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清穿之康熙风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告老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不管明珠的告老折子引起多大的风波,至少毓庆宫还是平静如昔,倒不是胤礽对一切都尽在掌握中,而是他在忙着另一件事。     胤礽笑着看向站在他面前的人,道:“淮安府虽然不如杨州等地繁华锦胜,却也是至关重要的地方。你做过一任知府,这次正好给你捡个便宜,不用重头来过。河道总督的人选年前就会决定下来,不过你们并无多大的牵扯,到任后就你安心做事,不会有人特意为难你的。”     站在中间的男子,已经被岁月雕琢出如刀刻的英朗线条,双眼比起以前多了几分沉稳,宛若旧年的陈酿散发出独特的光泽,他亦笑道:“奴才明白,谢您关心。”     胤礽扭头望着窗外开得明艳的牡丹,突然问道:“图雅哈,你跟了我,有多少年了?”     男子——图雅哈一愣,在心中很快就算了起来:“约莫有二十年了。”     “是啊,一晃眼就二十年了。”胤礽感慨地说着,“这么多年,我一直将你外调,你可怨我?”     图雅哈熟知他的脾气,并没有像常人那般诚惶诚恐,反而思索了好一会儿,才说:“奴才应该谢主子恩典。若不是有您的意思,奴才这一辈子只会困在这小小京城,哪有机会四处闯荡,见过许多人终其一生都遇不到的事儿。”这话他说得是真心实意,他确实很感激太子。     胤礽闻言一笑,却是道:“等去了淮安府后,每个月给我递个请安折子,说说你在那边的事儿。虽说这次是平调,可云南和江苏到底是两个地儿,风土人情多有不同,你多多留意。”     图雅哈点头:“自是如此,每月必不会少,请主子放心。”     胤礽递给过一张纸,示意对方收下,嘴里说的话却是偏了个大老远:“对了,赫舍里家如何?可缓些了?”     收下资料,图雅哈很是好奇太子手中所要注意的事项和官员名单是如何整理出来,但他有明白很多事情不是他能问的,因此只是道:“除了刚开始有些不习惯外,现在已经好多了。阿玛前些日子来信,说他会时不时地去郊外骑马踏青,偶尔还去山里打猎,身子比起以前好得多了,他还让大哥将刚满两岁的小侄子送去奉天,打算亲自教养孙子。”     打从心里说,他也希望自家阿玛可以平平安安的安享晚年。想到最近传得沸沸扬扬一事,他便问:“太子爷,明相告老辞官一事,您觉得会是真的吗?”     这也是所有人的疑问——明珠是不是打算来个以退为进?毕竟,明珠的履吏就摆在那儿,要让人相信他是心甘情愿地退出朝堂,确实是有点难度,最起码满朝文武有八成以上是不信的,剩下的两成则是持中立态度。     胤礽道:“管他是不是真的,横竖跟我们都没有任何关系,以不变应万变就是了。”这种老臣子的请辞还轮不到他开口,所以他就索性从头到尾闭上嘴,不予任何评论。     图雅哈琢磨了一下太子的话,点头称是,准备回去就将这句话跟大哥他们提一下,让家里人别太急燥了。     随后胤礽又问了几句,便让图雅哈离开了。     胤礽抓起一个麒麟吐珠的玉镇纸把玩着,低声喃道:“河道,贪墨,来而不往非礼也,是时候收网了。”     自从明珠上了第一道告老的折子后,康熙留中不发,不说同意也不说不同意,吊得人心里七上八下的,明珠一反平日的圆滑,每隔七天就要上陈一次,最后,在上疏了三次后,康熙终于朱笔写下“准”这个鲜红的大字。     明珠知道后,总算是松了一口气,他还真怕在他走之前还被康熙拿来当磨刀石,不过借着这件事,估计康熙已经察觉或者掌握了不少朝中的动向,有点发冷,也有点理应如此的感觉。     趁着还有时间,明珠叫来他的儿子们仔细地嘱咐,大意不外于太子地位还是很稳的,你老子不在了,以后行事多思多想,其他人的单独邀约什么的,别随随便便就应下了,自已多长个心眼之类的话。     儿子们听话地应下了,彼此心知肚明,这个“其他人”指的就是皇子们。明珠一生的浮浮沉沉,他们全部看在眼里,其实他们也不愿意明珠去掺合,现在明珠乐意退下,做儿子的心里自是高兴。     从龙之功,并不是这么好拿下的,弄个不好,全家都得死翘翘。皇帝不舍得杀儿子,但是对大臣可不会手软。     明珠的行动力很快,交接好一切事务,再向皇帝表明了一回自已的心意后,他就拎起早就收拾好的包袱,在几个身手不错的长随护送下去了江南。     西暖阁,康熙收回眺望着天空的视线,问:“明珠,可是启程了?”     一名类似于侍卫打扮的人答道:“今儿辰时就已经出发了。”     “恩,派人跟着,记住,不准打草惊蛇。”     “嗻。”     康熙一顿,又问:“诸皇子最近的动向如何?”     “回主子的话,直郡王除了每日去兵部点卯,一直都是闭门谢客,没有见外人。诚郡王倒是跟一些官员有来往,其中有工部侍郎……内大臣……还有,江苏学政……等,其中,诚郡王邀九阿哥去府上做客数回。另,四贝勒忙着整理吏部陈年旧案……”说完前几个,停了一下,“八贝勒在理蕃院琢磨策旺阿拉布坦遣兵一事,并不多得见,不过八贝勒和简亲王世子、裕亲王世子交情甚好,期间往来了好几回。”     康熙扶摸着窗棂,道:“老九不是成天跟老八、老十腻一块吗?怎么现在反而跟老三粘乎?真是奇了!”     那人头压得很低,置若罔闻。康熙也没有想让他回答,手一挥就让人出去了,不过想起刚才的话,眉头还是皱了一下,雅尔江阿和保泰什么时候跟胤禩走得这般近?他将胤禩调去理蕃院,是不是有些操之过急了?     胤禩放下手中的卷宗,对屋里的其他人道:“今天先这样吧,时辰不早了,各位先回府休息,明日再议。”     好几名官员起身一一拱手行礼,退了出去。这时,胤俄风风火火地闯了进来:“八哥,你今儿有空不?我有些事想找你商量。”     人还没走完,于是又是一阵见礼,等到屋里只剩下他们两人时,胤禩才挑眉问道:“你以为这是你家院子,说来就来?以后悠着点,别让人一状告上金銮殿。”     胤俄不好意思地摸了摸光秃秃的前额:“我又不是故意的,只是急了点,一时忘了。”     胤禩将手中的资料整理好,起身道:“走吧,找个地方说话去。”     半个时辰后,他们已经坐在某个包厢中,胤禩抿了一口茶润喉,道:“你不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