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龙寺的寺院极大,要是别的地方,他还真有可能找不到,但惟独这牟尼堂他日前已经来过,倒是认识,他轻功极高,内力深厚无边,专挑屋檐走避,避开天龙寺的僧众,少顷,便来到了牟尼堂所在,由天窗翻进来,轻巧的落在横梁之上,底下六大高手齐聚,竟无一人能够发觉。
马二甲悄悄的俯身下望,只见保定帝已经剃度为僧,段誉一身红光,显然是吸收了天龙寺几大高手的部分内力,当此他的内力之强,纵然不如马二甲这般深不可测,却也当在绝大部分的顶尖高手之上,便是那鸠摩智,也未必能够与之比拟!
只听那枯荣大师道:“那大明轮王说不定仿晚便至,本因,你将六脉神剑的秘奥传于本尘。”保定帝既然剃度,即便是暂时的,也有了自身法号,正是本尘!本因道:“是!”指着壁上的经脉图,说道:“本尘师弟,这六脉之中,你便专攻‘手少阳三焦经脉’,真气自丹田而至肩臂诸穴,同清冷渊而到肘弯中的天井,更下而至四渎、三阳络、会宗、外关、阳池、中渚、注液门,凝聚真气,自无名指的‘关冲’穴中射出。”
保定帝依言连起真气,无名指点处,嗤嗤声响,真气自‘关冲’穴中汹涌并发。
枯荣大师喜道:“你内力修为不凡。这剑法虽然变化繁复,但剑气既已成形,自能随意所之了。”
本因道:“依这六脉神剑的本意,该是一人同使六脉剑气,但当此末世,武学衰微,已无人能修聚到如此强劲浑厚的内力,咱们只好六人分使六脉剑气。师叔专练拇指少商剑,我专练食指商阳剑,本观师史练中指中冲剑,本尘师弟练无名指关冲剑,本相师兄练小指少冲剑,本参师弟练左手小指少泽剑。事不宜迟,咱们这便起始练剑。”
他又取出六幅图形,悬于四壁,少商剑的图形则悬在枯荣大师面前。每幅图上都是纵横交叉的直线、圆圈和弧形。六人专注自己所练一剑的剑气图,伸出手指在空中虚点虚划不止。
马二甲占据了最好的地理位置,一时之间,六脉神剑就这么直接摆在了他的面前,他先向悬在枯荣大师面前壁上的那张经脉穴道图望去。只看了一会,便觉自己右手小臂不住抖动,似有什么东西要突破皮肤而迸发出来。那小老鼠一般的东西所要冲出来之处,正是穴道图上所注明的‘孔最穴’。
这一路‘手太阴肺经’他自然也是练过的,壁间图形中穴道与裸女图相同,但线路却截然大异。顺着经脉图上的工线一路看去,自也最而至大渊,随即跳过来回到尺泽,再向下而至鱼际,虽然盘旋往复,但体内这股左冲右突的真气,居然顺着心意,也迂回曲折的沿臂而上,升至肘弯,更升至上臂,真气沿着经络,归入丹田,不多时,他便导气归墟,这一路少商剑气他已经练成了!
练成一路六脉神剑之后,马二甲只觉得一股气流在手臂中这么流来流去,随心所欲,甚是好玩。牟尼堂三僧之中,他觉得本相大师最是随和可亲,于是便侧头去看他的‘手少阴心经脉图’。只见这路经脉起自腋下的极泉穴,循肘上三寸至青灵穴,至肘内陷后的少海穴,经灵道、通里、神门、少府诸穴,通至小指的少冲穴。如此缓缓存想,一股真气果然便循着经脉路线运行,只是快慢洪纤,未能尽如意旨,有时甚灵,有时却全然不行,料想是功力未到之故,却也不在意下。
只半日工夫,马二甲已将六张图形上所绘的各处穴道尽都通过。只觉精神爽利,左右无事,又逐一去看少商、商阳、中冲、关冲、少冲、少泽六路剑法的图形。但见红线黑线,纵横交错,头绪纷繁之极,但他既然一心好学,自是耐下性子,将这六路剑法一一默记于心,内力运转之间,堪堪练成!便在此时,鼻端忽然闻到一阵柔和的檀香,跟着一声若有若无的梵唱远远飘来。
一闻之下,马二甲不由得精神大振,知道是鸠摩智来了,连忙稳定自身气息,鸠摩智武功之高,还在天龙寺一众高僧之上,自己须得小心,被发现了还真是有些不好解释呢?转过念头,马二甲又想,鸠摩智这家伙很会搞形势主义,出场秀搞的很夸张,往天龙寺送张拜贴都是用黄金打造的,字也是白金镶嵌。来的时候又是梵唱,又是檀香的,搞的跟佛祖驾到一般。
他兀自凝神,只听下方枯荣大师说道:“善哉,善哉!大明轮王驾到。你们练得怎么样了?”本参道:“虽不纯熟,似乎也已足可迎敌。”枯荣道:“很好!本因,我不想走动,便请明王到牟尼堂来叙会吧。”本因方丈应道:“是!”走了出去。
本观取过五个蒲团,一排的放在东首,西首放了一个蒲团。自己坐了东首第一个蒲团,本相第二,本参第四,将第三个蒲团空着留给本因方丈,保定帝坐了第五个蒲团。段誉没有坐位,便站在保定帝身后。枯荣、本观等最后再温一遍剑法图解,才将帛图卷拢收起,都放在枯荣大师身前。
因为担心待会儿交起手来,枯荣大师让段誉坐到自己身前,以便保护他周全。霎时间牟尼堂中寂静无声。
过了好一会,只听得本因方丈道:“明王法驾,请移这边牟尼堂。”另一个声音道:“有劳方丈领路。”单听这声音倒是亲切谦和,彬彬有礼,绝非强凶霸横之人。听脚步声共有十来个人。听得本因推开板门,说道:“明王请!”
鸠摩智道:“得罪!”举步进了堂中,向枯荣大师合什为礼,说道:“吐蕃国晚辈鸠摩智,参见前辈大师。有常无常,双树枯荣,南北西东,非假非空!”只这一句,便道破了枯荣大师的参修的枯荣禅功的来历,闻说世尊释迦牟尼当年在拘尸那城娑罗双树之间入灭,东西南北,各有双树,每一面的两株树都是一荣一枯,称之为‘四枯四荣’,据佛经中言道:东方双树意为‘常与无常’,南方双树意为‘乐与无乐’,西方双树意为‘我与无我’,北方双树意为‘净与无净’。茂盛荣华之树意示涅般本相:常、乐、我、净;枯萎凋残之树显示世相:无常、无乐、无我、无净。如来佛在这八境界之间入灭,意为非枯非荣,非假非空。
枯荣大师数十年静参枯禅,还只能修到半枯半荣的境界,无法修到更高一层的‘非枯非荣、亦枯亦荣’之境,是以一听到鸠摩智的话,便即凛然,说道:“明王远来,老衲未克远迎。明王慈悲。”
鸠摩智道:“天龙威名,小僧素所钦慕,今日得见庄严宝相,大是欢喜。”本因方丈道:“明王请坐。”鸠摩智道谢坐下。
马二甲循声望去,只见西首蒲团上坐着一个僧人,身穿黄色僧袍。不到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