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皇扶持着大腹便便的皇后也站在高处目送,星光在皇上脸上闪耀出大片晶莹水光,皇后温柔地将之拭去。他们站了很久很久,直到天光大亮。
尾声:
安疆王与睿郡王双双殉国;西北撤军。
太子高蕴登基为帝,年号宝华。尊隆武帝为太上皇,安居偏宫。新皇返京后立即传旨将二王隆重合葬,并亲赐谥号“桓忠”、“睿敬”;安疆王世弟袁岳即日继王位。
噩耗传至西疆,百姓无不痛惜,灵柩过处,哭声震天,民间自发供奉香火无数。
袁老王妃悲伤过度身体不豫,新任安疆王下令,择天山脚下风景宜人之处安葬亡兄与高凌,另在附近修建一处别院,供母亲休养怀念。而袁岳常携一双爱子去悼念二人,就连西疆许多大将重臣也常常去那儿散心。
阳明宝华三年,在皇帝高蕴治理下,天下安宁,国家元气恢复,日渐繁荣,百姓富饶,江山富丽,皇后嫡子年已满三岁,聪明伶俐,被立为储君。
民间传言,每当陌上花开之际,总有一对神仙眷侣般男子携手花丛,一俊朗一阳刚,恩爱非常羡煞俗人。
江湖传言,每当有善良百姓或者廉洁清官遭匪盗劫掠之际,常有一双大侠飞马而来仗义行侠,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留下无限猜测。
皇帝听闻,微服私访一路出了嘉峪关后,径直往西疆而来。行至天山,甩开随从独自上山怀念故人,下山途中听闻石后有熟悉之嗓音交谈,寻踪未见却误入迷途。正迷茫中,不料山间天气突变,天降暴雨雷电,帝狼狈之际,有两男子蒙面而来,赠予蓑衣食物及下山路线简图后即走,帝强留不得。二人遗落旧画一幅,画中四少年意气风发。
帝安然回城,笑中带泪凝视旧画良久,才朱笔亲题:年少轻狂,幸福时光。
(全文完)
作者有话要说:后记:
陌上正文至此完结。全文共计五十六万余字。
从开坑到现在,总共两年又三个月。其间甘苦自知,小洛在此感谢一路相伴的姐妹们,没有你们支持,就没有陌上的圆满句号。感谢你们风雨同舟不离不弃,小洛感激莫名,鞠躬。
稍后奉上治愈番外。
另送上一张新疆美景图,袁峥与高凌从此相携自由畅行于此间美景中,神仙也不换!
(此图来源于天山之光贴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