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礽(现在开始全部改叫胤礽)按照清宫规矩先去乾清宫向康熙请安,在那里遇到来前来请安的大阿哥胤褆。请完安后,两人一起退出乾清宫,路上只寒暄了几句客套话,直到分岔路口,大阿哥便主动向胤礽行礼告退前往兆祥所读书。
看着胤褆远走的背影,胤礽在原地站了好一会,这才赶往无逸斋。这几年,因着他的刻意经营,他和胤褆的感情还算不错,特别是在小时候,胤褆对他可真算得上是有求必应。可惜随着大家的年龄渐长,再加上有些人的故意挑拨,近一年来两人的关系倒是没有以前那般亲密。想到这里,胤礽微微眯起双眸——开玩笑,他花了这么多心思在胤褆身上,还没看到结果就要前功尽弃?不可能。
步入无逸斋后,胤礽将手中的暖炉和身上的斗蓬递给站在门口侍候的太监,走到他平日里读书的位置前坐下,开始复习前一日的功课。
在外人看来,小小的太子殿下正在很勤奋地复习着功课,如此这般,着实堪为一国储君风范。事实是胤礽在默默背诵课文的时候觉得自已特别的倒霉催。以前曾听人说过某些网站会写些穿越小说,很多主人公不但拥有超多能力,还混得风生水起,将军算什么,一国之君是手中之物,直接成神那根本就是小CASE。怎么到了他这里,一切都必须从头学起?不学?可以,除非他不介意做文盲。
成为科尔塞里•斯莱特林的那一世,在知道他出生的那个国家叫做英格兰时他还是很高兴的——最起码语言是不成问题的,说不定还可以混过神童做做,结果在那个时代人们说的是古英语。学完了古英语,他又得继续学古拉丁语,古德语,以及那闻所未闻的塞尔维亚语,不然的话根本看不懂那些魔法书籍,除此之外,还得学会如何用鹅毛笔写出一手漂亮的字母圆体字。等到他将该学的东西学完了,却被炸来了这个封建王朝,然后又得重新学起繁体字和毛笔字,哦,还多了满文和蒙文。他该庆幸他来到的清朝,这里的人大多数交流都是用汉语吗?否则他又得重新从聋哑儿童做起。
背完了昨天的功课后,胤礽丢开手里的书本,抓起桌上的毛笔开始练习写大字。前些天那位汤斌可是评价过他写的字“方正规矩,飘逸有余,然风骨大气远有所不及“。估计是他上一辈子写圆体字所带来的影响,鹅毛笔写出来的字体一向是以飘逸轻灵为主,论沉稳大气自然是比不上中国的毛笔字。所以现在一有空,他都会抽出时间来练习写字。身为父亲的字体足以称为大家,他这个做儿子的就算做不到奋起超前,但也不能落得个不堪评论吧。
胤礽拿起刚刚临摹好的一张字帖细细地看了一下,心里评道:腕力不足,笔划间略有呆滞,字体结构倒是比以前有进步,要想拿得出手还是得继续努力练习。
就在这时,他的伴读图雅哈(索额图之子,就是野史中和原太子有暧昧的那一位。我查不到名字,自已取的)瞅了个空,轻轻上前说道:“太子爷,师傅们来了。”
胤礽抬头看了看门口,“恩。这些帮我收好。”说罢,将手中的东西一并递过去。
“是。”微打了个千,图雅哈快速地上前接过并将太子桌上其余的纸张收起来,然后拿出待会要用得上的书本摆放整齐。
图雅哈今年刚满七岁,但是为人细心谨慎,又懂得察颜观色,因此胤礽对他还算得上满意。而他的另一位伴读也是朝中大员之子,姓钮佑禄氏,名巴禄,正是孝昭仁皇后的族人,可惜这位皇后也是个不走运,刚行皇后册封礼半年便去世了。这位康熙继后和胤礽之间的关系有些尴尬,但是礼节上都还过得去。
一群老师走了进来,等到向胤礽行了臣礼问安后才全部站在东侧。
负责教导胤礽汉文的师傅先行走出来跪在他面前,双手捧着书本让胤礽将昨天所教的课文背诵一遍并解释自已的看法。直到胤礽一字不错的讲解完后,师傅才会教导下面的课文,当然,全程都是跪着的。每当进行到这里的时候,胤礽心里都觉得怪怪的。先不提现代中国的尊师重教,仅仅在西周就已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说法,到了汉唐时期,皇子们更要对自已的先生执师礼,至宋朝,因天子到百官皆是重文轻武,故而文人风气、论政议朝更是比比皆是。怎么到了清朝,反而将这些道德风俗扔脑后了?怪哉,清朝入关以来不是一直崇尚汉文化吗?古人言取之精华,去之糟粕,怎么到后来,清朝的统治者慢慢演变成取之糟粕,去之精华?
师傅讲解完后,胤礽拿起课本老老实实地开始那一百二十遍的朗读,不着痕迹地看了一眼还跪在地上的人,心里琢磨着日后想个办法提高一下这些师傅们的待遇吧。读完今天的内容,跪着的人才战战兢兢地站起来,退到队伍里。别以为上完课了,还有满文呢!
等到学完满文,再练了小半个时辰的字,胤礽这才搁下笔,对着身后其中一个哈哈珠子吩咐道:“传早膳吧!”
“是。”那哈哈珠子应声后,一溜烟地走到门外安排去了。因清朝规定太监宫女不得识字,所以皇子们读书的地方除了伴读、哈哈珠子外,就只有侍卫在门外侍候着。若是主子们有需要,一般都是让伴读或者哈哈珠子们去跑腿。
早膳很快就端上来了,胤礽看了一下今天的餐点,有一碗红米粥,并一碟艾窝窝、一碟双色肉沫烧卖、一碟百福捧寿糕,主食有燕窝肥鸭丝、溜鲜虾、三鲜鸽蛋、烩鸭腰、口蘑炒鸡片、果子酱、碎溜鸡等,最后还有一碗鲜牛乳。这只是属于太子的份例,其他老师、伴读等人的则自有定例。
胤礽挟起一筷子炒鸡片,心想做太子还是有福利的,至少在吃喝上面是国家主席的待遇,不,搞不好国家主席还没这待遇呢。在胤礽动筷后,其他人才开始进食。
吃了一会,胤礽指着没有动过的烩鸭腰和碎溜鸡,吩咐一旁随侍布菜的太监:“将这两个菜给几位师傅们送去。还有,这个百福捧寿糕也拿给巴禄,艾窝窝就给图雅哈吧。”
几位师傅忙跪下谢恩,对于他们来,太子赏下自已的膳食是一种恩宠。
“谢太子赏赐。”图雅哈和巴禄也是心喜地接过两碟点心。图雅哈是索额图之子,对太子自然是百分百忠诚。巴禄今年八岁,在康熙钦点他为太子伴读时,原本他还担心自已在这位倍受帝宠的太子这里会受到排斥或者会被另一位伴读压一头。没成想太子对他们都是一视同仁,不见有任何偏颇,有什么吃的、玩的,两人都会各有一份,更不会特别偏爱图雅哈。这样的情形,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