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添力长高了,象一棵渐渐长大的小树已初现挺拔的身姿了。比起刚来的时候,添力不再拘束,畏缩。他自信而洒脱。
转眼,添力就要报考大学了。
添力报考大学志愿的时候。肖平生竟然破天荒第一次由乔澜陪同,去学校见了添力的老师。回到家后,父亲珍重地宣布:“添力,你的第一志愿就报Q大。”
Q大?添力的心里一震。尽管老师曾经说过,凭他的成绩可以报考国内的任何一个大学。但是他仍然没奢望过Q大,那是全国最顶尖的大学,他从来没有敢报那么大的奢望去北京上大学。他的愿望是读一个省里的重点大学就行了。离家近花费也小,再说Q大要上五年,比别的学校多读一年。添里希望早点毕业,独立,挣钱,然后把妈妈和妹妹从农村接到城里来一起生活。
“就报Q大吧。” 乔澜说,“这是你爸爸年轻时的梦。现在,他希望你能帮他把梦圆了。”
添力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天,肖平生哭了。在添力的记忆里,父亲从没有如此动情过。父亲搂着添力的肩膀。和父亲站在一起,添力才发现自己比已父亲高出了半个头。以前那个高大威严的父亲这时候竟然只是一个渐渐老去的半大老头了。父亲这时在添力的心里,已经不再象往日那样的威严和冷峻,变得温和柔软的许多。
那天晚上,当肖平生平静下来以后,他和添力做一一番认真的长谈。显然,肖平生为这次谈话已经等了很久了。坐下之后,他没有丝毫犹豫,直奔主题:“添力,你现在终于长大了。家里的事情,我需要跟你有的交代。这些事是关于我和你娘,还有我和你阿姨的……”
这是添力第一次原原本本听到他爹的故事:
肖平生象添力这么大年纪的时候,也象添力一样,有一个梦想:上大学,跳出农村,当一个城里人。那时候,他是县一中的高才生。他高中时的班主任曾经这样鼓励过他:“好好的学习,凭着你的聪明才智,你可以考上Q大。那是工程师的摇篮。以后你会成为中国最出色的工程师。”Q大是肖平生人生的第一个目标,肖平生一直为实现这个美好的愿望而刻苦学习。
然而,肖平生他高中毕业的那年正是1966年,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全国的高考停了。肖平生唯一的一条跳出农门的路被突然间截断了。他背着行李,从县一中回到了乡下的老家。站在村头,想到今后自己就要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重复着自己爹娘那贫穷而劳累的一生时,肖平生心里充满了悲愤和绝望。回到家乡过上了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单调无望的日子。每日里面朝黄土背朝天,做那他早已不熟悉的农活。一天天下来腰酸背痛,生命仿佛同着体力的一起一点点地消蚀。更痛苦的是那种挥之不去的沮丧无助的感觉。
肖平生的爹娘并不能理解他:既然祖祖辈辈都是这样过下来的,为什么偏你要觉得委屈?身边的乡亲们带着嘲弄的神态看着他,就算你是个秀才那又怎样?你那一肚子的墨水能当粮吃,还是当水喝?爹娘的认命,和乡亲的轻视,让肖平生更加痛苦和孤独。他无助绝望,但他依然不愿意把自己混同于一般的乡亲。而他保持与众不同的最简单、也是他唯一能做的方式就是读书。家里的书籍缺乏,没有别的书供他消遣。他就读他的中学课本。课本里的每道习题他都反复做过。直到那些题都刻在了他的心理。在他的乡亲面前他显得固执、迂腐、可笑。
到了男大当婚的年龄,肖平生根本没有兴趣去追求爱情。在他看来,在那块土地上男婚女嫁,只不过是过着和动物并无二样的生活,所有的男欢女爱,也只不过是生命繁衍的需要。但是当时的大队长却看中肖平生,亲自上门让他当女婿。大队长对肖平生许诺:如果当了他的女婿,他马上安排肖平生当民办老师。肖平生就不用在去田里和大家一起劳作了。说起来大队长在那时应该是独具慧眼,看出了肖平生的与众不同。而肖平生为了逃避劳动,回归到教室里,就真的娶了大队长那毫无特色的女儿。结婚以后,肖平生如愿以偿地过上了他那与众不同的读书人的生活了。后来他们就有了儿子添力和女儿添香。他这一辈子,似乎都会消磨在那间乡间破败的教室里了。
在肖平生回乡当农民十一年后,他的生命再次出现了转机。当年恢复高考的消息,给他带来的巨大的冲击和新的希望。久违了的命运之光终于照到了他的身上。他没有丝毫的犹豫,没有同任何人商量,就作出了这个决定:考大学。然后就是心无旁骛,头悬梁锥刺骨的复习。然后是义无反顾、没有一丝留恋地走出了乡村,走进了大学,终于实现了十几年前的理想。
在那时候,大学里和有他相类似的家庭的人并不少。有的人一进大学就迫不及待地就要与“糟糠”们离婚。搞得“秦湘莲”们闹到学校寻死觅活的。但是,肖平生却没有提这件事。那时他是学生,没有精力,也没有条件去处理这件事情。他要首先在城里站住脚。但是他心理很清楚,他是不会再回那个家了。他和添力娘本来就不是一条道上的人,现在只不过是各归各的路了。似乎为了彰显自己的决心,在四年大学中,肖平生仅回过家一次。
大学毕业以后,他顺利分到了省城的某国家机关工作。这时,他向添力娘正式提出了离婚。添力娘自然不同意,寻死觅活。闹得不可开交。这时候,他当大队长的岳父已经去世了,岳母家,现在是小舅子当家。肖平生便收买小舅子,让小舅子帮他说服了添力娘。添力娘不得不同意离婚。她只有一个条件:不管什么时候,肖平生都不能丢下这两个孩子不管。孩子,他当然要认。他们也是他的骨肉。他不能让他们在这个穷乡僻壤窝一辈子。但他那时刚在城里脚站稳,没有条件。离婚的时候,他们就达成了协议。添力娘先带着孩子们,肖平生每月寄钱给他们。等孩子长大了,他接孩子们到城里去,接受好的教育。然后象他们的爹一样上学,跳出农门。
肖平生在与添力娘离婚一年后,经人介绍认识了乔澜。那时乔澜从师大毕业以后就留校当了老师,是一个单身母亲,带着艳阳住在师大的单身宿舍。他们的结合平淡无奇。两个平凡的人,都希望有个安定的家。彼此觉得合适,就走到一起了。不能说他们之间没有爱情。但与其说那种爱情是恋爱时所产生的激情,不如说时以后家庭生活中渐渐产生的那种相濡以沐的依恋。肖平生很感谢乔澜的善良和宽容,更感谢她为添力的成长所做的一切。
添力和父亲交流以后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