的扇门:“夫人,我回来了。”

    涵因本已经躺在了床上,竟亲自汲着鞋下了床,把门拉开,让云际进了屋,随即关上门,问道:“如何?”

    “见到了文妈妈,她现在也有人盯着不过她还是有把握出去跟师父联系上。”她口中的“师父”自然是指霄云。

    涵因点点头:“我让你打听徐州叛乱的事情,问文妈妈了吗?她那里还有什么消息?”

    云际便文妈妈告诉她的徐州州府被安禄山军攻陷,陈成投降以及高煜已经被免职,刘公公和王通商议后决定调幽州军平乱的事情全部转述给了涵因。

    这些事情早就传遍了,不需要特别打听,只是涵因被刘公公刻意阻断了消息,所以并不知道外面到底情势如何。

    云际擅长潜伏,可以避过刘公公安置在涵因宫内外的耳目,但涵因一直没有用她跟外面保持联系,毕竟刘公公的人实力不差人又多,一两次可以躲过去,次数多了难免被发现,那样的话,涵因最后能动用的手段就没有了。

    这一次涵因知道事情非同寻常,再并非普通的朝堂相斗,而是关乎整个国运,也关乎李湛甚至她和孩子们的命运因此涵因不惜让云际出动,一定要掌握外面的消息,早作准备。

    最后云际说道:“妈妈联络上了师父,会想办法给我们信儿的

    涵因点点头:“现在是特殊时期,你行动一定要小心。”

    云际点点头,便下去了。

    涵因却一丝困意全无,她的脑子不停转动着,披着衣服,在屋里走来走去,不停的搓着手,她并不冷,却因兴奋浑身发颤。看来刘公公和王通早就知道这件事了,为了防着高煜趁着人心浮动的时候对他们动手,所以先急着收了高煜的兵权,然后再借着大典宣示正统,稳定人心。

    这绝对是一个机会,陈成率领的三万精兵被安禄山大败就给河北的反贼极大的鼓舞,河北的局势愈发混乱了。而因为杨即位不到一个月就驾崩,朝廷各势力忙于在新老交替中争斗,根本就没能做出有效的反应,导致安禄山有了喘息的机会,他最终说服了陈成投效于他,并在陈成的帮助下组建了一支相对精干的军队,最终攻克了州府。

    这件事给朝廷的震动是巨大的,之前天圣教也占州府,但是地处偏远,而且并非正面攻打下来的,而是跟●的人里应外合拿下,并且天圣教很快被扑灭,影响力毕竟有限,但是这一次不同,徐州是被强攻下来的,安禄山那堆乌合之众现在已经今非昔比可以与朝廷的正规府兵相抗衡了,虽然府兵早已经因为**、吃空饷等等原因战斗力下降得一塌糊涂,但是在那些普通的农民眼里,根本不敢跟他们对抗,而安禄山却将他们击败,让那些原本只是想跟着混一口饭吃的人们看到了希望,同时也吸引了一些不得志的野心家们。

    接下来的事态发展,就要看幽州军能打败安禄山。如果能够顺利剿灭安禄山,朝廷的威信也大受打击,河北和中原的混乱还会持续,刘公公、王通也只能和李湛合作,到时候就要和他们谈条件。

    如果幽州军失败了,那么整个局面就会完全失控。安禄山如果能够战胜辽东精锐部队,一定会信心倍增,况且从徐州到洛阳,几乎是一马平川,除了虎牢关,几乎无险可守,他一定会很快来攻打洛阳。而且各地早已不稳,安禄山声势大涨,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其中。如果出现这种情况,谁也知道之后会发生什么。战争跟政治不一样,政治是可控的,战争的结果却难预料,政治可以妥协交换,但是一旦付之于战争,就再无商量的余地,一切都由输赢决定。

    涵因也再无任何把握,最终的结果由李湛的实力决定。

    幽州现在的守将是封常清,也是骁勇善战之人,上一次杨煦东征他便是gt随出征将领之一只可惜dx煦有ck@bb争经厶幺看过几本兵书,却非要立下不世武功,反而导致大败,东征之后,封常清就驻守幽州,防范高句丽的威胁。好在高句丽也被这场战争搞的元气大伤,也没再惹出什么事来。

    涵因对安史之乱印象最深刻的几个名字就是安禄山、史思明、哥舒翰、郭子仪,至于封常清是不是名将,战绩如何却没有多大印象了。所以她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