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也在小鬼子行军队伍中肆虐开来:小鬼子的野战医院里躺满了患病的官兵们,每天都有人死在病床上。
令人筋疲力尽的行军、可怕的病死都令小鬼子兵苦不堪言,那一股子武汉会战开战之前强烈求战的热情,早已经消失的荡然无存了。士兵们中开始流显露怨言,士气也低落消沉,明显这是兵家大忌。冈村宁次中将是深知的。
为这个事情,参谋长曾建议冈村宁次中将暂时中止战事,停下来让部队休整一段时间,也好调整混乱不堪的后勤补给线。
但是冈村宁次中将一口回绝了,而且态度十分坚定:
“绝不能停下来相反部队主力要加向九江集中,断不能给支那军有喘息之机。”
冈村宁次中将知道:多给队的一天时间,他随后的进攻的难度就大一分,自己所付出的伤亡代价更大。眼下虽然艰难,但武汉的蒋氏政权也不容易。军事上的硬拼硬的较量,自然是比实力、智慧,但在一定程度上其实比得更是双方的意志力谁能坚持谁就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但冈村宁次中将也意识到了,他仓促间投入的松浦师团这个“出名”的乙种师团,作为几十万大军的主攻先锋,不能不说是一个败着。
松浦师团在金官桥一线挫败下来,使冈村宁次中将的头脑登时冷静了下来,他明白了:
处于中国华中地区的武汉大会战那是不同于淞沪会战,更不是南京战役。眼前由薛岳、吴奇伟等广东籍事将领指挥的第九战区的第一、第二兵团的这几十个师是蒋氏政权里的精锐力量,是一股强大的力量。
这股队的强大力量不消灭,战前制定的沿长江进攻武汉的战略就是一场噩梦:那是时辰要挟沿江进攻的日军主力的侧翼。周大少团长之前建议的布局此时显示出其强大的作用,既小鬼子必须先打破南浔线的僵局,才谈得上其它。想沿江顺顺当当一路杀奔武汉,没门
苦思冥想之下,冈村宁次中将随即命令刚刚到达不久的伊东政喜中将,率领日军第101师团在海军的支援下,渡过鄱阳湖,在庐山星子地区强行登陆,迂回攻击德安。
就这一手,冈村宁次中将算得上是个战役战术的高手。这个老鬼子迂回德安,如果得逞,不但能打破松浦师团在金官桥一线的僵局,还能直抄薛岳的第一兵团的后路,可谓之釜底抽薪:
薛岳的第一兵团苦心运营的防御线将会全线松动。而且由于后路被抄,薛岳只能放弃防御阵地向庐山以西地区转移。冈村宁次中将此举,那是比单纯加强金官桥一线的松浦师团,去解眼下的困局高明多了。
一般人,大多数也认为小鬼子将加强金官桥一线的松浦师团力量,增大该处日军的攻势。但恰恰此时薛岳军中,有一个半人半神的号称“小神仙将军”的周大少团长,先知先觉的他娃早就知晓了冈村宁次中将这招阴招,早已经布置下滴水不漏的防备。
薛岳上将初一见周大少团长摆出的这招,连叫侥幸、侥幸这个十**岁的川军小神仙将军这招太犀利了,可谓要命。于是马上调整布防,将王敬久的第37军、叶肇的第23军紧急部署于庐山星子、德安地区。
“伯陵兄,你看冈村宁次这个老鬼子依托强大的海军力量支援,登陆星子问题不大。因而,我们不必在此消耗过多的防御力量,与他在登陆场死拼,小鬼子的舰炮火力太猛。
那怎么防备小鬼子占领德安,抄我们的后路呢?小鬼子登陆星子以后,必然沿着德(安)星(子)公路一路杀来的。这就好办了,可将我军王敬久之37军、叶肇之23军分别部署于这条小鬼子必经之路的两侧,依托优良的山岳地形,进行拦腰侧击,逮到小鬼子力量不强的小股部队还能够适当诱敌深入予以围歼。
这里必须注意一点:你看,庐山山东南最外沿,就是德星公路旁的这两座山岭,俯瞰控制着德星公路,恰似虎口中的两颗利齿。我们的37军、23军就是这两颗大虎牙。小鬼子要西进德安,直抄我一兵团后路,必须经过德星公路。而要控制住德星公路,那么敌我双方都必须控制住这两座山岭东、西孤岭……”
周大少团长随后返回武汉,留给薛岳上将的这番部署,却在其后的东、西孤岭,迸了一场激烈的争夺战,这场争夺战以至决定了南浔线战事的最终走向。
果然不出周大少团长所料,在他娃走后,小鬼子伊东政喜中将率领第101师团攻占星子以后,即马不停蹄地杀向德安。
薛岳布置的王敬久第37军、叶肇的第23军见机从两侧山岳地形拦腰侧击,把伊东政喜中将的101师团前卫之伊藤旅团万余人拖在了途中。伊东政喜中将见状,急忙调动师团预备队左枝(上桌子?)旅团一部紧急增援上去。
哪晓得在庐山东南脚下的控制着德星公路的东孤岭,伊藤旅团及增援的部队却被阻,一步都动惮不得:伊东政喜师团长感觉自己这一万多人的前卫部队好像是陷入了一个早已经部署好的困局当中了。
其实伊东政喜中将的感觉的困局,能够从该师团的“猛将”第101联队饭冢大佐联队长的命运我们就能够看的很清楚。
伊东政喜师团的前卫伊藤旅团之101野战步兵联队,联队长叫饭冢国五郎,是个老鬼子了:凶悍,奸诈,其作战凶狠、灵活,在日军华中方面军享有名声。日军华中方面军司令官畑俊六大将为此特地赠其“猛将”称号。眼下,饭冢大佐联队长就是背着这个荣誉称号,心急意切的作为了师团、旅团的开路先锋投入了沿德星公路进攻德安的战斗。
饭冢大佐上来就挨了一闷棍:他的联队前卫一个步兵中队被王敬久37军下辖的冷欣的52师毫不客气地一口吞下。随后,冷欣所部撒腿就跑,撤向了东孤岭。(已有些周大少团长作战的特点哈,那是跟周大少团长没有白呆在薛岳指挥部几天的)
却说饭冢大佐吃了这么一个亏,恼羞成怒,率领该联队三千余人的队伍紧追不舍。一个先头部队,把后面的大部队拉下老远。
但是,饭冢联队追到隘口、黄堂铺一带(看这地名,就知道此处地形险要),饭冢联队又被叶肇23军一部从侧后踢了一钩子(川渝方言就是屁股上挨了一大脚的意思)。正蒙头穷追冷欣的第52师的饭冢联队猝不及防,死伤一片。待回头去找队,哪里还有影子嘛
于是稍作调整,伊东政喜中将命令伊藤旅团长把旅团预备队补充加强给了饭冢联队。这才使饭冢联队又恢复到了三千多人,见队跑得荡然无存了。饭冢大佐率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